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压设备的绞线拉伸应力允许值与最小距离限制

低压设备的绞线拉伸应力允许值与最小距离限制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0-28 低压架空线和天线的最小距离由于机械强度的限制,绞线应注意其跨度拉伸应力的允许值。图10-28描述了DINVDE0211中所规定的裸低压架空线导线与建筑物构件、天线或地面间的最小距离。市区电网在人行道敷设深度最小为0.6m;在行车道下敷设时,距路基下的距离最小应为0.8m。

低压设备的绞线拉伸应力允许值与最小距离限制

10.1.4.1 电网结构

对于市中心的狭窄道路,市区电网多数采用地下电缆。在结构划分上,架空线电网是经济的。

在低压架空线电网中采用屋顶支架、木杆、混凝杆或钢杆作为电杆,根据其作用分为支座支撑点、角支撑点、分支撑点和端部支撑点,其中角支撑点、分支撑点和终端支撑点应承受线路的拉力,因此它们应有拉杆或斜撑。

978-7-111-42315-7-Chapter10-32.jpg

图10-27 有拉杆的屋顶电杆

图10-27所示的屋顶电杆是由直径为75~100mm的镀锌钢管制成。屋顶电杆是用一个底座角钢和两个固定卡箍并采取保护绝缘和位置绝缘固定到屋顶上。在伸出处应防止水渗入屋顶电杆。作为绝缘子的支撑是把绝缘地支撑在由U形型钢制成的横梁上。在上端,屋顶电杆通过一个屋顶电杆引入端进行接线。

屋顶电杆因接地会有起火的危险,所以不允许接地,但与电网有关的防护措施不包括在内。

提要:架空线的最小导线横截面

•铜线 10mm2

•铝线 25mm2

•钢线 25mm2

•铝/钢线 25/4mm2

•绝缘铝架空线 25mm2

架空电网的绞线是铜绞线或铝绞线(提要)。裸露的绞线通过单交叉或双交叉绑扎固定在玻璃或陶瓷的支撑绝缘子上。在连接导线时,应保证不会被弯曲的支撑和横梁拉断。为了连接用户引入线的分路线,则采用了分线端子。

采用缺口连接器或近管接器连接绞线。在从铜线到铝线的过渡点,如屋顶电杆接线,为了防止腐蚀以及因此而引起对铝线的损坏,则采用了铝-铜端子。

绝缘架空线。全部的架空线均采用铝导线。具有交联聚乙烯的绝缘线(NFAZX)被绞成线束,并采用绝缘的悬挂式夹把线束固定在支撑点上。相线L1、L2和L3的标识是以相应的数字标注在导线的绝缘上,中性线和PEN线无标识。

防雷击的过电压保护由分路、馈电点、架空线端点以及在从架空线电网转到地下电缆电网过渡点处的过电压泄电器来实现。在TN系统中,要求在相线(L1、L2和L3)上有泄电器。PEN线接到过电压泄电器的引线上并直接接地。在TT系统和IT系统中,应附加一个用于中性线的泄电器。

978-7-111-42315-7-Chapter10-33.jpg

图10-28 低压架空线和天线的最小距离

由于机械强度的限制,绞线应注意其跨度拉伸应力的允许值。图10-28描述了DINVDE0211中所规定的裸低压架空线导线与建筑物构件、天线或地面间的最小距离。

相对于架空电网,电缆电网不仅运行安全而且不影响居民点,只要把聚氯乙烯绝缘电缆(NYY)、有电缆铜芯线和同轴波浪式铜线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缆(NYCMY)直接埋入地下即可。市区电网在人行道敷设深度最小为0.6m;在行车道下敷设时,距路基下的距离最小应为0.8m。电缆沟底部应平而且应尽可能无石块,敷线前在电缆沟底部铺上10cm厚的砂层。如图10-29所示,在敷设电缆时,从电缆盘拉出电缆的拉力不允许超过规定的允许拉力(提要),并用电缆罩或塑料板盖住电缆,以防其受到机械损伤。

978-7-111-42315-7-Chapter10-34.jpg

图10-29 地下电缆的敷设

提要:敷设电缆时的拉力

•铜芯电缆:max50N/mm2

•铝芯电缆:max30N/mm2

电力线路与通信线路有交叉或彼此相邻时,两者间的最小距离应为300mm。

若低于最小距离,对相邻敷设的两种线路需要有隔火中间衬垫,而交叉时,则在电缆之间应加电缆保护罩、混凝土砖、塑料管或金属管的机械保护。

10.1.4.2 用户引入线

用户引入线是经过用户分线把VNB配电网接到用户设备上。

如图10-27所示的架空电网,其用户分线是通过山墙或通过屋顶电杆引入用户。

在标准结构中,屋顶电杆引入的终端必须是干燥和无起火危险的空间。

用户引入线线路接在用户接线盒端子上。常用的导线有NFAZX、NFYW、护套电线(NYM)和塑料线(NYY)。敷设用户引入线线路的要求,是在出现短路电弧时线段可隔离及不会形成火焰漫延,因此应尽可能地敷设在耐火墙上。若是敷设在铁板包覆木材的不耐火墙上时,则应把线路敷设在300mm宽的耐电弧的衬垫上或以最小150mm的距离敷设在有绝缘衬垫的固定压板上。耐电弧材料为20mm厚的硅酸酯纤维板。

