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聚砜类塑料注射成型的优化技巧

聚砜类塑料注射成型的优化技巧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聚砜类树脂是指含有砜基和芳核的一类耐高温、高强度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聚醚砜也具有优良的耐热性,热变形温度为210℃,长期使用温度为180~200℃,且可用普通注射机加工成型。为满足聚砜成型加工的要求,机筒温度的控制装置应具有在较高温度区域内能自由选择调节,并能稳定工作的性能,温度要求在400℃左右。通常PSF熔体在400℃左右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机筒温度达320℃以上就出现分解。

聚砜类塑料注射成型的优化技巧

聚砜类树脂是指含有砜基和芳核的一类耐高温、高强度的热塑性工程塑料。按结构形式,可将聚砜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聚砜(Polysulfone),简称PSF或PSU,由4,4′-二氯二苯砜和双酚A为原料缩聚而得;第二类为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简称PES,由除双酚A外的双酚和二氯二苯砜或由A-B型单体4-氯-4′-羟基二苯砜制得;第三类为聚芳砜(Polyarylsulfone),简称PAS,它的主链上不带醚键。目前广泛应用的主要是前两类聚砜树脂。

双酚A聚砜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热变形温度为170℃,长期使用温度为150℃,且易于加工成型。

聚醚砜也具有优良的耐热性,热变形温度为210℃,长期使用温度为180~200℃,且可用普通注射机加工成型。

聚芳砜具有特殊的耐热性,热变形温度为270℃,长期使用温度为240~260℃,但是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联苯链节,故流动性差,加工困难。

双酚A聚砜可制作高强度、耐高温和尺寸稳定的机械零件;聚醚砜可制作高强度的机械零件和耐摩擦零件;聚芳砜适用于耐高低温的电气绝缘件和耐高温高压的机械零件。

1.工艺特性

(1)结晶性 聚砜属于非结晶型聚合物,无明显熔点。其玻璃化温度(Tg)为190℃,成型温度在280℃以上,所得的制品呈透明性。

(2)熔体特性 聚砜的成型特点与PC相似,熔体的流动特性接近于牛顿型流体,聚合物的熔体粘度对温度比较敏感,当熔体温度超过330℃时,每提高30℃,熔体粘度下降达50%。

(3)流动性 尽管聚砜的熔体粘度对温度敏感,但其粘度仍然很高,成型过程中流动性较差;另外,熔体的冷却速度较快,分子链又呈刚性,因此成型中所产生的内应力难以消除,导致制品产生变形、开裂等问题。

(4)吸水性 聚砜的分子结构中无亲水基团,吸水性较小,24h的吸水率为0.2%(质量分数,下同)左右,平衡吸水率为0.6%,但在成型过程中,微量水分的存在,会因高温及负荷作用导致熔体水解,因此在成型加工之前,原材料必须进行干燥。

(5)充模特性 过高的注射速度会使聚砜熔体出现熔体破裂,限制了充模速率,造成充模困难。

(6)成型收缩率 成型收缩率较小为0.4%~0.8%。

2.对成型设备的要求

虽然柱塞式注射机可以加工聚砜,但与螺杆式注射机相比,不及后者理想,因为后者的塑化温度要比前者低,塑化效果好,同时注射时的压力损耗也较小,所以大都选用螺杆式注射机。一般小制品也可用柱塞式注射机。

所选用的螺杆形式为单头、全螺纹、等距、低压缩比、压缩渐变型螺杆,长径比为(14~20)∶1。

喷嘴应选用配有加热控温装置的延伸式喷嘴,喷嘴孔径大于5mm,由于熔体粘度大,不会产生流延。

为满足聚砜成型加工的要求,机筒温度的控制装置应具有在较高温度区域内能自由选择调节,并能稳定工作的性能,温度要求在400℃左右。

由于聚砜的熔体粘度较高,为减轻螺杆转动负荷,要求设备具备低挡调速装置,可在15~45r/min之间进行无级调速。

3.制品特点

聚砜熔体流动性较差,熔体流动长度与壁厚之比仅为80左右,为使成型顺利进行,需选用合适的制品壁厚,不宜太薄,以免制品充填不足。通常聚砜制品的壁厚不低于1.5mm,大多为2~5mm。

聚砜制品对缺口较为敏感,直角和锐角的存在易形成应力集中,使制品的强度下降,因此要求对这些部位采用圆弧过渡(R为0.5~1.0)。

4.模具结构

(1)浇口与流道 浇口应视制品而定,直接式、圆片式、扁平式、扇形等形式的浇口均可采用,但尺寸应尽可能大些,如侧向浇口的截面厚度宜取制品厚度的1/2~2/3。浇口的平直部分应尽可能短些,长度可控制在0.5~1.0mm之间。进料口的位置须设在制品的厚壁处。

为了有利于熔体流动,减少热量散失,要求模具的主流道短而粗,直径至少为制品厚度的1/2以上,并具有3°~5°的斜度,分流道截面最好采用圆形或梯形,避免弯道的存在。

(2)脱模斜度 聚砜的成型收缩率比较稳定,为0.4%~0.8%,熔体流动方向与垂直流动方向上的收缩基本一致。为有利于制品脱模,减少脱模过程中产生应力,脱模斜度取50∶1。

