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食品检验基础知识:第二单元

食品检验基础知识:第二单元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19.市售纯净水可作为分析检验用水。( )21.在分析检验过程中,不得使用无标记的、过期的、标记不清的溶液。( )32.在食品检验中,一般在试样中添加已知标准物质量作为真值,并以回收率表示准确度。( )33.食品检验的基本步骤按照下列顺序进行:样品采集、样品制备和保存、样品预处理、成分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报告的撰写。( )45.食品质量感官检验要求各分析员之间及分析员本人有一致的和正常的敏感性。

食品检验基础知识:第二单元

一、判断题(对的打√ᐭ,错的打×)

( )1.检验的准备包括对检验人员的技能培训与考核。

( )2.通常先进行样品的制备,然后进行感官检验。

( )3.视觉检验既可在白天散射光下进行,也可在有钠光灯的暗室进行。

( )4.保留样品的储存时间从取样日开始算起。

( )5.常量组分分析是指被测组分大于1%的分析方法。

( )6.滴定分析法通常用于试样中微量组分的测定。

( )7.滴定度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另一种说法。

( )8.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应在规定浓度值的±1%范围以内。

( )9.在标定和使用标准滴定溶液时,滴定速度一般应保持在6~8mL/min。

( )10.酸碱指示剂本身就是弱酸或弱碱,在滴定中会消耗标准滴定液,所以使用时应尽量控制指示剂的用量。

( )11.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时,指示电极为甘汞电极,参比电极为玻璃电极。

( )12.标准试剂是用于衡量其他物质化学量的标准物质。

( )13.高纯试剂主要用于常量分析中试样的分解及试剂的制备。

( )14.“量程”又被称为“标称范围”。

( )15.质量检验的作用包括评价作用、把关作用、预防作用和产品宣传作用。

( )16.滴定突跃范围越大,滴定准确度越高。

( )17.pH计是测量溶液pH的仪器,由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

( )18.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应立即标定。

( )19.市售纯净水可作为分析检验用水。

( )20.优级纯试剂均可作为基准物质用。

( )21.在分析检验过程中,不得使用无标记的、过期的、标记不清的溶液。

( )22.定量滤纸的质量为零。

( )23.在配制高锰酸钾溶液的过程中要过滤,这是因为要除去二氧化锰等沉淀物。

( )24.若将标定好的EDTA标准溶液储存于普通玻璃试剂瓶中,测定金属离子时结果会偏高。

( )25.采样时必须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

( )26.减量称量法常用的称量器皿是称量皿。

( )27.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 )28.滴定结束后,不得将滴定管内剩余的溶液倒回试剂瓶。

( )29.由抽样人员将检验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

( )30.抽样就是从整批产品中抽取一定量具有代表性样品的过程。

( )31.按检验的目的划分,感官检验方法可分为差别检验、标度和类别检验、分析或描述检验。

( )32.在食品检验中,一般在试样中添加已知标准物质量作为真值,并以回收率表示准确度。

( )33.食品检验的基本步骤按照下列顺序进行:样品采集、样品制备和保存、样品预处理、成分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报告的撰写。

( )34.根据食品分析称样的一般要求,称取是指用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其精度要求用数值的有效数字表示,如称取20.0g,指称量的精度为±0.01g。

( )35.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时,基准物质质量的称量用直接称量法。

( )36.滴定分析法是定量分析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滴定分析的指示剂变色点一定恰好符合化学计量点。

( )37.甲基红指示剂的配制方法是:称取甲基红0.1g,溶于100mL乙醇水溶液中。

( )38.高的精密度是保证好的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 )39.GB/T 601—2002标准中规定,标准溶液的标定应两人各做四平行。

