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暴利如何应对物价上涨问题?

暴利如何应对物价上涨问题?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上物价上涨,一般认为是由货币多发引起的。政府对市场物价也有调控措施。以后各个朝代大都采取这种措施调控物价。由于纸币的发行受到控制,没有滥发,因而民国期间的物价基本稳定。广大人民深受其害,上午发了工资,下午就贬值,到市场上购物,要带上成捆钞票,多年以后,上海人民对物价问题仍心有余悸。到10月中旬,物价涨风再起,粮食、纱布和工业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投机商乘机囤积,牟取

暴利如何应对物价上涨问题?

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与价值是相等的。因此,制定商品价格应以价值为基础,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关于价格和价值关系的基本原理。马克思认为:“价格本身不过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罢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76页)因而商品价格不能自我表现,只能在交换中通过别的相等价值的商品表现出来。当货币出现以后,货币就成为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用以测量各种商品价值量,形成商品价格。

以价值为基础制定价格,就是使价格与价值大体一致,实现等价交换。这种价格,可以使企业在平等条件下开展竞争,有利于加强经济核算。大家都知道,商品的价值量不是取决于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量,而是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量。许多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有的企业劳动消耗量高,有的企业劳动消耗量低,而商品价值是由中等水平(或平均水平)的劳动量(即社会必要劳动量)来决定的。这样,通过商品交换,可以使达到社会必要劳动的企业得到正常补偿,低于社会必要劳动量的企业得到超额补偿,高于社会必要劳动量的企业就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从而促使企业降低劳动消耗量,提高经济效益。

以价值为基础制定商品价格,就是自觉利用价值规律。所谓价值规律,就是商品在交换中必须遵循的等价交换规律,它要求商品价格同价值相等。但在市场上,价格与价值相一致只是一种偶然的情况,不一致则是经常的现象。因为市场供求的变化,价格同价值发生背离,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当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市场商品价格就会上涨,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当商品供大于求的时候,市场价格就会下降,从而迫使生产的调整。生产的发展和调整都会改变供求状况,从而改变价格同价值的背离方向。因此,从长期来看,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摆动,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这里要说明,制定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以利于发挥价值规律对生产和流通的调节作用。

如何按商品的价值来制定价格呢?我们现在通常的定价方法是成本(C+V)加利润(m),即C+V+m=商品价格。其中:成本的计算,一般是指行业的中等成本(或平均成本),不是个别企业的生产成本。按成本加利润定价比较简单,问题是各种产品成本中原材料和人工比例不同,有的是料重工轻,有的是料轻工重,这种定价对料重工轻有利,不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有人主张按平均资金利润率定价,即按生产价格定价(生产费用加平均利润率)。过去有人认为,生产价格是属于资本主义的概念,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经过长期争论,人们逐步取得了共识:生产价格属于商品经济范畴,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商品经济经过长期发展,价值形态已从原始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以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格是以原始价值为基础的,价格直接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由于竞争的结果,出现了社会利润率平均化,因而使原始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这时的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自发地调节资本在部门之间流动,经过波动或危机达到资源的合理配制。

市场上物价上涨,一般认为是由货币多发引起的。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以金、银为货币,不可能多发,但市场上物价也时有涨落。引起物价上涨的不是货币,而是市场供求。我国长期处于农业经济,农业的丰歉,是改变市场供求的主要原因。丰收年粮价下跌,歉收年粮价上涨,尤其灾荒时期,粮价更是大幅度上涨,有“粮食贵如金”之说。政府对市场物价也有调控措施。春秋时期,齐桓公管仲为相,管仲设轻重九府,收散粮食和各种物品,控制物价。汉武帝时期,大臣桑弘羊实行“均输平准”措施,有效地调控物价。以后各个朝代大都采取这种措施调控物价。

纸币代替金银铸币以后,就会因纸币超发而引起通货膨胀。特别是政府为解决财政开支,往往滥发纸币,必然引起物价大幅度上涨,形成通货膨胀。例如,南宋后期,发行纸币,称为“会子”,朝廷为解决财政危机,滥发会子,造成通货膨胀。元朝也发行纸币,开始与白银挂钩。元世祖忽必烈发动对南宋的战争期间,由于军事开支增加,财政难以解决,大量发行交钞,并改变交钞与白银挂钩政策,导致交钞贬值,物价上涨。明朝商业发展,运用货币更广泛,洪武八年发行纸币,由于政府滥发纸币,钞价大跌,物价上涨。到了正统年间,被迫停用纸币,恢复白银流通。

