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分析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分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明确了本书的研究内容,勾勒了本书的组织架构,最后介绍了本书的创新点。仍基于纵向差异化模型,但消费者效应函数发生了变化,政府对绿色消费者实施消费补贴以示奖励,其原有效用加上补贴后,总效用增大;而棕色消费者购买棕色产品则面临着政府以征收消费税形式的处罚,效用减小。同样建立纵向差异化的两阶段博弈模型,研究消费补贴和消费税在等比例实施和差异化实施下所产生的影响。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分析

本书对纵向差异化市场中企业的产品创新策略进行理论研究,同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涉及垄断和双寡头竞争时,以博弈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为研究工具,以产品的纵向差异化为主线,具体研究企业在不同条件下的竞争策略,同时为考虑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寡头博弈分析过程中可能遇到复杂的求解问题,本书通过计算机的模拟仿真来刻画企业各策略变量的特征变化,作为分析的结果,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1章简要介绍了纵向差异化下产品创新相关的概念、研究背景和意义,厘清了纵向差异化下产品创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建立理论铺垫。同时,明确了本书的研究内容,勾勒了本书的组织架构,最后介绍了本书的创新点。

第2章主要研究了产品纵向差异化下企业的序贯创新策略,确立了领导企业率先进入市场的垄断阶段以及跟随企业进入后形成的双寡头博弈阶段。由于领导企业以不同质量类型的产品进入市场,又分别讨论了不同情形下(高质量企业领导与低质量作为领导者)双寡头企业的产品质量策略与利润,得到了博弈均衡时产品差异化水平的可行区间。进一步研究博弈均衡时社会福利随差异化水平的变化趋势,得出了政府倾向于选择低质量领导的市场机制,同时也对专利高度的设定进行了讨论。

第3章研究了纵向差异下寡头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在市场未完全覆盖条件下,构建纵向差异化的两阶段双寡头博弈模型。本章涉及的技术差距,用企业间研发相同质量所需投入成本的非对称性来衡量,这种处理方法也被众多学者所采用。分别讨论了不同竞争类型下企业的产品质量、利润、市场份额、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等随技术差距的变化情况,最后对两种竞争类型下的结论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阐述了相关结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4章考察了与企业产品创新密切相关的工艺创新,理论文献中多以边际生产成本的降低表示工艺创新。本章同样建立了双寡头的动态博弈模型,但两种创新及其关系在不同的成本函数下存在较大差异。首先在可变质量成本情形中,讨论了博弈均衡的条件以及两寡头企业对工艺创新的采用情况。其次,固定质量成本下,限于边际成本参数对称性对博弈均衡进行分析。

本书第2—4 章主要从与产品创新密切相关的三个具体专题展开谈论,但模型的假设都基于消费者对产品内在质量(享乐质量)的偏好。然而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消费者往往更偏好于无污染(或污染排放较少,在允许的范围内)的产品。如汽车的内在质量(享乐质量)可以指安全性能和速度等,主要指消费者从产品的购买过程中得到的满足;而环境质量(环保属性)可以指汽车的尾气排放以及污染清除功能等,绿色消费者更多关注于所购买产品的环境效应。

不同于传统的环境政策(如排污税、从价税、最低环境质量标准等),本书第5章主要以存在绿色消费者的纵向差异化模型为基础,考察政府对双寡头企业产品创新的研发投入实施环保政策所带来的影响。与一般产品市场相比,绿色市场主要关注产品的环境属性,即排放污染具有负外部性。因此,绿色市场中计算社会福利时应扣除总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关于研发政策,存在四种典型情形:等比例研发补贴、即政府对绿色和棕色寡头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所需的研发投入进行同等补贴;对研发课征等比例税收、相对于完全无污染产品,两寡头企业的产品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作为激励政策对其研发投入征收一定比例的税收,从惩罚角度刺激企业产品环境质量的提升;歧视性补贴、仅对绿色企业发放研发补贴以示奖励;歧视性税收,考虑到棕色产品对环境的破坏,对棕色企业按其研发投入成本征收一定比例的税收以示惩罚。本章考察了四种情形下,各研发政策对博弈均衡时产品环境质量、企业利润、污染排放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对三种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明确了与其他学者间结论的差异。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将刺激市场中绿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第6章创新性地从消费者的购买环节入手,制定消费政策直接影响绿色和棕色产品的需求,从而降低污染排放提高社会福利。仍基于纵向差异化模型,但消费者效应函数发生了变化,政府对绿色消费者实施消费补贴以示奖励,其原有效用加上补贴后,总效用增大;而棕色消费者购买棕色产品则面临着政府以征收消费税形式的处罚,效用减小。同样建立纵向差异化的两阶段博弈模型,研究消费补贴和消费税在等比例实施和差异化实施下所产生的影响。

第7章对全书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后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本书的组织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总体结构图(www.xing528.com)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纵向差异化下序贯产品创新与专利高度设定的拓展研究

由上文的文献述评可知,纵向差异化模型中关于序贯产品创新的研究,多忽略了领导企业垄断阶段所独享的利润以及没有明确考虑到垄断阶段和双寡头博弈阶段所具有的持续收益流。本书关于序贯创新的模型同时融入了以上关键点,拓展了此方向上的理论研究。同时,政府倾向于选择低质量企业领导的市场机制,也为专利高度的设定提供了理论参考。

(2)寡头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对其产品创新策略的影响

在纵向差异化模型中本书以研发成本的非对称性衡量寡头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并在两种不同竞争类型下考察了博弈均衡时企业的产品质量、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等如何随技术差距发生变化,并对两种竞争类型下的结论进行比较分析。

(3)纵向差异化下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

本书将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间关系的研究拓展到纵向差异化模型中,基于Cournot 竞争首先在可变质量成本情形中,讨论了博弈均衡的条件以及两寡头企业对工艺创新的采用情况。其次,固定质量成本下,限于边际成本参数对称性对博弈均衡进行分析。

(4)绿色市场中企业的产品创新决策以及政府研发政策的制定

在绿色市场的纵向差异化模型中引入政府对寡头企业产品创新所需研发投入的补贴或税收措施,丰富了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将政府对企业产品创新的研发政策,分为四种典型情形:等比例研发补贴、对研发课征等比例税收、歧视性补贴、歧视性税收,研究博弈均衡时各决策变量随政府政策的变化情况以及最优研发政策的选定。

(5)将消费政策引入绿色市场,扩充了产品创新决策理论和环保政策的多样性

本书在产品购买环节引入新的消费政策:等比例消费补贴和消费税、对绿色产品购买者给予消费补贴、对污染产品购买者课征消费税,扩充了政府的有效干预手段。通过环保政策创新,引起消费者效用函数的变化,直接刺激棕色产品的需求和污染排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