( )40.仪器分析法灵敏度较低,而化学分析法灵敏度相对高。

( )41.检验用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可以用自来水。

( )42.实验室的仪器工作室通常应防震、避免强光和大的空气流动。

( )43.样品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或样本量。

( )44.采样步骤分为原始样的采集、原始样的混合、缩分原始样至需要的量。

( )45.食品质量感官检验要求各分析员之间及分析员本人有一致的和正常的敏感性。

( )46.氧化还原滴定法根据滴定剂种类的不同分为3种主要类型:高锰酸钾滴定法、重铬酸钾滴定法和碘量法。

( )47.高锰酸钾既可以在酸性条件下使用,也可以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使用,由于高锰酸钾在强碱性溶液中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因此一般都在碱性条件下使用。

( )48.我国化学试剂通用分级法中根据纯度及杂质含量的多少将化学试剂分为4级:优级纯、分析纯、色谱纯和实验试剂。

( )49.国标规定标定氢氧化钠溶液,应采用优级纯的硫酸作为基准物质来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 )50.氢氧化钠极易吸水,因此不能直接用于配制标准溶液。

( )51.强酸滴定强碱的化学计量点pH应为7。

( )52.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和有机弱碱。

( )53.使用甘汞电极时,应注意勿使气泡进入盛饱和氯化钾的细管中,以免造成断路。

( )54.95%乙醇是指100mL乙醇中含有95g乙醇。

( )55.溶液稀释后,溶质的量起了变化,变小了。

( )56.溶液中[H+]增加10倍,pH就减小一个单位。

( )57.将20mL1mol/L硫酸溶液加入到另一个20mL1mol/L硫酸的溶液中,则混合液的浓度是2mol/L。

( )58.稀释浓硫酸时,只能将酸慢慢倒入水中,并进行搅拌。

( )59.试纸不属于化学试剂。

( )60.酸碱指示剂在使用量上应尽可能多些,这样指示终点时会更明显。

( )6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宽越好,这样可以应用广泛。

( )62.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折点,称为滴定终点。

( )63.混合指示剂是将两种指示剂或一种指示剂和一种惰性染料混合而成的指示剂。

( )64.中速滤纸的标志色带为红色。

( )65.缓冲溶液通常由浓度较大的强酸及其盐或强碱及其盐组成。

( )66.滴定分析的主要误差来源于对滴定管的读数误差。

( )67.氢氧化钠不能作为基准物质是因为其碱性太强的原因。

( )68.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为0.02mol/L时,可以直接配制标定。

( )69.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时,计算过程保留4位有效数字。

( )70.准确度高的方法精密度必然高,精密度高的方法准确度不一定高。

( )71.NaOH标准溶液应储存于橡胶塞的玻璃瓶聚乙烯瓶中。在瓶口还应设有碱—石灰干燥管,以防溶液吸入CO2

( )72.所有的标准溶液都可以用直接法配制。

( )73.用标准溶液标定溶液浓度时,为了减少系统误差,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不能小于20mL。

( )74.选用不同等级的试剂,在实验中,使用试剂越纯越好。

( )75.凡是优级纯的物质都可用于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 )76.标准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一般有物质的量浓度和滴定度两种。

( )77.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所采用的蒸馏水应为去除CO2的蒸馏水。

( )78.玻璃器皿应按种类、规格顺序存放,并尽可能倒置,既可自然风干,又能防尘。

( )79.溶液转移至漏斗中时,滤纸边缘应与漏斗边齐平,玻棒应紧贴滤纸。

( )80.已知KMnO4ε545=2.2×103L/mol·cm,若将溶液稀释一倍,则其ε545=1.1×103L/mol·cm。

( )81.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否则不论分析结果如何精密都毫无价值。

( )82.已经标定过的KMnO4标准溶液应储存于白色磨口瓶中。

( )83.配制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时可直接配制而不用标定。

( )84.标定0.1mol/LKMnO4标准溶液时,称取0.25g工作基准试剂草酸钠可以用精度为0.1mg的天平进行称量。

( )85.用已知含量的标准样品代替试样,按照样品的分析步骤和条件进行分析的试验叫作空白试验。

( )86.用基准物质标定溶液浓度时,为了减少系统误差,一般选用摩尔质量小的基准物质。

( )87.将HCl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前,没有用该HCl标准溶液荡洗,对分析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 )88.国标规定,一般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个月,当溶液出现浑浊、沉淀、颜色变化等现象时,需重新制备。