民国时期,也发行纸币,与银元挂钩。由于纸币的发行受到控制,没有滥发,因而民国期间的物价基本稳定。八年抗战期间,战争消耗大量财力物力,国统区和敌占区都大量发行纸币,导致物价大幅度上涨。上海物价指数以1936年为100计,到1945年8月为9740247,上涨9.74万倍。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无法支付内战所需的庞大的军费开支,只得采用大量发行纸币的办法。由于纸币越发越滥,造成市场货币泛滥,物价飞涨。在此情况下,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以一比三百万的折合率收回法币,并实行限价。限价70天后,市场出现抢购风潮,政府不得不放弃限价政策。币制改革失败后,市场物价飞涨,一日数涨,一涨数倍,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从1948年1月到1949年5月的一年零五个月内,物价累计上涨2.8亿倍。这种恶性通货膨胀,对人民生活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广大人民深受其害,上午发了工资,下午就贬值,到市场上购物,要带上成捆钞票,多年以后,上海人民对物价问题仍心有余悸。

国民党从上海撤退时,又进行疯狂掠夺,从上海劫走约6亿美元的物资,给上海留下了一副烂摊子,市场物资匮乏,投机势力乘机哄抬物价。以上海为中心的投机势力,用黄金、银元和外币对抗人民币流通,掀起了金银外币大涨风。为了确立人民币的流通地位,稳定市场物价,市军管会一举查封了“证券大楼”,惩处了一批金银外币投机操纵者,取缔了金融投机,人民币从此牢固地占领了市场。到6月,投机商又以粮食、纱布作为投机对象,囤积居奇,再次掀起波及全国的物价大涨风。市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同投机势力斗争。国营公司掌握“二白一黑”(粮食、纱布、煤炭)等重要物资,以低价向市场抛售,同时,收紧银根,双管齐下,平息了投机风波,市场物价渐趋稳定。到10月中旬,物价涨风再起,粮食、纱布和工业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投机商乘机囤积,牟取暴利,一个月内,物价上涨3.3倍。按中财委部署,先收紧银根,然后全国主要城市一致行动,向市场抛售纱布和粮食,并步步降低牌价,迫使投机商停止购进,物价又趋稳定。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以后,市场物价就基本上稳定下来,结束了解放初期严重的通货膨胀。

我国的经济建设是在物资紧缺的基础上进行的,1953年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以后,主要商品和物资紧缺的矛盾就逐步突出起来。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和物价的稳定,国家首先对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对主要物资实行计划供应。后来在市场商品供应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又逐步对粮、油、棉布、食糖和主要副食品实行凭票证定量供应;加强物价管理,对大多数商品实行国家定价;严格控制货币发行,企事业单位当日现金收入必须解交银行,并规定各单位现金留存定额;国营商业加强对私营工业加工订货和统购包销,掌握主要工业品货源。因此,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加快发展,物价基本稳定。但在1958年以后,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折腾,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国农业大幅度减产,全国人均消费量大幅度下降,1962年同1957年相比,粮食(贸易粮)由406斤(市斤)减至329斤,植物油由4.8斤减至2.2斤,猪肉由10.2斤减至4.4斤,棉布由19.5市尺减至10.6市尺。当时这些消费品都实行政府定价和计划供应,但物价总水平仍然大幅度上涨。1961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涨16.2%。为了稳定市场物价,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务院针对暂时发生的困难,提出全面安排生活、渡过难关、合理调整物价、稳定市场的方针。为确保居民生活基本稳定,对定量供应的粮食、棉布、食盐、食油、食糖、肉、鱼及其他凭票证供应的商品和重要服务收费,基本稳定在当时价格水平上,以确保居民基本生活的稳定。有关部门在实施中还扩大凭票证供应范围,1962年的票证种类达92种,占居民家庭生活开支的60%—70%。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市场物价基本稳定下来。1963年以后,市场物价回落,全国零售物价指数连续五年出现负数。在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物价基本稳定。1952—1978年,上海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升14.9%,平均每年只上涨0.49%。

改革开放以后,实行价格改革。价格改革的目标:一是要提高长期偏低的农产品价格和能源及原材料价格,理顺比价关系;二是要逐步放开政府定价,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因此,在价格改革过程中,市场物价上涨是必然的。为了避免物价大幅度上涨,不影响人民生活,我国实行渐进式改革,并在调整物价时给群众以适当补贴。1979年3月开始提高粮、棉、油、生猪家禽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当年11月提高猪肉、牛肉羊肉、禽、蛋、水产、牛奶等销售价格,同时给城镇职工每人每月补贴5元。1985年,又较大幅度地提高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海给城镇居民每人每月补贴8元。此后,又几次提高粮、油、副食品价格,并对城镇职工给以补贴。在每次价格提高以后,市场价格水平都有较大上涨,1980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涨6%,1985年上涨8.8%。1988年出现较大幅度的通货膨胀,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加上价格改革步子较快,引起价格总水平大幅度上涨。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涨18.5%,1989年又上涨17.8%,上海市场曾一度出现抢购日用品情况。为了稳定经济,国家采取了治理整顿措施。经过治理整顿,市场物价很快就稳定下来。1990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就回落到2.8%。(www.xing528.com)

