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作美味的十一代可可脂巧克力

制作美味的十一代可可脂巧克力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代可可脂巧克力的制作工艺。学习代可可脂巧克力的评定方法。糖粉、可可料并添加一定数量的可可脂与乳粉组成混合物料,经精磨达到巧克力质构要求的细度。代可可脂缺少可可脂的多晶型特性,不需调温处理,能简化巧克力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与规范要求:按照《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制作中为何没有调温工序?

制作美味的十一代可可脂巧克力

一、实验目的

(1)巩固代可可脂巧克力的技术原理。

(2)掌握代可可脂巧克力的制作工艺。

(3)学习代可可脂巧克力的评定方法。

(4)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二、实验原理

巧克力的物态属于粗粒分散体系,在此体系内糖和可可以细小的质粒作为分散相分散于油脂连续相内,大部分可可、糖、乳的干固物质粒径在20~30μm之间。同时,少量水分和空气在此体系内也是一种分散体。

糖粉、可可料并添加一定数量的可可脂与乳粉组成混合物料,经精磨达到巧克力质构要求的细度。在精炼过程中,物质质粒变得较小和光滑,同时均匀地分散在液态油脂的连续相内,在不断推撞和摩擦作用下,在物料内乳化剂的表面活性作用下,颗粒间的界面张力降低了,油脂由球体变成膜状,膜状油脂又均匀地把糖、可可及乳固体包裹起来,彼此吸附,形成高度均一的物态分散体系,物态的这种乳浊状态在冷固后具有高度的稳定性。经过精磨的巧克力料已经达到很细的程度,但质构还不够细腻滑润,香味还不够优美醇和,精炼就是整理和完善的过程。当巧克力经过调温并冷却凝固时,油脂成为紧密的晶格,可可、糖、乳等微小的质粒则被固定在整齐的油脂晶格之间。

代可可脂也称可可脂代用品,是由植物油经选择性氢化制得的一类专用硬脂。常用的代可可脂类型——月桂酸型和非月桂酸型,具有与可可脂相似的熔点、硬度、脆性、收缩性以及涂布性,但在固体脂肪指数、冷却曲线、口溶性和风味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代可可脂缺少可可脂的多晶型特性,不需调温处理,能简化巧克力生产过程。

产品质量与规范要求:按照《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GB/T 19343-2016)。

(1)感官指标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形态、色泽、香味和滋味,无异味,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杂质。

(2)理化指标 非脂可可固形物(以干物质计)≥4.5%;总乳固体(以干物质计)≥12%;干燥失重≤1.5%;细度≤35μm。

三、实验材料、仪器

1.材料

可可脂、代可可脂、磷脂、乳粉、蔗糖粉、麦精粉等。

2.仪器

粉碎机、混料罐、精磨(胶体磨)、辊式研磨机、调温水浴锅、巧克力模、操作台、冷藏箱等。

四、实验步骤

1.实验原辅料与参考配方

可可脂50g,代可可脂220g,磷脂5g,蔗糖粉440g,乳粉130g,麦精粉40g。

2.工艺流程

3.操作要点

(1)原料预处理 可可脂、代可可脂在水浴中溶化,40℃保温;粉碎蔗糖,过筛,筛孔为0.6~0.8mm。(www.xing528.com)

(2)混合 各原料均投入混料罐中混合均匀,40℃保温。

(3)精磨 采用胶体磨进行精磨,温度控制在40~42℃,要求大部分物料粒度控制在15~30μm以下。

(4)精炼 采用辊式研磨机完成,控制温度。

(5)注模 将巧克力浆注入模板中,温度保持在27~29℃。

(6)振模 注模后,立即振模,振动频率1000次/min,振幅5mm,1~2min。

(7)冷却、脱模 置于8℃冷却室冷却25~30min后,脱模。

五、结果与讨论

(1)巧克力酱精炼的目的是什么?

(2)精炼起何作用,如何控制精炼工艺?

(3)代可可脂巧克力制作中为何没有调温工序?

六、注意事项

(1)要在水浴中融化可可脂、代可可脂,不要用明火直接加热可可脂、代可可脂。

(2)蔗糖经粉碎、过筛后使用。

(3)加工中要控制精磨、精炼及注模等工序的温度。

思考题

从加工、产品品质等角度分析代可可脂巧克力与可可脂巧克力的差别?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9343-2016 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2]蔡云升,张文治.新版糖果巧克力配方[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3]Stephen T. Beckett,et al. The Science of Chocolate,R. S. C. 2000.

[4]爱课程.食品技术原理:14-1 媒体素材——巧克力[D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