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实物看清代染织纹样多样精美

从实物看清代染织纹样多样精美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晚期的服装与织物尚有大量留存于世,从这些帝后服饰、官服、民间服饰遗存及某些老照片中,可以看到众多的染织纹样。佛手、桃和石榴与多福、多寿和多子有关,称为“三多”,并与各种动植物纹样组合。仙鹤纹、鱼纹也是常用的染织纹样。清代染织纹样上的人物形象首推童子。

从实物看清代染织纹样多样精美

清代晚期的服装与织物尚有大量留存于世,从这些帝后服饰、官服、民间服饰遗存及某些老照片中,可以看到众多的染织纹样。我们整理了一批清代晚期服饰,包括已发表的宫廷服饰和博物馆的收藏,对其纹样进行归类分析,并与文献记载相对照,[15]具体介绍如下。

1.章服纹样

章服纹样即皇帝、皇后、命妇与百官们所穿礼服和官服上特定的装饰纹样。帝王的龙袍除以龙纹装饰外,还有十二章。所谓十二章,是指十二种特定题材,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一对分别绘有虎纹和蜼纹的杯子)、藻、火、粉米、黼、黻。《尚书·益稷》称:“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几千年来,作为帝王独占的纹样,它更是一套符号体系,象征着权力的垄断。清代继承了这个传统,在皇帝的龙袍上穿插使用十二章纹(图4-11)。而作为晚清国家最高权力的代表,慈禧打破常规,以太后身份着十二章纹样,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例外

图4-11 龙袍上的十二章纹样

清代的官服与明代一样,以胸背所缀补子上的纹样象征官位的性质与等级。文官补子以飞禽为象,武官补子以走兽为题。从一品到九品,文官补子分别为仙鹤、锦鸡孔雀、雁、白鹇、鹭鸶、鸂鶒、鹌鹑、练雀;武官补子分别为麒麟、狮、豹、虎、熊、彪、犀牛(七品、八品)、海马(图4-12)。其他皇亲国戚也分别有象征自己身份的服饰纹样。

2.植物纹样

清代染织纹样以花卉占主流,多有吉祥寓意,或取其造型,或取其谐音。其中最常见的是牡丹,其次为梅花菊花莲花兰花水仙、松、竹、海棠花、芍药、萱草、桃花石榴佛手百合芙蓉山茶等。牡丹用得最多,因其花型饱满,姿态雍容,是富贵的象征(图4-13)。牡丹如与玉兰、海棠组合,寓意“玉堂富贵”,与芙蓉组合,则为“荣华富贵”,与连钱组合,为“富贵连元”,与蝴蝶蝙蝠等纹样组合,更是有双重的祝福

图4-12 清晚期一品文官与一品武官补子纹样

图4-13 牡丹纹彩库锦

(苏州丝绸博物馆藏)

菊花、灵芝、水仙与长寿的寓意有关。菊花或与八吉、万字组合,或与“三多”(佛手、桃和石榴)组合,或与其他花卉构成团花。灵芝与水仙组合构成“芝仙祝寿”的寓意,也可与梅花构成“芝梅”等。因灵芝造型类似“如意”,亦可单独使用或与动物纹样配合,如“净如意”“如意团鹤”等。

佛手、桃和石榴与多福、多寿和多子有关,称为“三多”,并与各种动植物纹样组合。如“蝴蝶三多”“万字三多”“福寿三多”(蝙蝠加寿字)、“富贵三多”(加牡丹)、“四季三多”(加四季花卉)、“芝仙三多”“菊花三多”等,都是近代染织纹样中常见的(图4-14)。

图4-14 晚清福寿三多纹织银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梅花与兰花象征高洁与洁净,也是春天的意象。常见梅花与蝴蝶构成梅蝶纹样,与八吉配合为“梅花八吉”,与冰纹组合为“冰片梅花”,与海棠组成“梅花三秋”,与竹组合为“竹梅二雅”,与松、竹构成“岁寒三友”,与兰、竹、菊的配合更是一直用到现在,称为“四君子”。其中兰花有带根和不带根的区别,带根的叫“墩兰”或“根草”,与各种动植物的配合极为常见。这种花卉组合受到了文人画传统的影响,是文人审美在染织纹样上的反映。

萱草与宜男、石榴与多子有关,两者组合,寓意为“宜男多子”;石榴与灵芝组合,为“百子长生”;石榴与蝴蝶、连钱组合则为“子孙蝶元”……如此种种,不一而论。

3.动物与人物纹样

近代染织纹样中的动物,用得最多的是龙、凤、蝴蝶、蝙蝠、仙鹤与鱼。

龙纹是染织纹样中等级最高的,是帝王的象征,帝王的朝服称为龙袍,历代服饰因此对龙纹的应用有很多限制,明代尤甚。到了清代,朝廷对龙纹的限制有所放松,除皇帝外,皇子、后妃、亲王、郡王均可服用龙纹,连皇帝的象征——“正龙”也可服用,但民间服饰仍在禁限之列。帝王龙袍上的龙有正龙(图4-15)、行龙、过肩龙、升龙、降龙、侧身龙等,其造型与龙在袍服中的位置有关,且一般不会单独使用,常与蝙蝠、蝴蝶、花卉、火珠流云、江崖海水等构成程式化的组合纹样,给人以龙翔云海、威力无比的感觉。民间也可服用类似龙纹的“四则团龙”“龙凤呈祥”等纹样,但其中的龙只有三爪,且只有身份较高者或特殊场合方可使用。

