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垃圾资源化技术发展及政策探讨

垃圾资源化技术发展及政策探讨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些专家认为等离子处理技术将成为垃圾资源化最有希望的技术品种。规划并开展区域性绿化小区与零污染排放的气化热解能源站相结合的试点。中小城市垃圾的处理更重视规模投资与环境容量的匹配。以此一并纳入垃圾处理政策的支持范围。3)政策与投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属社会公益事业。

垃圾资源化技术发展及政策探讨

从热能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的热量少、焚烧处理量大,大多垃圾的平均热量仅在4 000 kJ/kg左右。在现有中压中温蒸汽参数的发电机组上利用这种低能发电显然是不经济的,需要辅助燃油助燃稳燃,燃烧热效率低下;垃圾处理量越大,辅助用电越多,厂用电率高,发电成本高。

环境生态学角度观察,消纳垃圾是主业,而且必须解决垃圾的二次污染。

从运行角度看,为了减少垃圾稳燃耗油,常用煤取而代之。可是,在多补贴利益的驱动下,导致多掺煤、多发电的不良倾向,再则垃圾热值与掺煤比的监督不力,成了典型的低效、高污染的小火电。

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垃圾组分、消纳机理和污染排放物的再处理方法进行探索,有机垃圾的生化处理和固体废弃物的热解气化、等离子处理技术脱颖而出。

一些专家认为等离子处理技术将成为垃圾资源化最有希望的技术品种。但是,从我国在生物质转化为能源的进程中发现:低热值固体废弃物用超高温处理不太合理。因为不同技术投资、能耗差异很大,有的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气化多联产综合利用是一种高效、无害、资源化的最好办法。为此建议如下。

1)制订低碳经济下的多目标

(1)优化现有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和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建设投资、运行成本,挖掘垃圾资源化的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电产业。

(2)为有效实现污染物近零排放的目标,又能达到设备运营的经济承受能力,利用能源经济学理论统筹规划,热电并举,增加副产品的附加值。(www.xing528.com)

2)技术多样化适应市场需求

大城市的垃圾处理有着规模的效应,宜城建规划、统筹布局。规划并开展区域性绿化小区与零污染排放的气化热解能源站相结合的试点。中小城市垃圾的处理更重视规模投资与环境容量的匹配。

我国的人口密度极其不均衡,许多城镇地区的垃圾问题也相当突出。建设中小容量的气化热裂解垃圾处理装备大有用武之地。它兼备处理农作物等固体废弃物,以消除废弃秸秆烧荒的现象。以此一并纳入垃圾处理政策的支持范围。

3)政策与投资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属社会公益事业。在各级政府指导下开展市场化操作,放权简政,投资向新技术、新工艺项目倾斜,共同处理目前存在的诸多社会民生问题,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树立坚定的信心。

总之,垃圾综合处理是一个全民整治生态环境运动,是垃圾处理技术进步和社会精神文明的体现,又是资源回收利用的集散地,变“邻避效应”为“邻利效益”,实现共享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