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会公会:探究最早的社团组织

学会公会:探究最早的社团组织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会确定《电工》杂志为学会会刊,聘请赵曾珏为总编辑。大会通过了学会章程,共32条。大会确定第一届年会在上海举行。于是,公会又成立了“电工教育事业协会”,并开办了补习学校。上海市电工器材同业公会,是中国电机工程界成立最早的行业协会组织,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会公会:探究最早的社团组织

1930年,为开展电机工程的学术交流,普及电工知识,推动中国电机工业科学技术和产业工程的发展,一些国外学成归国的电机工程师,在杭州创办了电工杂志社,编辑出版了《电工》杂志。

1933年2月,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任顾毓琇,在《电工》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电工学会的发起》一文,倡议组织电机工程界的学会,这是创建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的先声。

1934年7月,浙江大学工学院院长李熙谋、上海交通大学工学院院长张廷金和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顾毓琇等45人,在《电工》杂志上,又联署刊出了《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缘起》一文,再次倡议国内从事电机工程事业的同行,组织中国电机工程学术性团体。文中还提出了交流学术理论、探讨科学技术、普及电工常识、制定电工标准、发行学术专著、编辑出版刊物等学会工作的建议。

此后,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汉口等地电机工程界的同行,即着手相关筹备工作。

1934年10月14日,在上海八仙桥新青年会九楼西厅,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举行了成立大会,出席会员67人。经会议选举,李熙谋当选为第一任会长,张廷金、赵曾珏、顾毓琇、张惠康、陈良辅、包可永、胡瑞祥、裘维裕、恽震、庄仲文等10人为董事,组成了董事会,为学会最高决策和执行机构。

大会确定《电工》杂志为学会会刊,聘请赵曾珏为总编辑。

大会通过了学会章程,共32条。其中第一条,开宗明义为:“本会定名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简称中国电工学会,英文译名为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CIEE)。”第二条内容是:“本会以联络电工同志,研究电工学术,协力发展中国电工事业为宗旨。”

大会确定第一届年会在上海举行。(www.xing528.com)

图2-13 会期内上海各大报标题集锦及学会章程

这是中国电机工业发展史上首创的行业性学术团体,是当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前身,是中国各行各业学术团体中创建较早的一个学会。

学会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学术讲座、开展技术咨询、审查电信名词、制定电工标准、整理技术资料、普及电工知识等。

学会从成立到解放前的15年间,先后共有九届领导机构。历任会长是:第一任李熙谋,第二任张廷金,第三任恽震,第四任顾毓琇,第五、第六任徐恩曾,第七任吴保丰,第八任赵曾珏,第九任庄智焕。

学会在各地设地方分会19个,分别为:重庆、成都、昆明、西安、兰州香港、上海、杭州、台湾、天津、汉口、南京、广州、北平、长沙、衡阳、桂林、贵阳青岛分会。设学生分会10个,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重庆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央工业专科学校、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分会。

图2-14 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首届年会会员摄影

解放前夕,在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开展学会活动的同时,电工行业协会也在上海诞生。1948年,由华通电业机器厂发起,联合华成电器厂、新安电机厂、上海益中福记机器瓷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建电机厂、大华仪器厂等企业,组成“电工研究社”,协商成套承接工程和市场业务协调工作。1949年,在“电工研究社”的基础上,又组织成立了“上海市电工器材同业公会”,会员单位又有所扩大,公会的使命又增加了“普及电工教育,培植行业青年,造就人才和提高从业人员技术”等内容。于是,公会又成立了“电工教育事业协会”,并开办了补习学校。前后举办3期训练班,培训学员314人;4期应用技术讲习速成班,听讲人员597人。上海市电工器材同业公会,是中国电机工程界成立最早的行业协会组织,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