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火电工程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优化方案

火电工程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941 总 则1.0.1 本《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国产300~600MW机组启动调整试运的质量检验及评定。2)分项合格:该分项中的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本标准中规定的“合格”要求。

火电工程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优化方案

1996年版

目 次

1 总则 ………………………………………202

2 工程质量验评范围 ……………………205

3 分系统调试 ………………………………210

3.1 一般规定 ……………………………210

3.2 锅炉 …………………………………210

3.3 汽轮机 ………………………………227

3.4 电气 …………………………………239

3.5 热控 …………………………………240

3.6 化学 …………………………………251

4 机组整套启动试运前应具备条件 …253

4.1 试运现场条件 ………………………253

4.2 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和技术文件准备 ………………………………254

5 机组空负荷整套调试 …………………254

5.1 一般规定 ……………………………254

5.2 锅炉 …………………………………254

5.3 汽轮机 ………………………………257

5.4 电气 …………………………………259

5.5 热控 …………………………………261

5.6 化学 …………………………………265

6 机组带负荷整套调试 …………………266

6.1 一般规定 ……………………………266

6.2 锅炉 …………………………………266

6.3 汽轮机 ………………………………274

6.4 电气 …………………………………280

6.5 热控 …………………………………281

6.6 化学 …………………………………284

7 机组168h整套满负荷试运 …………285

7.1 一般规定 ……………………………285

7.2 锅炉 …………………………………285

7.3 汽轮机 ………………………………287

7.4 电气 …………………………………287

7.5 热控 …………………………………288

7.6 化学 …………………………………289

附表1 火电建筑、安装静态质量评定汇总表 ………………………………291

附表2 火电工程安全文明生产检查评分表 …………………………………291

附表3 机组分项调整试运质量检验评定表 …………………………………292

附表4 机组分系统调整试运质量检验评定表 ………………………………292

附表5 机组阶段调整试运质量检验评定表 …………………………………293

附表6 机组整套试运综合质量指标考核表 …………………………………294

附表7 机组建设质量总评表 …………294

1 总 则

1.0.1 本《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国产300~600MW机组启动调整试运的质量检验及评定。国外进口机组在执行其技术合同的基础上可参照使用。

1.0.2 火电工程机组整套启动试运前的条件和机组各专业设备、工艺系统及附属装置调整的试运,都应按本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及评定,并作质量检验及评定签证。对本标准中尚未涉及的项目和不具体、不完善的质量标准,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施工、调试等单位代表,在现场依据有关标准,协商制订补充规定作为该工程质量检验依据,并报工程主管单位及质监中心站备案。

1.0.3 本标准按机组分系统调试、整套启动试运前应具备条件、空负荷调试、带负荷调度、168h满负荷试运等阶段进行编制。机组调整试运质量的检验及评定,应按检验项目、分项、专业、阶段、整套试运等顺序依次进行,最后进行机组质量总评。

1.0.4 机组调整试运,必须在施工(含单机试运)质量检验评定合格、且有完整原始记录的基础上,根据本标准“工程质量验评范围”的规定进行质量检查及评定,“检验评定表”自评一栏由负责调试操作的责任人填写,由验收检查组核定。

1.0.5 在机组调整试运中,调试人员必须对各检验项目的质量进行全数检查,建设单位和试运验收组可视情况作全数检查或随机抽查。

1.0.6 机组试运的各检验项目,各分项、各专业、各阶段和机组整套试运所评定的质量,均分为“合格”、“优良”两个等级,其标准分别是:

1)检验项目

合格:“检验项目”的实际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中该“检验项目”规定的“合格”要求。

优良:“检验项目”的实际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中该“检验项目”规定的“优良”要求(如该检验项目的“质量标准”一栏未进行分级,则达到规定即为“优良”)。

2)分项

合格:该分项中的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本标准中规定的“合格”要求。

优良:该分项中的各个“主要”检验项目,必须符合本标准中规定的“优良”要求,且全部“检验项目”的优良率达90%及以上。

3)专业

合格:该专业中的所有分项,均须达到“合格”要求。

优良:该专业中“主要”分项,均全部达到“优良”要求,且“一般”分项在机炉电专业有90%及以上,热化专业有75%及以上达到“优良”要求。

4)阶段

合格:在该阶段的所有专业均达到“合格”要求。

优良:在该阶段中有80%及以上的专业达到“优良”要求。

5)机组整套试运

合格:该机组各阶段调试质量均达到“合格”标准;机组整套试运的“主要”专核指标(试1.6.5表)100%达到“合格”标准;且“一般”考核指标有75%及以上达到“合格”标准。

