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地下物流配送系统的发展现状

城市地下物流配送系统的发展现状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是迄今为止最早研究地下物流系统的国家之一。以英国、美国、荷兰、日本和德国等为主要代表的相关政府部门及学术机构,针对港口、机场等交通枢纽提出了建设地下物流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目前,国际学术组织已连续召开6届地下物流的国际会议。上海、深圳等相关城市管理部门也开始了对地下物流系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这些说明城市地下物流在我国已受到开始密切重视。

城市地下物流配送系统的发展现状

早在19世纪末期,人们已经开始利用气力管道系统(PCP)和水力管道系统(HCP)来运输颗粒状的货物,这可以作为地下物流系统的初级形式。早期系统是以电力轨道运输方式和以气力或水力的管道运输方式,由于当时科技水平发展程度不高,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不高,且都不备自动导航的功能。

英国是迄今为止最早研究地下物流系统的国家之一。20世纪初,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伦敦街头变得拥堵不堪,邮件递送业务经常受到影响,因此地下邮局被引入。1927年,英国伦敦街头地下的“邮局地铁”首次开通,全长37千米,曾被视为“工程学奇迹”,在最繁忙的时候它每年可递送14亿封信件。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用地紧张、生存空间拥挤、境恶化等问题。自20世纪末以来,地下物流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以英国、美国、荷兰、日本德国等为主要代表的相关政府部门及学术机构,针对港口、机场等交通枢纽提出了建设地下物流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此外,西门子等一些高科技公司开始对地下物流系统的自动化的货运车辆及设备投入大量研究。目前,国际学术组织已连续召开6届地下物流的国际会议

在概念设计方案方面,代表性的成果有:纽约、休士顿、新加坡、东京、比利时等国际性大都市,为提升港口国际综合竞争力,针对公路运输带来的港城发展困境,提出了建设地下集装箱专用的变革捷运系统概念方案。荷兰进行了连接阿姆斯特丹Schiphol机场、Aals meer花卉市场和Hoof ddorp铁路中转站的地下物流系统可行性研究。

与早期的地下物流系统相比,现代地下物流统通过自动导航的AGV搬运机器人系统来控制和管理各种设备和设施,具有极高的自动化水平和精确性,实现了绿色节能,运输能力大,更能满足现代大运量的货运要求,这是地下物流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www.xing528.com)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物流技术的进步,我国对地下物流系统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00年开始,钱七虎院士最早在我国倡导地下物流研究。2004年我国对地下物流开始了最早的应用,当时广州从瑞典引进技术,规划建设地下垃圾管道输送系统,使垃圾通过封闭的管道到达回收站等待处理,让小区里的垃圾变得无影无踪。2014年,由我国自主研发的“Lu Guo种子输送分类贮藏智慧系统”面市,这一系统可以将不同种类的种子袋准确无误地送达指定地点。“Lu Guo系统”实际是针对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的一个解决方案,其地上轨道物流完全可以流畅衔接地下管道物流,可实现智能配送、精准分流,非人力自动送达入户,相比传统物流可节能90%。

近年来,我国很多科学家在地下物流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探索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2015年上海市科委启动社会发展领域重大科研项目《城市地下物流系统规划关键技术研究》;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启动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城市地下物流系统集成与管理研究》。上海、深圳等相关城市管理部门也开始了对地下物流系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这些说明城市地下物流在我国已受到开始密切重视。在概念方案研究中,代表性成果是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于2005年开始跟踪国内外地下货运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提出的方案研究,如上海洋山港地下货运交通系统方案、上海地下垃圾运输系统、虹桥国家会展中心地下货物运输方案,并针对上海港提出了构建沿海地下集装箱捷运系统方案等。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也越来越将地下物流作为破解城市物流配送困局、推进城市建设的举措之一。2016年11月,上海发布了《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十三五”规划》,指出至2020年上海将建设100千米新型地下综合管廊,并将预留地下物流、能源输送等功能通道,以实现地下空间的集约化使用和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