在木材加工或干草储藏间的潮湿或有火灾危险的空间的屋顶电杆的引入线必须为S型的特殊结构。单芯入户引入线应敷设在耐热与耐潮湿的多路塑料管中。

通过从电表箱地下室的直径最小为36mm的空管把架空接线换转到电缆接线上。

地下电缆的用户引入线。地下电缆的终站是VNB安装在图10-30所示的用户引入线接线装置中的用户引入线接线盒上,如图10-31所示。接线盒应紧邻建筑物外砌体,且最小尺寸为2m×1.8m。

978-7-111-42315-7-Chapter10-35.jpg

图10-30 用户引入线接线图

978-7-111-42315-7-Chapter10-36.jpg

图10-31 用户引入线接线盒

用户引入线电缆以一个分路接线套管接到低压市区电网电缆上。若采用齿形电缆分路端子连接,则市区电网电缆应为非绝缘线。端子的拉紧是用一段绝缘线且制成可靠的电连接,最后用冷填料或浇注树脂浇注分路接线套管。

10.1.4.3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是由地线和接地导线组成。地线是埋在地下并与地存在导电连接的裸导体。接地导线是把装置要接地的部件进行接地。接地电阻包括接地线电阻和大地扩散电阻。接地线的最小横截面面积见表10-2和表10-3。

10-2 相线的接地安全引线和接地线的配置,DIN VDE 0100 540部分

978-7-111-42315-7-Chapter10-37.jpg

10-3 地中接地线导线截面

978-7-111-42315-7-Chapter10-38.jpg

接地装置的功能是防止接地的设备与地之间的危险接触电压。

地线材料多数采用最小横截面面积为100mm2的热镀锌带钢、横截面面积为50mm2铜带或横截面面积为35mm2的铜绞线。

地表地线指的是埋在地下0.8m的不太深的地线,其结构可以是钢地线、环地线或网络地线。

深埋地线是立式打进地下很深处。深埋地线棒可以为直径为16mm、20mm或30mm的镀锌钢棒或铜制成,其长度通常为1.5m。在每根棒一端头有一个孔,而在另一端有一个带环槽和滚有网纹的轴颈。在嵌接地线棒时,把第二个地线棒的轴颈插入已嵌好的地线棒的孔中。在嵌接时,地线棒是自动连接的。

如图10-32所示,基础地线是在建筑物的外基础中以封闭的环形敷设。作为地线材料是采用30mm×3.5mm、25mm×4mm的镀锌扁钢或最小直径为ϕ10mm的镀锌圆钢。按图10-33所示把扁钢放置在预埋件上并且为了防锈蚀把其包上10cm厚的混凝土。不允许把地下室地面建筑物用钢筋接到地线上。

978-7-111-42315-7-Chapter10-39.jpg

图10-32 基础地线

978-7-111-42315-7-Chapter10-40.jpg

图10-33 基础地线用预埋件

采用砖砌体中的接线片把用户引入线间电缆接线和架空线接线引接到电位平衡汇流排上,通过楔形连接器、弹簧连接器、螺接或钎焊可以取得良好的导电连接和分路。(www.xing528.com)

10.1.4.4 主电位平衡

电位平衡的作用是消除物体与设备导电部件之间或设备不同导电部件之间的电位差

电位平衡分为主电位平衡和附加局部电位平衡。必须在有电的用户引入线或有等价供电设备的整个建筑物实施主电位平衡,如图10-34所示。在有浴盆或喷淋的房间中应实施附加局部电位平衡。

图10-34所示为电位平衡汇流排,对于电缆接线是安装在用户引入线接线间中,而对于架空线接线多数安装在主水管附近。电位平衡汇流排应与基础地线的接线片相接。所有的金属管路系统,如自来水管路、下水管道、采暖系统、煤气管道、天线装置以及其他的楼房可能的金属部件均应接到Pa汇流排上。在煤气管道、水管道和远距供热管道上的电位平衡接线总是接在截止阀的分离点的后面。

在TN系统中应与PEN线相接,在TT系统和IT系统中应与PE线相接。

主电位平衡线路的导线横截面积,按保护线横截面积应等于用户引入线或总配电箱主线路的导线横截面积。

主电位平衡线路的导线横截面积应与主保护线的横截面积一致,对于铜线其最小值应为6mm2

电位平衡线路导线颜色为黄绿色。单芯护套线(NYM)或电缆(NYY)在其端头有持久的黄绿色标志。主电位平衡线路导线横截面积见表10-4。

978-7-111-42315-7-Chapter10-41.jpg

图10-34 住宅楼房中的主电位平衡

10-4 主电位平衡线路用导线横截面积按DIN VDE 0100 540部分

978-7-111-42315-7-Chapter10-42.jpg

主电位平衡线路导线横截面积限制在25mm2

复习题

1.举出用于低电压架空线电杆的类型。

2.用户引入线由哪几部分组成?