优良:该机组各阶段调试质量均达到“优良”标准;机组整套试运的“主要”考核指标(试1.6.5表)100%达到“优良”标准;且“一般”考核指标有75%及以上达到“优良”标准。

试1.0.6表 机组整套试运综合质量指标考核表

注 首次吹管至结束168h满负荷试运燃油消耗量,合格标准为第一台≤6000(300MW)、≤13500(600MW);第二台及以后为≤4800(300MW)、≤10800(600MW)。

1.0.7 机组建设质量总评

机组建设的质量总评,亦分为“合格”、“优良”两个等级,其标准分别是:

合格:机组建设质量总分数在80分及以上。

优良:机组建设质量总分数在90分及以上。

机组建设质量总分数计算方法如下;

机组建设质量总分=机组建筑、安装质量分+安全文明生产分+机组调整试运质量分其中:

(1)机组建筑、安装质量分=×0.6

(2)机组调整试运质量分=机组整套试运综合质量指标考核(标准按试1.6.5表)优良率×0.3

(3)安全文明生产分=安全文明生产检查评分(标准按试1.0.7表)×0.1

试1.0.7表 安全文明生产检查评分标准

注 1.序号1“安全管理”主要检查管理目标:
无重大人身伤亡、设备事故,评优良(10分);
达部颁标准评合格(6分),达不到者扣分。
2.序号2“文明施工”主要检查:
①施工程序;
②总平面布置管理;
③生产现场文明状况;
④设备材料堆放;
生活场所文明状况。
其中②、⑤项为1分,其余项为2分。
3.序号3“职业安全卫生”(环保等)主要检查:
粉尘、噪声、三废排放、环保设备的投入率,治理是否达标。
4.序号5“机械伤害防护”,主要检查:
保护装置、输煤系统、启动打铃、行车防出轨、门闭锁装置等。
5.序号12“起重机电梯”,主要检查:
荷载试验、防过载装置、防冲顶装置、劳动局证书等。
6.序号13“防触电、防爆措施”主要检查:
五防闭锁装置、安全距离、制氢站、油库的防爆措施。
7.其余序号中的各项,按本篇“4.1试运现场条件”、“4.2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和技术文件准备”中的有关条款进行检查。

1.0.8 检验及评定机组调试质量,必须坚持在该项调试工作完毕,并按本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实际查对测量后,再根据检验结果评定质量等级。

1.0.9 机组调试质量检验评定结果,以本标准第2章“工程质量验评范围”中规定的最高一级的核定意见为主,并以质量检验评定正式签证为准,但上级组织有权决定派质量检验代表进行抽查和复评。

1.0.10 由于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等方面造成的质量问题,施工、调试单位确实无力处理,或虽经全力处理仍不能达到规定标准时,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方面共同研究并书面确认后,该项目可以不参加评定质量等级。