1992年以后,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加快放开大部分商品价格,建立了以市场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1993年全国出现经济过热、投资过热和开发区过热,货币投放过多,在大部分商品放开的情况下,引起物价总水平大幅度上涨,形成1993—1995年的严重通货膨胀。从全国零售物价指数来看,1993年上涨13.2%,1994年上涨21.7%。国家对此十分重视,强调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上涨,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1993年6月,中央决定加强宏观调控,提出十六条措施。1994年底,中央又作出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定,放缓价格改革出台项目,加强市场调控和物价管理。到1996年,市场物价已基本稳定。1997年以后,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期紧缺经济已经结束,市场物价出现回调,1998年和1999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都呈现负数。宽松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加快价格改革。到2000年,我国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都已经放开,市场调节的比重达到95%左右。

在价格改革过程中,市场价格上涨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使价格改革不影响广大居民的生活,在每次调整价格时,都给居民以适当补贴。上海从1979年到1993年,几次提高副食品价格、粮油价格及水、电、煤价格,都按提价对居民生活影响程度予以补贴,前后共补贴11次,每人每月补贴共计76元。此后,这些补贴都并入职工工资。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职工工资逐步增加,广大居民生活显著改善。以2000年与1980年相比,上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12倍,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17.4倍。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市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局有所发展,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宏观调控,应从过去长期控制需求转为扩大需求,以利于经济发展。但因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还不稳定,又受到国际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波动的影响,成为国内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从2007年开始,由于受国际粮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我国粮食价格也有所上涨,食油价格更是大幅度上涨,随后猪肉等副食品价格也大幅度上涨。在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下,全国消费品价格指数一路走高。2007年二季度上涨到6.3%,2008年一季度达到8%。据国家统计局分析,在CPI上涨8%中,食品价格会上涨占6.8%,房价上涨占1%,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只占0.2%。国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采取切实措施,发展粮食和副食品生产,增加市场供应。采取这些措施很有成效,2008年下半年CPI逐步回落,到2009年已基本稳定。

2010年下半年,因再次受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我国的大豆、食油、食糖等价格都有上涨。虽然我国的粮食已经基本自给,可以不受国际粮价上涨的影响,但由于农民种粮成本增加,除了国家对农民种粮给以补贴外,还需适当提高粮价。猪肉、禽、蛋等都由于饲料涨价,饲养成本增加,导致价格上涨。蔬菜受气候影响,上市时多时少,加之流通环节多,形成菜价上涨。粮食和副食品的价格上涨,使全国CPI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上涨,2011年初已上涨到4.9%,6月上涨到6.4%。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稳定市场物价非常重视,重点发展粮食和副食品生产,责成省长抓米袋子、市长抓菜篮子,经过努力,CPI已逐步回落,2012年2月已回落到3.2%。

2013—2014年,国际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我国农产品价格也很平稳。在国际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各国通胀率也随之下降,美国和西欧各国已降到1%左右,出现通货紧缩。2014年初,我国CPI控制目标为3.5%,实际上逐步下降,到12月已降为1.5%,全年平均为2%。这里需说明,农产品价格是影响CPI的主要因素。

展望未来,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存在。这种压力,主要来自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供给问题。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仍不稳固,供求关系仍然偏紧,有些年份出现部分农产品紧缺,导致价格上涨的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国际农产品价格也不稳定,对我国的影响也将长期存在。为了有效地防止通货膨胀,必须加强农业生产建设,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加强农业生产建设,就是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行农业科技化、机械化、规模化,建设大批高产稳产农田,发展大规模养猪场和养禽场,把分散的小农业转变为现代大农业,以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保证市场供应,从而稳定市场物价。

在工业消费品方面,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供大于求,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但工业品成本上升的压力将逐步加大,主要是能源和资源价格将逐步提高,增加国内工业生产成本;同时,职工工资将逐步提高,按照工资随生产同步增长计算,到2020年将提高一倍左右。有人认为,工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必将推动价格上涨。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价格不可能上涨。解决生产成本上升的唯一办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能源与资源消耗。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大部分是粗放型的,同国外先进制造业相比,劳动生产率和能源消耗都有很大差距。因此,降低成本的潜力很大。我国必须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尽快形成先进制造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这才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防止通货膨胀的重点是在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方面,只有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应,才能保证市场价格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