凤是禽中之王,寓意高贵吉祥,是后妃的象征。清代后妃服饰上,常见的有“龙凤呈祥”“双凤朝阳”等纹样,刺绣“凤穿牡丹”更是经典组合。民国成立以后,凤纹与龙纹一样成为吉祥纹样的一种,被民众广泛使用(图4-16)。

蝴蝶纹是近代服饰中最多见的。除了蝴蝶本身形象唯美以外,因“蝶”与“耄耋”的“耋”谐音,其寓意为长寿与喜庆。蝴蝶几乎可以与任何花草组合,如“梅花吉蝶”“牡丹蝴蝶”“芝梅蝶”“兰花蝴蝶”“三多蝴蝶”“菊蝶”“海棠蝶”等;与瓜果组合,寓意“瓜瓞绵绵”(图4-17);与连钱组合,如“子孙蝶元”“福寿蝶元”等;与杂宝纹样组合,如“蝴蝶八吉”;也可以单纯以蝴蝶构成纹样,如“百蝶”或“群蝶”。翻飞的蝴蝶表达了欢乐的景象,在近代染织纹样中几乎无处不在。

图4-15 晚清龙袍上的正龙纹样

图4-16 近代织物上的凤纹

图4-17 晚清瓜瓞绵绵纹宫廷刺绣

近代染织纹样中使用数量仅次于蝴蝶纹的是蝙蝠纹。因蝙蝠的“蝠”寓意“福”,这种在现代人看来不怎么讨喜的动物在清代极受欢迎。蝙蝠纹中最常见的是与“寿”字的组合,所谓“五福捧寿”,为五只蝙蝠环绕一个“寿”字形成团花纹样。“寿”字也可以用桃子代替,寓意福寿,如“福寿三多”“福寿连元”等。而蝙蝠纹样与山形纹样组合,则为“寿山福海”。而单独以散点形式配置蝙蝠,则称为“净百福”。

仙鹤纹、鱼纹也是常用的染织纹样。鹤象征长寿与高洁,常与松、云、石、桃、兰、灵芝、蕉叶等组合,构成团花或散点纹样,如“云团鹤”“如意团鹤”“松鹤”等,鱼则是丰裕的象征,常与水波纹、荷花、八吉纹等组合,如“双鱼八吉”。

清代染织纹样上的人物形象首推童子。如婴戏纹(图4-18),以在庭园中嬉戏的儿童为题材,表达了对子孙绵绵、健康成长的祝愿,而被面上的百子图是婴戏纹样的极致表达形式。童子常与麒麟为伍,寓意“麒麟送子”,亦可与莲花组合,取其谐音“连生贵子”。其他人物形象主要有八仙、仕女、福禄寿三星等。因为人物纹理较复杂,大多采用刺绣,以适合纹样的形式出现。

图4-18 近代婴戏纹刺绣(www.xing528.com)

4.器物纹样

器物纹样中最常见的就是“八吉”,也称“佛八宝”,即将佛教中的八种宝物组合在一起,分别是法轮、法螺、宝伞、华盖、莲花、宝瓶、双鱼、盘长。法轮表示佛法运转、生命不息;法螺表示妙音吉祥;宝伞表示张弛自如、庇护众生;华盖表示解脱苦难;莲花表示圣洁无染;宝瓶表示功名圆满;双鱼表示幸福避邪;盘长表示长寿无疆。八吉可以与很多纹样组合,组成如“梅花八吉”“洋菊八吉”“吉蝶”“双鱼八吉”等,也可以单纯呈现八吉纹样,如“大八吉”与“散八吉”等。

另一种器物纹样称为“暗八仙”(图4-19),与道教有关,取八仙所执八样物件借指人物。这八件物品包括:铁拐李葫芦、张果老的渔鼓、汉钟离的小扇、蓝采和的花篮、韩湘子洞箫、曹国舅的拍板、吕洞宾的剑、何仙姑的荷花。一般八仙出现的场景多为祝寿,故有祝颂长寿的寓意。

图4-19 晚清“暗八仙”纹二色缎

值得注意的是,八吉祥或暗八仙不一定是八件器物同时出现,可能只用到其中几件,但又加入若干含有一定寓意的宝物,如珠、磬、书、画、铜钱、犀角、艾叶、笙、方胜、蕉叶、如意、珊瑚、笔、宝鼎、灵芝、元宝、银锭等,可从中任取一件或数件组成图案,或与花卉、几何纹样等进行组合,灵活多变,这种纹样称为杂宝纹。除此以外,佛教用品中的某些器物,如作法时用的法轮、金刚力士用的金刚杵等,有时也作为宝物出现在染织纹样上。