2 工程质量验评范围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3 分系统调试

3.1 一 般 规 定

3.1.1 由多个单位共同承担分系统调试工作时,分系统试运的牵头单位即为该分系统分项质量验评的归口单位。

3.1.2 凡质量检验项目用数据表达检查结果时,应选择采集工况相对稳定时的数值。

3.1.3 采集数值的测量表计应经校验检定合格,并保证在有效使用期内。

3.2 锅 炉

3.2.1 启动锅炉。

试3.2.1表

续表

3.2.2 蒸汽冲管。

试3.2.2表

续表

3.2.3 输煤系统。

试3.2.3表

续表

3.2.4 引风机及其系统。

试3.2.4表

3.2.5 送风机及其系统。

试3.2.5表

3.2.6 一次风机和一次风系统。

试3.2.6表

续表

3.2.7 空气预热器。

试3.2.7表

3.2.8 燃油系统。

试3.2.8表

续表

3.2.9 电除尘器系统。

试3.2.9表

续表

3.2.10 制粉系统。

试3.2.10表

续表

续表

3.2.11 吹灰系统(含烟温探针,同长吹灰器)。

试3.2.11表

续表

3.2.12 暖风器。

试3.2.12表

3.2.13 除渣系统。

试3.2.13表

续表

3.2.14 灰浆泵系统。

试3.2.14表

续表

3.2.15 气力除灰(含水力排灰)系统。

试3.2.15表

续表

3.2.16 过热(再热)蒸汽温度调节系统。

试3.2.16表

续表

3.2.17 锅炉疏水排污及水位计。

试3.2.17表

3.2.18 密封风系统。

试3.2.18表

3.2.19 冷却风系统。

试3.2.19表

3.2.20 废污水排放系统。

试3.2.20表

3.2.21 磨煤机充惰系统。

试3.2.21表

3.2.22 炉水循环泵

试3.2.22表

续表

3.3 汽 轮 机

3.3.1 闭式冷却水系统。

试3.3.1表

3.3.2 仪用压缩空气系统。

试3.3.2表

3.3.3 厂用压缩空气系统。

试3.3.3表

3.3.4 开式水系统。

试3.3.4表

续表

3.3.5 凝结水系统。

试3.3.5表

3.3.6 胶球清洗系统。

试3.3.6表

3.3.7 循环水系统。

试3.3.7表

3.3.8 除氧给水系统。

试3.3.8表

3.3.9 主机润滑油及顶轴油系统。

试3.3.9表

续表

3.3.10 小汽机润滑油系统及盘车装置。

试3.3.10表

3.3.11 主机盘车装置。

试3.3.11表

3.3.12 润滑油净化系统。

试3.3.12表

3.3.13 主机调节、安全系统。

试3.3.13表

3.3.14 主机控制油系统。

试3.3.14表

3.3.15 小汽轮机控制及调节系统。

试3.3.15表

3.3.16 发电机水冷系统。

试3.3.16表

3.3.17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

试3.3.17表

3.3.18 发电机气体系统。

试3.3.18表

续表

3.3.19 主汽(再热汽)及高低压旁路系统。

试3.3.19表

3.3.20 辅助蒸汽系统。

试3.3.20表

3.3.21 抽汽回热系统。

试3.3.21表

3.3.22 真空系统。

试3.3.22表

3.3.23 轴封系统。

试3.3.23表

3.3.24 空调、暖通系统。

试3.3.24表

3.3.25 其它系统。

试3.3.25表

3.4 电 气

3.4.1 高压开关装置。

试3.4.1表

3.4.2 高压厂用电。

试3.4.2表

3.4.3 柴油发电机组

试3.4.3表

3.4.4 发-变组断电保护静态调试。

试3.4.4表

3.4.5 励磁系统静态试验。

试3.4.5表

3.5 热 控

3.5.1 顺序控制系统。

试3.5.1表

3.5.2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试3.5.2表

续表

3.5.3 模拟量控制系统。

试3.5.3表

续表

3.5.4 计算机监视系统。

试3.5.4表

续表

3.5.5 事件顺序记录系统。

试3.5.5表

3.5.6 主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

试3.5.6表

续表

注 静态、动态模拟试验内容,根据具体机组确定。

3.5.7 小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

试3.5.7表

3.5.8 主机高、低压旁路控制系统。

试3.5.8表

续表(www.xing528.com)

