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等离子弧的形成机制探析

等离子弧的形成机制探析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等离子弧的形成如图4-26所示。图4-26 等离子弧的形成图4-27 等离子弧的热压缩方式a)单纯采用壁压缩 b)旋转气流冷却和稳弧 c)大气流压缩 d)水流旋转压缩 1、3—铜喷嘴 2—稳定室有了以上三种压缩效应,将电弧压缩得像针一样细。等离子弧的温度可达24000~50000K,能量密度可达105~106W/cm2。氩弧焊加热工件的热量来源于阳极斑点产生的热量,而等离子弧焊加热工件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弧柱。

等离子弧的形成机制探析

等离子弧的形成如图4-26所示。

等离子电弧是一种受约束的电弧,它是借助于三种压缩效应形成的。

(1)机械压缩效应 在工件和电极之间加一个高压,经高频振荡使气体电离后形成电弧。当电弧通过小孔径喷嘴(孔径为0.6~2.5mm)喷出时,弧柱被强迫压缩,称之为机械压缩效应,如图4-27a所示。

(2)热压缩效应 热压缩效应也称为流体压缩效应。流体压缩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保护气体从侧向进入到电极室,气流沿着内孔表面流动,产生旋转,使电弧向中心压缩,如图4-27b所示;其次是高压离子电流沿轴进入,高速送入的气流被喷嘴收敛后沿喷嘴表面形成冷气层,对电弧进行进一步压缩,如图4-27c所示;第三是冷却水强烈冷却,电弧得到进一步压缩,使离子流向中心集中,这种压缩称之为热压缩效应,如图4-27d所示。

(3)电磁压缩效应 这种压缩效应来自于弧柱自身的磁场。带电离子流在弧柱中心运动,可视为一束平行载流导线中流向相同的电流。它们产生的电磁力是相互吸引的,使电弧再一步压缩,这种压缩称为电磁压缩效应。

978-7-111-44978-2-Chapter04-32.jpg(www.xing528.com)

图4-26 等离子弧的形成

978-7-111-44978-2-Chapter04-33.jpg

图4-27 等离子弧的热压缩方式

a)单纯采用壁压缩 b)旋转气流冷却和稳弧 c)大气流压缩 d)水流旋转压缩 1、3—铜喷嘴 2—稳定室

有了以上三种压缩效应,将电弧压缩得像针一样细。电流密度很大,离子弧更挺直,穿透力更强。带电质点速度最高可达300m/s。普通钨极氩弧焊的温度为10000~24000K,能量密度小于104W/cm2。等离子弧的温度可达24000~50000K,能量密度可达105~106W/cm2。氩弧焊加热工件的热量来源于阳极斑点产生的热量,而等离子弧焊加热工件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弧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