( )89.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制备时的浓度,除高氯酸外,均是指20℃时的浓度。

( )90.在实验室常用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2滴酚酞,则呈现红色。

( )91.配制好的KMnO4溶液要盛放在棕色瓶中保护,如果没有棕色瓶应放在避光处保存。

( )92.在滴定时,KMnO4溶液要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 )93.配制I2溶液时要添加KI。

( )94.用Na2C2O4标定KMnO4,需加热到60~70℃,在硫酸介质中进行。

( )95.配制好的Na2S2O3标准溶液应立即用基准物质标定。

( )96.抽样检验是要求同一批原材料、同一生产车间、同一班次、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设备生产的产品为一批。

( )97.固体样品抽样时应对大包装样品分别抽样,混合均匀后按四分法取平均小样。

( )98.样品需要检验微生物指标时,所用抽样工具和容器需要事先灭菌。

( )99.随机抽取的食品样品一般不直接用于检验,样品采集后要按标准规定进行分样。

( )100.使用过的铬酸洗液应倒入废液缸内统一处理,不能再次使用。

( )101.滴定过程中,指示剂颜色变化的点被称为滴定终点。

( )102.间接碘量法加入KI一定要过量,淀粉指示剂要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 )103.直接碘量法滴定时,淀粉指示剂应在近终点时加入。

( )104.空白试验就是不加任何试剂,而只用空的仪器模拟操作过程的实验。

( )105.国标规定,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的保存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个月。

( )106.“精密量取”是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 )107.“恒质”一般是指样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质量差异在0.3mg以下。

( )108.采样的基本原则是所采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 )109.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与等当点是一致的。

( )110.变色范围必须全部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酸碱指示剂才可用来指示滴定终点。

( )111.直接碘量法的标准滴定溶液是碘溶液。

( )112.分析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采样的技术标准要求。

( )113.滴定分析法特别适用于常量组分的测定和大批样品的例行分析。

( )114.间接碘量法的标准滴定溶液是硫代硫酸钠溶液。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正确取样的意义在于,所取样品具有( )。

A.完整性 B.准确性 C.代表性 D.无挥发性

2.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作基准物质的是( )。

A.邻苯二甲酸氢钾 B.氢氧化钠

C.草酸 D.高锰酸钾

3.按照取样过程和检验要求,样品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和( )。

A.个别样品 B.试样 C.处理样品 D.产品

4.下列分析方法中,不属于仪器分析的是( )。

A.分光光度分析法 B.原子吸收分析法

C.滴定分析法 D.液相色谱法

5.下列分析方法中,不属于重量分析法的是( )。

A.莫尔法 B.沉淀法 C.挥发法 D.萃取法

6.标定氢氧化钠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

A.无水碳酸钠 B.硼砂

C.碳酸钙 D.邻苯二甲酸氢钾

7.食品检验所用样品的准备过程中有若干不同环节,其中在样品分样时,四分法为常用的( )方法。

A.抽样 B.检验 C.缩样 D.留样

8.重量分析法主要用于测定( )。

A.大于1% B.小于1% C.0.1%~1% D.大于5%

9.恒重固形物时,前后两次称量差小于( )时为恒重。

A.0.2mg B.1mg C.2mg D.5mg

10.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都是经典的化学分析法,通常用于( )组分的测定。

A.常量 B.半微量 C.微量 D.痕量

11.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应在规定浓度值的( )范围以内。

A.±1% B.±2% C.±5% D.±10%

12.滴定分析常用的标准溶液应采用( )试剂配制, D级基准试剂标定。

A.优级纯 B.分析纯 C.化学纯 D.生化试剂

13.食品检验的基础步骤为( )。

A.采样→样品预处理→样品分析检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形成报告

B.采样→样品分析检验→样品预处理→数据记录与处理→形成报告

C.采样→样品预处理→样品分析检验→形成报告→数据记录与处理

D.样品分析检验→采样→样品预处理→数据记录与处理→形成报告

14.国家标准规定化学试剂的密度是指在( )时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A.28℃ B.25℃ C.20℃ D.23℃