阀门远操试验包括:高旁蒸汽阀、高旁喷水阀、低旁蒸汽阀、低旁喷水阀。逐个试验,并分别记录试验结果。

3.5.9 主机监控仪表。

试3.5.9表

3.5.10 小汽轮机监控仪表。

试3.5.10表

3.5.11 主机跳闸保护系统。

试3.5.11表

3.5.12 可编程控制器

试3.5.12表

续表

3.5.13 可编程运算器

试3.5.13表

3.5.14 可编程调节器。

试3.5.14表

3.5.15 气动基地式显示调节仪。

试3.5.15表

续表

3.6 化 学

3.6.1 锅炉加药系统。

试3.6.1表

3.6.2 取样仪表系统。

试3.6.2表

3.6.3 补给水处理系统。

试3.6.3表

3.6.4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

试3.6.4表

3.6.5 炉本体及炉前系统化学清洗。

试3.6.5表

3.6.6 制氢站。

试3.6.6表

3.6.7 废水处理系统。

试3.6.7表

3.6.8 循环水加氯站。

试3.6.8表

4 机组整套启动试运前应具备条件

4.1 试运现场条件

4.1.1 场地基本平整,消防交通及人行道路畅通,厂房各层地面已完成,试运现场已设有明显标志和分界(包括试运区和运行区分界),危险区设有围栏和警告标志。

4.1.2 试运区的施工脚手架已全部拆除,现场(含电缆井、沟)清扫干净。

4.1.3 试运区的梯子、平台、步道、栏杆、护板等已按设计安装完毕,正式投入使用。

4.1.4 厂内、外排水设施能正常投运,沟道畅通,沟道及孔洞盖板齐全。

4.1.5 试运范围的工业、生活用水系统和卫生、安全设施已投入正常使用,消防系统已经当地政府消防部门检查并投用。

4.1.6 试运现场具有充足的正式照明,事故照明能及时自动投入。

4.1.7 各运行岗位已有正式的通信装置,试运增设的临时岗位,亦设有可靠的通信联络设施。

4.1.8 在严寒季节试运,现场已有防冻措施,厂房温度一般不得低于5℃,能确保设备不冻坏。

4.1.9 试运区的空调装置、采暖及通风设施已按设计能正常投入使用。

4.1.10 在酷暑季节或高温岗位已有防暑降温措施。

4.1.11 主厂房已封闭完整,电梯已投运并经政府劳动部门验证合格。

4.1.12 启动试运需要的燃料(煤、油)、化学药品、备品备件及其它必需品已备齐。

4.1.13 环保、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及监测系统已按设计要求投运。

4.1.14 保温、油漆及管道色标完整,设备、管道和阀门等已有命名和标志。

4.1.15 设备和容器内保证无杂物。

4.1.16 与机组配套的输变电工程能保证满发输出的要求。

4.1.17 各专业在整套启动前,应进行的分系统试运、调整已结束,并核查分系统试运记录,确认已能满足整套启动试运条件。

4.2 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和技术文件准备

4.2.1 工程上级主管单位已按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的要求,建立启动验收委员会及下设机构,做到职责清楚,分工明确。

4.2.2 建设单位应配合试运指挥部全部进行调试前的准备工作检查。

4.2.3 调试单位已经过资质认证,并配备了足够、合格的调试人员,且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

4.2.4 生产单位已按机组整套试运方案和措施,配备了各岗位的运行人员及试验人员,并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运行操作人员已经培训并考试合格,确实能胜任本岗位的运行操作和故障处理。

4.2.5 施工单位已根据机组整套试运方案和措施的要求,配备了足够的维护检修人员,并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维护检修人员应熟悉所在岗位的设备(系统)性能,并能在整套试运组统一指挥下胜任检修工作,不发生设备、人身事故和中断试运工作。

4.2.6 施工单位已备齐机组整套试运的设备(系统)安装验收签证和分部试运记录。

4.2.7 调试单位已按部颁布《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及工程设计、设备资料,编制机组整套试运方案和措施,经试运总指挥审定,并在试运前向参与试运的各有关单位人员交底。

4.2.8 生产单位已在试运现场备齐运行规程、系统流程图册、控制及保护逻辑图册、设备保护整定值清册、制造厂家的设计、运行和维修手册等有关技术文件,调试单位已在试运现场张挂整套启动试运曲线和锅炉点火、升压曲线等图表。

5 机组空负荷整套调试

5.1 一 般 规 定

5.1.1 凡检验项目是用数据表达检查结果时,其数值采集选取的一般原则为:

5.1.1.1 属于变化率的量值,应选取单位时间(小时)内的平均值。

5.1.1.2 属于随时间、工况而变化的量值,应采集选用某一瞬间工况的数值。与此量值相关的检验项目,亦应选取同一时刻的数值。

5.2 锅 炉

5.2.1 锅炉点火升压。

试5.2.1表

续表

5.2.2 锅炉安全阀整定。

试5.2.2表

续表

5.2.3 锅炉蒸汽严密性试验。

试5.2.3表

5.2.4 锅炉技术指标控制(主机空负荷试验时)。

试5.2.4表

续表

5.3 汽 轮 机

5.3.1 主机冲转前检查(冷态启动)。

试5.3.1表

5.3.2 主机启动技术指标控制。

试5.3.2表

5.3.3 发电机充氢及运行。

试5.3.3表

5.3.4 主机额定转速性能试验。

试5.3.4表

5.3.5 小汽轮机及给水泵组调试。

试5.3.5表

5.4 电 气

5.4.1 发电机空载励磁系统调试。

试5.4.1表

5.4.2 发电机三相短路试验。

试5.4.2表

5.4.3 发电机空载特性试验。

试5.4.3表

续表

5.4.4 发电机同期系统检查及试验。

试5.4.4表

5.5 热 控

5.5.1 顺序控制系统调试。

试5.5.1表

5.5.2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调试。

试5.5.2表

5.5.3 模拟量控制系统调试。

试5.5.3表

5.5.4 计算机监视系统调试。

试5.5.4表

1)指空负荷阶段应投入的主要参数。

5.5.5 主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调试。

试5.5.5表

5.5.6 小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MEH)调试。

试5.5.6表

5.5.7 主机高低压旁路控制系统调试。

试5.5.7表

5.5.8 主机监控仪表调试。

试5.5.8表

5.5.9 小汽轮机监控仪表调试。

试5.5.9表

5.5.10 主机跳闸保护系统调试。

试5.5.10表

5.5.11 其它独立控制监视系统调试。

试5.5.11表

5.6 化 学

5.6.1 机组空负荷整套调试的化学监督。

试5.6.1表

续表

6 机组带负荷整套调试

6.1 一 般 规 定

6.1.1 凡检验项目用数据表达检查结果时,该数值应采集选取工况相对稳定时的数值。与此量值相关的检验项目,亦应采集选用同一时刻的数值。

6.2 锅 炉

6.2.1 锅炉本体带负荷调试和燃烧调整各阶段工况(如25%、50%、75%、100%MCR负荷)分别列表填写。

试6.2.1表

续表

6.2.2 输煤系统带负荷调试。

试6.2.2表

续表

6.2.3 制粉系统带负荷调试。

试6.2.3表

6.2.4 烟风系统带负荷调试。

各阶段工况(按25%、50%、75%、100%MCR负荷)分别列表填写。

试6.2.4表

续表

6.2.5 排汽和排污系统带负荷调试。

试6.2.5表

6.2.6 吹灰系统带负荷调试。

试6.2.6表

续表

6.2.7 灰渣系统带负荷调试。

试6.2.7表

续表

续表

6.2.8 锅炉阀门带负荷运行检查。

试6.2.8表

6.3 汽 轮 机

6.3.1 主机带负荷运行重要指标。

试6.3.1表

6.3.2 主机各项试验。

试6.3.2表

6.3.3 主机油(控制油、润滑油)系统调试。

试6.3.3表

6.3.4 主机辅助设备调试。

试6.3.4表

续表

6.3.5 主机附属机械调试。

试6.3.5表

续表

6.3.6 热力系统调试。

试6.3.6表

续表

6.3.7 主机阀门运行检查。

试6.3.7表

续表

6.4 电 气

6.4.1 发—变组保护装置带负荷试验。

试6.4.1表

6.4.2 发电机励磁电压自动调整(AVR)带负荷试验。

试6.4.2表

6.4.3 厂用电源切换试验。

试6.4.3表

6.4.4 变压器试运。

试6.4.4表

6.4.5 电气保护装置试验。

试6.4.5表

6.5 热 控

6.5.1 顺序控制系统调试。

试6.5.1表

6.5.2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调试。

试6.5.2表

6.5.3 模拟量控制系统调试。

试6.5.3表

续表

6.5.4 计算机监视系统调试。

试6.5.4表

1)指带负荷阶段应投入的重要参数。

6.5.5 主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调试。

试6.5.5表

续表

6.5.6 其他独立控制监视系统。

试6.5.6表

6.6 化 学

6.6.1 机组带负荷调试的化学监督。

试6.6.1表

续表

1)启动初期,钠可小于50μg/kg,二氧化硅可小于100μg/kg,但应采取措施,短时间内使该值达表中要求。
2)指洗硅运行后控制值。

7 机组168h整套满负荷试运

7.1 一 般 规 定

7.1.1 凡检验项目用数据表达检查结果时,该数值应采集选取工况稳定时的数值;与此量值相关的检验项目,亦应采集选用同一时刻数值。

7.2 锅 炉

7.2.1 锅炉试运。

试7.2.1表

续表

7.3 汽 轮 机

7.3.1 汽轮机试运。

试7.3.1表

7.4 电 气

7.4.1 电气试运。

试7.4.1表

7.5 热 控

7.5.1 热控系统试运。

试7.5.1表

续表

1)自动调节系统投入的定义:在168h试运期间能连续投运24h,累计投运120h;对168h试运期间不需要投运的系统,应在此之前连续投运6h,累计投运14h。

7.6 化 学

7.6.1 168h整套满负荷试运的化学监督。

试7.6.1表

续表

1)为经氢离子交换后的电导率

附表1 火电建筑、安装静态质量评定汇总表

附表2 火电工程安全文明生产检查评分表

附表3 机组分项调整试运质量检验评定表

附表4 机组分系统调整试运质量检验评定表

附表5 机组阶段调整试运质量检验评定表

附表6 机组整套试运综合质量指标考核表

附表7 机组建设质量总评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