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现代主义对服饰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服饰的影响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现代主义起源于法国,最早使用这个词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家们。作为文化现象,服装也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巨大影响,与当时的社会﹑科学﹑文化环境不无关系。在这种多元的﹑自我的﹑模糊重复的后现代环境影响下,女装设计也体现出了独特的“后现代风格”,即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出现了显著的平民化倾向以及对各民族艺术的包容和古典主义的传承再现。

后现代主义对服饰的影响

现代主义起源于法国,最早使用这个词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家们。他们用这个词来称那些打破陈规的新运动。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在理论界引起了很大分歧,确切地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心态,一种存在状态,而不是一种哲学。因此,它才可以和各种不同的学说与主义发生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理论空间。后现代主义是通过反对传统的意识形态﹑规范﹑秩序而发展起来的,它认为现代主义是文化上的西方中心主义﹑经济上的资本主义﹑种族上的白人至上主义﹑性别上的男权主义,它则是现代主义的反潮流。它具有强烈的“自觉性”,并因此有自嘲,也有嘲弄——嘲弄传统和权威,它不相信任何庞大且具有总括覆盖性的意识形态,也不相信艺术和理论﹑高级和通俗﹑艺术形式和艺术形式之间存在什么绝对的界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型的结构,自由的﹑有时甚至是游戏的思想方式,对传统的兴趣﹑利用和颠覆(图14-29)。

作为文化现象,服装也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巨大影响,与当时的社会﹑科学﹑文化环境不无关系。首先,由于后工业社会中,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人与人﹑人与自我的问题,这种人与人的竞争使人们的生活态度与自我意识发生了重要改变,人们更注重表现自我,消费形式上也更多地用于精神消费;其次,在信息时代下的信息文化带来的冲击,即大众媒介﹑远程通信电子技术服务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的普及,标志着这个社会已经从一种“硬件形式”转变为一种“软件形式”;再次,是日本设计师的崛起,给流行时尚界带来了富有东方文化内涵的设计,东方文化中的博大与包容影响了西方文化的精确与思辨。在这种多元的﹑自我的﹑模糊重复的后现代环境影响下,女装设计也体现出了独特的“后现代风格”,即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出现了显著的平民化倾向以及对各民族艺术的包容和古典主义的传承再现。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出现了比较颓废的并带有反叛的精神,在保持整体风格简约性的同时,更注重细节的装饰,体现出休闲的味道(图14-30﹑图14-31)。

图14-29 “后现代”美学观(www.xing528.com)

在这股风潮中,设计大师们也纷纷为其推波助澜,推出了许多眼花缭乱的后现代风格作品,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让-保罗·戈尔捷和维维安·韦斯特伍德。让-保罗·戈尔捷倡导了男性穿裙子的风潮,也以怪异而另类的手法来逆转传统的审美观;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则成功地将青年亚文化团体的服饰观念运用到高级时装的设计元素之中。

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许多与时装相关的现象,名设计师投入大笔资金推出风格各异的作品,在纷繁多彩的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出售他们的梦想,消费者也借助这些名牌体现自己的生活方式

图14-30 艾滋病也成为许多设计师涉及的主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