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作营养丰富的植物蛋白质饮料实验二十

制作营养丰富的植物蛋白质饮料实验二十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植物蛋白质饮料中总糖含量的测定。五、结果与讨论植物蛋白质饮料设计及制作的要求 通过查找资料自行设计适合本地区口味的植物蛋白质饮料配方、外形、花色及口味,并选择外包装。

制作营养丰富的植物蛋白质饮料实验二十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蛋白质饮料制作的方法,学习植物蛋白质饮料产品设计的原则和成本核算方法。

(2)掌握植物蛋白质饮料最终产品感官评定及理化检测方法。

(3)了解影响蛋白质饮料稳定性的因素,不同稳定剂及配比、添加量对蛋白质饮料稳定性的作用;了解各种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香精、防腐剂等的特性、作用和添加限量。

(4)学习植物蛋白质饮料开发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关键工艺参数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

三、实验材料

巴旦杏仁原浆、大豆原浆、核桃原浆、砂糖、甜味剂、全脂鲜乳、乳粉、稳定剂、酸味剂、饮用水、赋香剂、营养强化剂等。

四、实验步骤

1.工艺流程

2.操作要点

(1)浸泡 通常将大豆浸泡于3倍水中。浸泡程度应随季节而异,夏季可九成,浸泡8~10h;冬季则需浸泡至十成,浸泡16~20h。大豆吸水量1.1~1.2倍,即大豆增重至2.0~2.2倍。浸泡温度和时间是决定大豆浸泡程度的关键因素,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可加1%NaHCO3减轻苦涩味,提高蛋白质溶出率(Na+减轻豆腥味,软化大豆,提高均质效果)。

(2)磨浆与酶的钝化 采用热磨浆工艺,将浸泡好的大豆沥去浸泡水,另加沸水磨浆[豆水比=1∶(5~10)],并在>80℃条件下保温10~15min。磨浆的同时进行浆渣分离。分离时注意控制豆渣含水量在85%以下,以免豆浆中蛋白质等固形物回收率降低。

(3)调制 按不同的稳定剂、配比及添加量设计3组配方,按设计好的产品配方和标准要求,将豆浆、乳粉、甜味料、营养强化剂、赋香剂和稳定剂等进行配制,充分搅拌均匀。

(4)均质 调制后的豆乳饮料在70℃左右,13~23MPa下均质。分别进行一次(19.6MPa)和两次均质(压力分别为14.7和4.9MPa),注意比较效果。

(5)杀菌 除杀灭致病菌和大多数腐败菌之外,必须使胰蛋白酶抑制素失活。121℃,10~20min,反压冷却。

3.植物蛋白质饮料理化指标的检测

(1)植物蛋白质饮料总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2)植物蛋白质饮料中总糖含量的测定。

(3)植物蛋白质饮料中酸度的测定

(4)植物蛋白质饮料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www.xing528.com)

(5)植物蛋白质饮料感观评定实验。

(6)植物蛋白质饮料稳定性观察。

五、结果与讨论

(1)植物蛋白质饮料设计及制作的要求 通过查找资料自行设计适合本地区口味的植物蛋白质饮料配方、外形、花色及口味,并选择外包装。按照设计将其付诸实践,制作出特色植物蛋白质饮料,然后进行成本核算。

(2)植物蛋白质饮料的检测要求

①根据产品设计查阅相关资料,确定需要检测理化和感官指标,拟定实验方案待通过审定后进行实验准备。

②严格按照实验指导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按照指导对植物蛋白质饮料各个指标的测定和感官评定,每组对每种植物蛋白质饮料的每个指标要进行至少3次平行实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对所测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六、注意事项

对于该类产品,原料的预处理是十分关键的。预处理不但会影响产品的口感和风味,而且对产品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思考题

1.能否用生物改性方法来提高植物蛋白质饮料稳定性呢?

2.对植物蛋白质饮料品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哪个工艺?为什么?

3.对植物蛋白质饮料的蛋白质含量有没有具体规定?

4.影响植物蛋白质饮料色泽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文献

[1]彭义交.核桃—大豆双蛋白饮料工艺配方优化[J].食品科学,2012,33(2):286-289.

[2]时慧,刘军,郑力,等.巴旦木蛋白饮料的加工工艺及稳定性研究[J].中国酿造,2010(9):89-93.

[3]徐效圣.核桃乳生产工艺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0.

[4]安广杰,王亮.豆乳饮料的稳定性及控制技术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7(3):20-22,26.

[5]周玉宇,吕兵.核桃乳饮料的研制[J].食品科技,2006(2):69-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