(3)排气 聚砜制品特别是薄壁制品,在成型中需要较高的注射压力和较快的注射速率,为使型腔内的空气得以及时排出,要设置良好的排气孔或槽,排气孔或槽的深度应控制在0.08mm以下,以免造成溢边。

(4)模具温度的设置 模具温度的设置应有利于改善PSF熔体充模时的流动性,一般是用电加热的办法进行控制的,控温范围可达140℃以上(至少在120℃以上),在设置时须考虑加热功率

(5)其他 为防止因温度控制不当而造成的冷料头堵塞浇口或进入模具型腔,影响制品表观,在主流道末端须设置足够的冷料井,以便及时捕集冷料头。为得到表观光洁明亮的制品,要求模具型腔的表面粗糙度应在Ra0.8μm以下。

5.原材料处理(www.xing528.com)

注射成型用的聚砜大多为透明略带琥珀色的颗粒料,虽然吸湿性很小,水分不会渗透到物料的内部,但如果贮存不当,在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露置过久,会使颗粒表面吸附水分,而这些微量水分的存在会给制品的外观及性能带来一定的影响,制品上出现银丝、气泡等现象(见表4-58),制品的冲击强度下降,制品在高温载荷作用下出现应力开裂。因此聚砜在成型前要进行干燥处理,将其含水质量分数控制在0.05%以下,干燥工艺参数见表4-59。

表4-58 含水量与熔体、制品外观的关系

978-7-111-36940-0-Chapter04-84.jpg

表4-59 聚砜的干燥工艺

978-7-111-36940-0-Chapter04-85.jpg

经过干燥处理的树脂颗粒,为防止重新吸湿,可在90~110℃的温度下保温保存,随用随取。

6.注射成型工艺条件

(1)机筒温度 提高温度有利于降低熔体的粘度,但过高的温度不仅使许多性能(如冲击强度)下降,而且使塑料变色分解。通常PSF熔体在400℃左右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机筒温度达320℃以上就出现分解。当温度越过360℃时,分解明显。影响PSF机筒温度设定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是熔体粘度与制品壁厚。当壁厚在5mm以下时,机筒温度可达到300℃以上,有些级别的PSF可达到320℃以上,特殊级别的PSF可达到350℃以上。当制品壁厚在5mm以上时,温度应控制在280~300℃之间。

(2)模具温度 由于PSF的Tg高达190℃,因此可采用较高的模具温度,但最高不超过160℃。模具温度的选择常以制品的厚薄而异,制品壁厚在2~5mm时,模具温度可控制在110~120℃之间;当壁厚超过5mm或在2mm以下时,模具温度可高达140~150℃。

(3)注射压力 尽管PSF熔体粘度对剪切速率敏感,但由于熔体的流动性较差,必须采用较高的注射压力。较高的注射压力可使制品的密度增加,成型收缩率降低,但对模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选择100MPa以上,有时也可达140MPa。

(4)注射速率 通常,提高注射速率有利于熔体的充模,但对PSF来说,由于冷却速率较快,如果注射速率控制不当,也会引起熔体破裂现象。因此除制品壁厚在2mm左右时,因物料充模有困难需较高的充模速率外,一般采用中-低速为宜。

(5)螺杆转速 由于PSF的熔体粘度较高,因此要求螺杆转速略低为好,一般在15~45 r/min为宜。

(6)成型周期 PSF在正常的加工温度下热稳定性较好,在320℃下可以在机筒内滞留较长的时间,因此,成型周期的设置仅从生产效率角度考虑。

聚砜类塑料的注射成型工艺条件见表4-60。

表4-60 聚砜类塑料的注射成型工艺条件

978-7-111-36940-0-Chapter04-86.jpg

7.注意事项

(1)机筒清洗 聚砜的成型温度较高,如果机筒内存留有其他物料特别是热敏性塑料时,在成型中这些物料将会过热分解,为此,要求在成型之前必须将机筒清洗干净。

当机筒内所存物料的加工温度与聚砜的加工温度相近,热稳定性又较好时,如PC等,可用直接清洗法,将聚砜直接加入机筒内,一边清洗,一边将机筒温度升至所需加工温度。在清洗前应将螺杆转速和背压调低些,以免设备负荷过大。

当机筒内所存物料为热敏性树脂时(如PVC、POM等),如无拆卸机筒的可能,那就在此类物料的加工温度下,先用清洗剂或其他树脂(PS、PE、PP等)将这些热敏性树脂清洗干净,然后升温至240℃以上用PC清洗机筒,最后升温至270℃以上用聚砜将PC清洗出来。温度达到预定要求后,可用对空注射的方法检验确无杂料存在即可正常加工。

(2)金属嵌件预热 在制品中尽量少用金属嵌件,若的确需要使用嵌件时,必须在成型前对嵌件进行预热,以防嵌件周围产生应力集中。通常嵌件的预热温度为200℃左右。

(3)脱模剂的使用 为保证制品的透明性,在成型时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脱模剂,必要时须用氟塑料系列耐高温脱模剂。

(4)制品的后处理 为减少聚砜制品的残留应力,可对制品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条件为150℃,5h或者160℃,3h。

8.聚砜类塑料注射成型中常见的不良现象、产生原因及解决的方法(见表4-61)

表4-61 聚砜类塑料注射成型中常见的不良现象、产生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978-7-111-36940-0-Chapter04-87.jpg

(续)

978-7-111-36940-0-Chapter04-88.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