首页 理论教育 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特点

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特点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东认真领会贯彻党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精神和要义,不断完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体系。2014年6月,广东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2016年2月,广东又颁布了《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工作要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对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特点

(1)建立并不断完善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体系。

广东认真领会贯彻党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精神和要义,不断完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体系。紧紧地围绕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东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在方向、思想导引和操作要求上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下,广东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广东创新改革和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科学谋划全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蓝图,明确今后广东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措施,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孵化育成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自主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科技金融结合为抓手,持续优化全省创新创业生态,努力打造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努力争当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排头兵。“十三五”以来,广东为高标准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制定了《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并确定了“1+1+7”区域创新布局和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路线图。早在2012年3月,广东就颁布了《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这是我国首部促进自主创新的地方性法规。2014年6月,广东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这是全国第一个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省级纲领性文件。2015年2月,广东又率先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及系列配套实施细则。2016年2月,广东又颁布了《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工作要点》。此外,广东还出台了一系政策、方案和措施(见表4-1)。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广东对紧迫形势的及时反应,也体现了广东在新一轮发展中要实现突破的决心和信心。这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体系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矛盾,而且为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扩宽了视界,清除了不利于创新驱动发展实施的障碍和束缚,推动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的更好实现。

表4-1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主要政策汇总

(续表)

(2)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对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科技业务加快推进“放、管、服”,要求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推进科研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其次,为提高业务管理执行力和服务基层创新能力,要求加强科技业务纵横协同管理。再次,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业务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广东省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在进一步地深入推进:探索支持科研众包、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新型科技业务管理模式;通过“调、增、减”(调整业务结构、增加创新供给、减少创新束缚)的系列措施,落实“放、管、服”的改革目标;实现从科技计划管理向科技创新治理转变和从传统科技部门向创新驱动发展部门转变。

(3)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加大并不断提高。

广东近几年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费投入大大加强。国际上通常采用R&D(即“研究与开发”)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广东近年来的R&D指标尤其引人瞩目:2010年之前,广东全省R&D投入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以后开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2012—2016年,广东全省R&D投入占GDP比重已从2.17%逐步攀升到2.58%。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我国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为2.11%。从表4-2可以看出,广东在科技投入方面的重视和由此取得的成果是相对应的,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表4-2 广东全省R&D投入强度单位:%(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2010—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广东统计年鉴2017》。

(4)注重自主核心技术攻关及其产业化。

自党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以来,广东对自主核心技术攻关、突出前沿技术攻关及其产业化给予了高度重视,谋篇布局,使广东在全国“三跑”(跟跑、并跑、领跑)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处于领跑和并跑的技术占全国总量近10%,分布在信息、生物、新材料能源环境农业海洋交通以及公共安全等领域。当然,广东在部分重点领域的领跑和并跑技术仍不够多,如作为制造业强省和海洋大省,广东全省在先进制造、海洋领域的领跑和并跑技术不多,新材料领域的领跑技术仅占全国的4%,与广东在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地位不匹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做好前沿技术的跟踪分析,选准广东新兴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力争在3~5年内形成一批上百亿、千亿产值的新兴产业,抢占全球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5)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获得很大提升。

创新发展这棵参天大树能如何生长关键看其根系的培育,而根系是否发达要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果实是否丰硕则看成果转化到产业的过程。广东在加强科技研发投入的同时,也在积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试点,用好企业研究开发准备金、应用型科技研发基金、重大成果产业化基金等新增扶持基金,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重大成果转化数据库,组织重大科技成果对接行动,重点转化超高速无线通信、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内产业带动性强的科研成果。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院所建设创客空间、众创空间、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培育更多可应用、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和产品。近三年,广东全省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和399个省级专业镇,成果转化收入达1538亿元。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实现,反过来又极大地推进了科技研发的发展和提高,科技研发体系的良性循环正在逐步形成。

(6)积极致力于打造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广东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与其他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地区相比,广东省的定位多了“产业”两个字。这是要求广东利用好改革开放的基础优势、新一轮发展的政策优势,探索科技产业创新的道路、机制和模式,将国内外科技成果吸引汇聚到广东,进行落地转化并产业化,以此带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是广东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总纲”,也是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化的根本之策,是广东全省经济社会实现新的发展的迫切需要。

2017年6月24日,首届中国创新大会在广州开幕。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会上称广东将围绕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总定位,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八项举措,推动产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跃升。[5]中国创新大会将永久落户广东。无疑,这个平台将成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推进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