15.下列条件中不属于对称量法中沉淀形式要求的是( )。

A.溶解度必须很小 B.有足够的稳定性

C.易转化为称量形式 D.必须纯净易过滤,易洗涤

16.以下各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于灼烧残留物中的是( )。

A.氯化钠 B.碳酸钠 C.蛋白质 D.氧化铁

17.化学试剂的包装及标志按规定颜色标记等级及门类,下面不正确的是( )。

A.优级纯,玫红色 B.基准试剂,浅绿色

C.分析纯,红色,AR D.化学纯,蓝色,CP

18.国家标准规定的实验室用水分为( )级。

A.4 B.5 C.3 D.2

19.化学纯试剂瓶签的颜色为( )。

A.红色 B.深绿色 C.黄色 D.蓝色

20.在化学分析中,做空白试验是为了( )。

A.提高准确度 B.消除系统误差 C.提高精密度 D.消除偶然误差

21.用20mL移液管移出溶液的准确体积应记录为( )。

A.20mL B.20.0mL C.20.00mL D.20.000mL

22.在同样条件下,用标样代替试样进行的平行测定叫作( )。

A.对照试验 B.空白试验 C.校正试验 D.回收试验

23.硅胶受潮后显( )。

A.蓝色 B.绿色 C.粉红色 D.无色

24.下列属于实验室常用干燥剂的是( )。

A.硫酸钾 B.强氧化钙 C.硫酸铜 D.氯化钙

25.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基准物是( )。

A.硫代硫酸钠 B.无水碳酸钠

C.邻苯二甲酸氢钾 D.硝酸银

26.配制标准溶液时,试剂的纯度应该在( )以上。

A.分析纯 B.化学纯 C.实验试剂 D.高级纯

27.滴定操作前,只用蒸馏水润洗而没有用滴定液润洗,滴定时会致使读数(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不确定

28.分析试验室常规用水要求中一般分析实验应该使用( )。

A.一级水 B.二级水 C.三级水 D.四级水

29.下列选项中,( )不是检验的准备工作。

A.熟悉规定要求 B.确定检验方法 C.制定检验规范 D.记录

30.简单随机样本必须满足随机性和( )两个条件。

A.独立性 B.正确性 C.真实性 D.科学性

31.抽样具有科学性、经济性、随机性和( )等特点。

A.危险性 B.风险性 C.安全性 D.随意性

32.对于定型包装的固体样品,采样数量每天每个品种取样数不得少于( )袋。

A.3 B.4 C.5 D.6

33.用于感官检验的样品应保证( )。

A.足够的数量 B.适宜的温度

C.确定的编号 D.以上都必须满足

34.( )制品,除熔融态钠和液态氟外,能耐一切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的腐蚀。

A.聚四氟乙烯 B.聚乙烯 C.陶瓷 D.铂(www.xing528.com)

35.食品检验样品的留样都有保存时间的要求,一般规定在规定的保存条件下保存至保质期满后( ),以备处理产品质量纠纷时复检用。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36.用基准无水碳酸钠标定0.100mol/L的盐酸,宜选用( )作为指示剂。

A.溴甲酚绿—甲基红 B.酚酞

C.百里酚蓝 D.二甲酚橙

37.配制好的盐酸溶液需储存在( )中。

A.棕色橡皮塞试剂瓶 B.塑料瓶

C.白色磨口塞试剂瓶 D.白色橡皮塞试剂瓶

38.在酸碱滴定中,选择强酸强碱作为滴定剂的理由是( )。

A.强酸强碱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B.使滴定突跃范围尽量大

C.加快滴定反应速率 D.使滴定曲线较完美

39.( )是选择指示剂的依据。

A.温度 B.pH C.溶液体积 D.滴定突跃范围

40.市售盐酸的密度为ρ=1.19g/mL,质量分数约为37%,则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