如意原是一种器物,为骨角竹木制作的搔痒之物,取手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柄端常为心字形,据说讲僧常持此物,记文于上,以备遗忘。[16]明清时期的如意,因其词意吉祥,取其头端的芝形、云形或心形造型出现在染织纹样上的频率甚高。

器物纹样中还有一种称为“皮球花”,以大小不一、花色不同的小团花作有规则或无规则的三三两两组合,宛如跳动的花皮球。这种皮球花的原型是古代的绣球,为观赏或游戏用,因其团圆的吉祥造型,在清代亦常用于染织纹样。

5.几何与文字纹样

几何纹样是由点、线、面等元素组成几何构图,或由简单几何纹叠加构成复合几何纹。清代几何纹样在棉、麻织物上多为简单的条格、圆点或配以小花,而在绸缎上则变化多端,要复杂得多。较常见的有卍(万)字、龟背、菱形、棋格、回纹、锁子、簟纹、圭纹、方胜等,有时作为地纹,有时作为主纹,有时则构成几何瑞花纹样的骨架。几何纹样中最常见的是卍字,与其他纹样配合可构成吉祥寓意,如“万字牡丹”“万字长春”“江山万代”“四喜万吉”等。如单纯用卍字纹样,则寓意“万字绵长”,生生不息。

清代几何纹样中较复杂的是以几何形式为骨架,在空白处充填各种花纹,包括龙、凤、花卉、器物等,形式极其丰富。传统的“八答晕”(图4-20)就是一种繁缛的几何纹样,出现于宋代,一直流行到清代,多作为装裱用锦。在传统几何锦纹的基础上加上折技或团花等,则构成所谓“锦上添花”“锦地开光”“锦地芙蓉”等大型组合纹样,特别在宋锦上多见。

图4-20 晚清八答晕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文字纹样是直接用文字表达吉祥祝福,较常见的有“寿”“喜”“福”等字,其中“寿”字尤为多见,并有各种变化。如“寿”字作圆形适合纹样,称为“团寿”;作长圆形适合纹样,则寓意“长寿”;与其他纹样组合,则有“五福捧寿”“寿山福海”“锦带寿字”“菊寿”(图4-21)等。“四喜八吉”则是喜字纹样的一种。

图4-21 清代红地菊寿纹妆花缎

(苏州丝绸博物馆藏)

6.自然与风景纹样

自然纹样中,见于染织的主要有云纹、水波纹和江崖海水纹

云纹是最为常见的自然纹样。在中国装饰艺术史上,云纹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云纹已相对固定为程式化的“四合如意”云,即外形如四个如意云头组合在一起,并在一侧伸出云尾。这种云纹可以在任何场合出现,如皇帝的龙袍上点缀的五彩祥云,或与飞翔的凤组合,或与仙鹤组成称为“云鹤”的团花纹样。因其高居天上的属性,云纹往往成为祥禽瑞兽的配饰。单独的云纹也很常见,可形成“遍地流云”的装饰效果。

水波纹亦是自然纹样的一种。在中国,水波与桃花、梅花的组合较多见,这种纹样在古代称为“流水落花”,或“紫曲水”“曲水”等,它以流水的波纹作为衬底,其上布以桃花与梅花等,似乎花朵在流水上起伏漂浮。与一般寓意吉祥的纹样不同,流水落花纹别具一种“花落水流红”的诗意审美(图4-22)。这种纹样产生于宋代,流行于明清时期,并一直延续到近代。

图4-22 晚清流水落花纹双面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与水波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则是冰裂纹。冰裂纹如同冰块在春天融裂,或瓷器釉面在烧制过程中的开裂,有一种不规则的几何之美。在染织纹样中,冰裂纹常作为底纹,上缀梅花纹,给人以冰清玉洁的感觉,似乎是流水落花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江崖海水纹是自然纹样的一种特殊形式,其题材是海浪岩石的组合。海浪多以半圆形曲线或斜向排列的线条构成,层层叠叠,表示波涛汹涌之状,一般位于图案的下端,称为“水脚”,水脚之上有许多卷起的水浪,水中立一山石,并有祥云点缀,寓意“福山寿海”,也带有“一统江山”的含义。江崖海水纹常用于清代龙袍、后妃礼服、官服下摆。民国成立以后,江崖海水纹逐渐失去了可以点缀的场所。

中国染织纹样中的风景,主要指山水、楼阁、松石等,具体可以是西湖美景,也可以是潇湘景色(图4-23)。另外一种是假山与松亭,有时加上仙鹤,表现对长寿的祝愿,或对行云野鹤般隐居生活的赞赏。

图4-23 晚清楼阁山水纹织锦裙门

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