3.用户引入线接线间的最小尺寸为多少?

4.以下的埋地电缆为多深?

a)人行道。

b)行车道。

5.接地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6.基础地线用镀锌扁钢的最小尺寸为多少?

7.什么样的设备部件应通过主电位平衡进行相互连接?

8.主电位平衡线路的导线横截面积应为多少?

10.1.4.5 主供电系统

主供电系统是由主线路和在不进行电能测量的VNB配电站(用户引入线)后面的所有用电设备组成。用户引入线熔断器的保护罩、主线路分路接线盒以及计数器板的接线间保证了VNB的安全可靠连接。主供电系统按DIN18015是一种辐射电网。

主线路是具有最小负荷能力为63A的三相交流线路。

主线路导线应为最小横截面积10mm2的铜线。

主线路敷设在容易接近的地方,如楼梯间中。线路是敷设在地下室顶棚的管中、沟槽中、管道中或灰泥下面。主线路分路的过电流保护装置是布置在有隔离罩的壳体中分路点的附近。分路点到地板的距离最小为0.5m,最大不能超过1.85m。图10-35所示为主线路的负荷能力。

测量装置和费率开关装置安装在图10-36所示的电表箱中。

978-7-111-42315-7-Chapter10-43.jpg

图10-35 无电采暖的住宅主线路的最小负荷能力

978-7-111-42315-7-Chapter10-44.jpg

图10-36 装有电路配电盘的电表箱

测量装置与控制装置应能不受限制地接近和不用辅助手段便可读取。

作为安装地点多选择在用户引入线接线间或电表壁龛中。电表壁龛的最小尺寸见表10-5。

10-5 电表壁龛的最小尺寸 按DIN 18013

978-7-111-42315-7-Chapter10-45.jpg

①与电表的结构有关

从地面到电表的中心或控制装置中心最小高度为0.8m,最高不能高于1.8m。

测量装置应有防机械损伤、防污染及防潮湿保护,因此应禁止把其安装在易燃危险的工作场所、高温房间或潮湿的房间中。在电表箱中,除了有电表的位置外,还应有用于费率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如中央遥控接收器或费率定时开关。从控制装置到每个电表应敷设如有编号芯线的NYM-0.7×1.5mm2无黄绿色的芯线或管内径最小为ϕ29mm的空管。

图10-37所示的电路配电盘是用于把计量过的电能分配到单个的电路上。

处在有电表位置的公用壳体中的电路配电盘有6排供安装配电仪表。在多室住宅中,隔开布置的电路配电盘最少应为两排。每安装排最多允许有12个(如安装LS开关用的)单元。对于其他装置的安装,如故障电流保护开关(RCD)、电铃变压器、接触器或遥控开关,则建议使用配电盘。

从电表位置到电路配电盘的接线用于三相交流线路,其最小负荷能力应为6kA。

为了控制费率控制装置,如控制双回路存储器继电器,则控制线必须带一条标有7(见图10-37)的芯线到配电盘。

为了断开用户设备,则应安装分离装置,如主线路保护开关、故障电流保护开关或额定电流最小为63A的主熔断器,其类型和布置应取自VNB的接线技术条件。

电路配电盘多数处在住宅的内部,这样就存在到具有大设备功率的如电灶或连续加热器接线距离短的优点。

住宅中必须的电路数见表10-6。设备功率超过2kW的大设备应有自己的电路。

978-7-111-42315-7-Chapter10-46.jpg

图10-37 主线路、计数器与 电路配电盘

10-6 中的电路数量 按DIN180152部分

978-7-111-42315-7-Chapter10-47.jpg

注:应优先考有自己的、附加电路的有:设备功率超过2kW的用电器;地下室和顶层楼的电路。

在电路配电盘中,作为限能等级3的LS开关的过电流保护装置,其最小断流容量为6kA。

不同费率的电路,如照明用的高费率和电热设备的低费率,则应接到分开的配电盘上或在配电盘中通过电桥彼此分开。不同用户设备的电路不允许接在同一个电路配电盘上。

电路用导线必须有足够的防机械、热及化学影响的保护。对于固定的、要保护敷设的线路,必须使用最小横截面积为1.5mm2的铜线或最小横截面积为2.5mm2的铝线(DINVDE0100第520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