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思路

分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思路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后开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水净化设施,向用水户提供水质达标、卫生的生活饮用水。

分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思路

4.1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开化县农村供水质量、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统筹规划,使农民群众可持续地获得安全饮用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水利部及浙江省水利工作安排部署,结合开化县经济发展思路、开化县“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农村供水发展特点,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分阶段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兴县”战略。提出“十一五”期间在与总体规划相一致的前提下,开化县重点解决饮用水超标问题及其他饮水水质问题;无供水设施、用水极不方便、季节性缺水严重问题。对近期实施规划中所列应给予优先解决。

4.2 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防治并重

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从源头抓起,要保护好饮用水源。要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划定开化县规划项目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对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饮用水源。

今后开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水净化设施,向用水户提供水质达标、卫生的生活饮用水。同时,应建立社会化的水质监测服务体系,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提供水质检测服务,完善供水水质保障体系。对适度规模的水厂要设化验室,做好水质的常规检测。

4.3 因地制宜,近远结合,合理确定工程方案

根据各地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供水方式。首先考虑当前的现实可行性,同时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水源选择应符合当地水资源管理的要求,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选择水源,优质水源优先满足生活用水需要。对水源有保证、人口居住较集中的自然村,应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并尽可能适度规模,供水到户;建设资金不足、农民收入比较低的自然村,供水系统可暂先建到集中给水点,待经济条件具备后,再解决自来水入户问题;居住分散,仅为四五户的小山村,可考虑采用分散式供水工程。(www.xing528.com)

4.4 积极引导,多渠道筹资

开化县自然村分布不集中,且都是依山而傍,条件恶劣、饮水工程施工难度大、工程建设费用高。为解决好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就必须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困难大的多补、困难小的少补等原则制定有效的资金筹措计划。按照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县、乡两级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给予一定的扶持引导,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从开化县农村现实情况出发,受益农户也要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承担一定的投劳投资责任;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多方位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设立开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

4.5 加强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早日发挥效益

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开化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施工,应由县水利局通过招投标确定符合条件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规模较小的工程,条件不具备时,可由有类似工程经验的单位承担施工。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质量负责人和施工安全负责人,经批准取得施工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材料设备、隐蔽工程等中间阶段的质量验收,作好材料设备采购、设计变更验收等记录。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需要变更设计时,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由设计单位负责完成。通过层层管理,确保工程持久发挥效益。

4.6 严抓建后管理,保证工程良性运行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工程能否持久发挥效益关键在于管理。由于开化县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多、规模小、分布面广、群众管理观念淡薄,建后管理难度也大。为确保工程长期运行,就必须根据工程类型和规模,按照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工程发挥效益和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明确工程产权和管理方式,针对不同工程形式和投资来源,确立不同的运行管理模式,可采取股份管理、集体管理、乡镇水利站管理等模式,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实行有偿供水,建立以水养水良性运行机制,向用户收取水费来解决。在水价制定上,要充分考虑农民利益,千方百计降低运行成本,实行水价、水质、水量三公开制度,让农民吃上放心水、明目水。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建立适应开化县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管理主体到位、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科学有效的供水水质监测体系,积极鼓励用水户参与水质监督,加大公众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信息获取程度和公众的参与程度。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了农村供水基金会或协会,建立水费收缴专账,实行水费收缴制度,走以水养水之路。由协会对工程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维修和保养,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保证工程长期运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