A.8mol/L B.12mol/L C.14mol/L D.18mol/L

41.(1+5)H2SO4这种体积比浓度表示方法的含义是( )。

A.水和浓H2SO4的体积比为1∶6

B.水和浓H2SO4的体积比为1∶5

C.浓H2SO4和水的体积比为1∶5

D.浓H2SO4和水的体积比为1∶6

42.下列不是样品预处理目的的是( )。

A.排除干扰组分 B.分离和提取被测组分

C.使被测组分浓缩 D.保证样品均匀

43.当铬酸洗液用到出现( )色时,就失去了去污能力,不能继续使用。

A.绿色 B.无色 C.红色 D.蓝色

44.滤纸按过滤速度可以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其中快速滤纸的标志带颜色为( )色。

A.红色 B.橙色 C.蓝色 D.黑色

45.通常采用孔径为( )μm的滤膜作为分离可过滤态与颗粒态的介质。

A.0.20 B.0.45 C.3.00 D.30.00

46.下列不影响沉淀溶解度的是( )。

A.加入与沉淀物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 B.在BaSO4沉淀中加入KNO3

C.在CaC2O4沉淀中加入盐酸 D.在AgCl沉淀中加入H+

47.下列不是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是( )。

A.次甲基蓝 B.二甲酚橙 C.淀粉 D.高锰酸钾

48.滴定分析法是经典的化学分析法,通常用于( )组分的测定。

A.常量 B.半微量 C.微量 D.痕量

49.下列络合滴定法对络合反应必备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必须按1∶1进行

B.反应必须完全,生成配位物必须稳定

C.反应必须迅速

D.终点必须有可行的方法来指示

50.若滴定剂与被测物的反应能完全满足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就可以将滴定剂直接滴入试液中,这样的测定方法称为( )。

A.置换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间接滴定法 D.直接滴定法

51.不同类型的滴定反应中被滴组分的浓度用不同方式表示,下列( )浓度用pM表示。

A.金属离子 B.氢离子 C.沉淀离子 D.电位变化

52.下列能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的溶液是( )。

A.高锰酸钾溶液 B.碘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

53.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时,甘汞电极的( )。

A.电极电位不随溶液pH变化 B.通过的电极电流始终相同

C.电极电位随溶液pH变化 D.电极电位始终在变

54.俗称氯仿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

A.CH4 B.CHCl3 C.CH2Cl2 D.CH3Cl

55.根据GB 2760—2014的要求,食品添加剂加入的原则是( )。

A.未进行规定的产品可以加入防腐剂

B.规定不得加入的即为不能添加的

C.未对加入量进行规定的可任意添加

D.未明确规定可加入的添加剂在相应的产品中不得加入

56.基准物质NaCl在使用前的预处理方法为( ),再放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A.在140~150℃烘干至恒重 B.在270~300℃灼烧至恒重

C.在105~110℃烘干至恒重 D.在500~600℃灼烧至恒重

57.硫酸不能作为基准物质,是因为其( )。

A.易挥发,酸性太强 B.相对摩尔质量小

C.纯度达不到99.9% D.不好保存

58.标定标准溶液时,每次滴定所消耗的溶液体积应控制在( )。

A.大于50mL B.小于10mL C.20~30mL D.15mL以内

59.化学反应速度快慢的决定因素是( )。

A.参加反应物质的浓度 B.反应时的压力

C.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 D.反应时的温度

60.标定HCl溶液可以选择的基准物是( )。

A.NaOH B.Na2CO3 C.Na2SO3 D.Na2S2O3

61.采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一定要用( )试剂。

A.化学纯 B.分析纯 C.基准 D.以上都是

62.相同质量的碳酸钠,基本单元为Na2CO3的物质的量和基本单元为1/2Na2CO3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是( )。

