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校服质量监管:思考与对策

中小学校服质量监管:思考与对策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往质监部门更重视生产领域的监督抽查,这种方式不可避免地缺乏对产品的抽查覆盖性,上海“毒校服”事件发生后,各地加大了对中小学采购校服的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并发现了相当数量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

中小学校服质量监管:思考与对策

20世纪90年代,校服生产企业多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下属单位,企业为勤工俭学性质的集体企业,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服务教育事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校服的款式,舒适性等要求不断提高。原来计划经济形态的集体企业满足不了广大学生、家长对校服提出改进的要求,加之政府简政放权的需要,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逐步放开了对校服生产的垄断,交由市场运作。

校服为制式服装,有别于时装,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各地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致使校服生产企业井喷发展,企业状况参差不齐,从业者有大的集团公司、上市公司、专业服装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由于校服生产从业者的多样性,造成校服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参差不齐,上海“毒校服”事件发生后,各地质监部门加大了对校服产品的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力度,从各地中小学校服产品历年的监督抽查结果来看,目前校服产品抽样合格率在80%~90%之间,校服产品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进一步规范校服质量管理,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供政府监管部门参考。

(一)政府加强统一调控。目前校服的采购包括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采购、学校自行采购、代理公司代理采购等多种方式,从监督抽查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采购的校服抽样合格率最高。各级政府应主动加强对校服的统一调控,经济发达地区可以考虑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校服费用纳入教育经费,对校服实行政府采购,由政府统一把控校服质量。

(二)质量监督部门加强质量管理。以往质监部门更重视生产领域的监督抽查,这种方式不可避免地缺乏对产品的抽查覆盖性,上海“毒校服”事件发生后,各地加大了对中小学采购校服的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并发现了相当数量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质监部门应对中小学采购校服进行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确保在校服发放给学生之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质监部门应加强跨地区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对生产不合格校服的企业,及时查处,从重处罚,对构成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部门。质监部门应主动对校服生产企业进行行政指导,宣传法律法规和标准,帮助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严把产品质量关。

(三)教育主管部门加强校服采购的监督和指导。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视校服质量,规范校服的采购行为。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采购的,应该严格执行采购程序,公开招标,加大校服质量占评标总分的比例,加强大货验收工作,确保采购到质优价廉的校服。由学校或代理公司采购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全程监督和指导,确保采购过程公开透明。(www.xing528.com)

(四)学校规范校服采购行为,加强质量验收。学校应高度重视校服的采购工作,具体负责人员应该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了解校服产品的质量要求,招标时应综合考虑,不能只看价格,大货到校时一定要进行验收,并通知质监部门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五)探讨将校服产品纳入市场准入条件和审查办法,为生产加工企业确定明确的市场准入通用要求和条件。由于校服产品的特殊性质,考虑将校服产品纳入市场准入机制。这样可以对生产企业进行一次洗牌,保留一批规模大、信用好、管理严的校服生产企业,淘汰一些规模小、信用差、管理松的校服生产企业。这样可以迫使企业注重质量、加强管理、规范生产、合法经营,从源头控制好校服产品的质量。

(六)加强对校服生产企业的培训和考核,定期由教育部、质监部门或相关单位对企业进行法律法规、相关标准、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先进管理理念的培训。

校服产品涉及生产、销售、消费等各个领域,涉及质监、教育等多个部门。只有政府高度重视、统一调控,各个部门信息共享、积极配合、共同管理,以及学生、家长及社会进行有效监督,才能保证学生穿上价廉物美、安全舒适的校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