A.n(Na2CO3)=n(1/2Na2CO3) B.n(Na2CO3)=2n(1/2Na2CO3

C.2n(Na2CO3)=n(1/2Na2CO3) D.不确定

63.下列溶液中需要避光保存的是( )。

A.氢氧化钾 B.碘化钾 C.氯化钾 D.硫酸钾

64.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 )。

A.生产日期 B.最终食用期 C.最佳食用期 D.出厂日期

65.食品检验样品预处理应根据项目测定的需要和样品组成及性质而定,测定饮料中苯甲酸的含量时,样品预处理常选用的方法是( )。

A.干法灰化法 B.溶剂提取法 C.有机物破坏法 D.减压浓缩法

66.标定标准溶液时,称取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小于0.5g时,按精确至( )称量。

A.1mg B.0.5mg C.0.1mg D.0.01mg

67.同一包装商品内含有多件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应当标注( ),或者标注总净含量

A.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和总件数

B.每一件商品的净含量

C.单件商品的属性

D.产品的规格和尺寸

68.国家标准GB/T 601—2002规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除高氯酸外,均指( )的浓度。

A.28℃ B.25℃ C.20℃ D.23℃

69.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的水最低要求为( )。

A.一级水 B.二级水 C.三级水 D.四级水

70.除另有规定外,标准滴定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 )个月。

A.1 B.2 C.3 D.4

71.配制I2标准溶液时,是将I2溶解在( )中。

A.水 B.KI溶液 C.HCl溶液 D.KOH溶液

72.欲配制0.0200mol/LK2Cr2O7的标准溶液250mL,应称取K2Cr2O7( )g(已知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2g/mol)。

A.1.4890 B.1.489 C.1.4710 D.1.47103

73.GB/T 601—2002中规定标准溶液在标定时应( )。

A.一人,至少每人四个平行 B.两人,每人两个平行

C.两人,每人四个平行 D.两人,每人三个平行

74.氢氧化钠不能作为基准物质,是因为其( )。

A.颗粒大 B.易于吸收空气中的CO2

C.摩尔质量较小 D.碱性太强

75.20.0g物质,以毫克表示时,应为( )。

A.20000mg B.200×102mg C.20.0×103mg D.2.00×104mg

76.在样品的保存过程中应注意样品容器、储样场所和( )。

A.储存温度 B.储存湿度 C.储存时间 D.储存位置

77.沉淀的( )是使沉淀和母液分离的过程。

A.过滤 B.洗涤 C.干燥 D.分解

78.在食品分析中,准确称取是指用精密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其精度为( )。

A.±0.001g B.±0.0001g C.±0.00001g D.±0.01g

79.下列药品需要采用安瓿瓶法称量的是( )。

A.硫酸 B.磷酸 C.浓盐酸 D.高氯酸

80.下列物质利用滴定分析法的原理进行分析的是( )。

A.卡尔·费休法测定食品中的水分含量

B.干燥法测定食品中的水分含量

C.灼烧法测定食品中的灰分含量

D.重量法测定食品中的粗纤维含量

81.用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标定盐酸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红色→绿色→暗紫色 B.绿色→蓝色→暗紫色

C.绿色→紫红色→绿色→暗紫色 D.绿色→暗紫色

82.抽样的随机性是指( )。

A.随意抽取总体重的样品

B.抽取总体中随意数量的样品

C.抽取总体中随意批次的样品

D.总体中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相同的

83.抽样检验只有严格按照抽样调查理论进行才具有( )。

A.科学性 B.经济性 C.风险性 D.随机性

84.食品质量检验中,在( )对样品按要求进行采集。

A.抽样后 B.抽样前 C.抽样中 D.抽样人员

85.( )不属于采样步骤。

A.原始样的采集 B.原始样的混合

C.缩分原始样至需要的量 D.原始样的分类

86.玻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SiO2、 CaO、Na2O和( )。

A. CaCO3 B.Na2CO3 C.Na2SiO3 D.CaO

87.盛放见光易分解和不太稳定的试剂应选择( )。

A.广口瓶 B.细口瓶 C.无色试剂瓶 D.棕色试剂瓶

88.重量分析中称量坩埚的重量,使用的是( )。

A.替代称量法 B.直接称量法

C.固定质量称量法 D.递减称量法

89.电热恒温水浴锅的使用步骤有下面(1)~(5)条:

(1)关闭放水阀门,将水浴锅内注入清水至适当深度;

(2)安装地线,接电源线;

(3)顺时针调节调温旋钮到适当位置;

(4)开启电源,红灯亮显示电阻丝通电加热;

(5)电阻丝加热后温度计的指数上升到离预定温度约2℃时,应反向转动调温旋钮至红灯熄灭,此后红灯不断熄亮,表示温控在起作用,这时再略微调节调温旋钮即可达到预定温度。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1)(2)(3)(4)(5) B.(1)(3)(4)(2)(5)

C.(1)(2)(4)(5)(3) D.(2)(3)(1)(4)(5)

90.在培养箱的使用过程中,( )操作是不正确的。

A.箱内不应放过热或过冷之物,以免箱内温度急剧变化

B.取放物品时,应随手关闭箱门,以保持恒温

C.放置时各培养皿之间应保持适当间隔

D.恢复使用时,打开电源开关即可使用

91.定量分析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

A.略大于允许误差 B.等于零

C.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D.无要求

92.布氏漏斗及抽滤瓶的作用是( )。

A.用于气体发生装置中加液 B.用于两种互不相溶液体的分离

C.用于溶液的配制 D.用于减压过滤

93.对于沸点小于90℃的被蒸馏物,可用( )进行蒸馏。

A.油浴法 B.沙浴法 C.水浴法 D.盐浴法

94.下列关于分样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物料经分样后,质量和组分含量都会减小

B.应用与分样器进料口宽度相等的铁铲进料

C.缩分后的物料可进一步破碎缩分

D.样品量大时利用分样器缩分物料比四分法速度快

95.下列关于分样器的使用描述正确的是( )。

A.操作费时费力 B.缩分后试样组分会发生改变

C.物料组分不变,质量一分为二 D.物料质量和组分都会改变

96.利用高温处理,将样品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其中碳、氢、氧元素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式逸出,被测金属元素等成分被释放出来的处理方法属于( )。

A.溶剂萃取 B.蒸馏法 C.硫化法 D.有机质分解法

97.对某些具有一定蒸汽压的有机成分,常用( )进行分离。

A.水浴蒸馏法 B.减压蒸馏法 C.水蒸气蒸馏法 D.加压蒸馏法

98.分析天平的分度值是( )。

A.0.1g B.0.01g C.0.001g D.0.0001g

99.以下试剂纯度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CP<AR<GR B.AR<CP<GR C.CP<GR<AR D.GR<AR<CP

100.一般抽样( ),供检测、复检、备查用。

A.一式一份 B.一式两份 C.一式三份 D.一式多份

101.分析用水的质量要求中,不用进行检验的指标是( )。

A.氯离子 B.密度 C.电导率 D.pH

102.滥用食品添加剂属于( )。

A.生物性污染 B.化学性污染 C.放射性污染 D.三废污染

103.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连同包装一起随机取样。同一批号采样件数250g以上的包装不少于( )。

A.3件 B.4件 C.5件 D.6件

104.在对堆状的散粒均匀固态的样品采样时,使用双套回转取样器时应注意四周及顶部取样点应距堆边( )。

A.0~5cm B.5~10cm C.10~15cm D.15~20cm

105.食品中的酸度可分为总酸度、有效酸度和( )。

A.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 B.挥发酸

C.有机酸 D.无机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