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厌学,教育的心灵忽视

厌学,教育的心灵忽视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个人来说,教育无非是获取生存资源和地位社会的途径。教育只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业成绩,没有对他们心灵的体察,丧失了人文精神,失去了教育的丰富性。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不到快乐,失去了美好的情感,在幼小的时候就要品尝人生的失败感,所以,不是学生厌弃学习,而是教育抛弃了学生。学校给学生充分学习和管理的自由,从事适合学生的教育,每个人按照自己所能够达到的目标发展,它培养了合格的“人”。

厌学,教育的心灵忽视

我一直以为,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匮乏、管理松散是农村教育最大的问题,但是,最近去了几所农村学校,与学生进行交流,一种更为可怕的现象令我震惊,那就是厌学,八九成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学习动力。虽然厌学情况在任何一所学校都会存在,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如此大面积的厌学情况,实在让人担忧,也值得我们反思。我感到大多数学生能够坚持留在学校,并不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兴趣,而主要是年龄太小或迫于家长的压力,只能在学校煎熬着等待毕业。看着那些茫然、羞怯或无所谓的眼神,非常让人同情,十五六岁正是充满幻想和梦想的花季年华,而他们在人生正要开始的时候,却显得不知所措。

厌学是乡村教育状况的一种表象,追问原因,我们自然会想到农村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方式简单以及农村家长观念落后等根源所在,但更多的是教育自身扭曲产生的病征,学校功能的畸形所致。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这些药方并不能对症下药。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教育曾经是农村青年改变自身处境、跳出“农门”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三十多年来,成千上万的农村青年通过勤奋努力、刻苦学习,走出土地,成为一个家庭和一个村庄的骄傲。由于巨大的城乡差别,改变命运的学习动机有着很强大的动力。但是,极具功利色彩的学习动机被发挥到了极致,学校教育的功能就被扭曲了,本应进行的爱乡爱土教育、教化教养等被升学目标取代,乡村教育的功能退化为简单的离农手段。虽然,这种学习动力仍然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但至少学生是充满理想、向往的,能够吸引学生把精力用在学习之上。

新世纪以来,社会发生了变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社会结构、习俗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农村文化荒漠化,财富的力量被无限夸大,人们对受教育的优越感开始质疑。这种情况下,教育功能更加狭窄,以致变得极具技术性,丰富的人文精神、文化传承等功能开始丧失。学生和学校的关系也失去了脉脉的情感性依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育内容的城市化。农村与城市学生使用同样的教材,尽管教材一纲多本,但教材编写都是城市中心主义,严重脱离农村生活乡土特质,更使农村教育一直就偏离了现实生活,失去了自己的“根”,对农村少年产生了很强的排斥感。其实,这一问题20世纪初的知识分子早就意识到了,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里有一张小学课表,一、二年级地理内容为“讲乡土之道路建筑古迹山水”,三、四年级的地理为“本县本府本省之地理山水”,最后才发展到国家、世界,而且历史、格致(自然)也是这样的编排,现在的课程相比之下就没有这样的科学性。潘光旦1933年在《忘本的教育》一文中就指出,“地方中小学不能运用乡土教材的结果,是断送人才,驱逐人才,绝不是造就人才,保养人才。此种忘本而不健全的教育愈发达,则驱逐出境的人才越多,而地方的秩序与福利愈不堪问”,现在读来仍是那样地切近现实。

对个人来说,教育无非是获取生存资源和地位社会的途径。生存教育如获取学历、技术等,地位教育如获取一定的艺术修养、做人的教养以及对意义世界的认识等。农村教育单一的升学功能既不具有生存教育的优势,又没有地位教育的可能。天然的城乡差距,使得农村少年在高考这一关卡面前越来越失去优势,近年来农村学生升入大学的比例越来越低。即使进入大学,由于个人在物质、视野及观念上的局限性,往往容易受到歧视,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加上大学生就业困难,更使农村少年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学习的动力降到了低谷,自然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我们的教学是按照预先设计的目标在不断赶进度,教学过程成为完成任务的过程,很难顾及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在对教学任务的追赶过程中就不断有人掉队,掉队以后不仅是获取知识困难,更多的是在一次次考试排名中自尊受到伤害,成为教育的背叛者,这样的教育就成了反教育。在这种情形下,厌学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特别是提前失学打工挣钱的学生回到他们在校的同学中间,更是形成了示范效应,对在校的学生造成强烈的刺激,使得本来学习并不差的学生也动摇了学习的坚定性,产生厌学情绪。(www.xing528.com)

学习本来就是艰苦的历程,就要付出艰辛,所以青少年失去学习兴趣也就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日本在2005年,对义务教育进行了大的改革,他们就发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产生行为方面的问题等,是义务教育面临的严重问题”,提出了改善“学力”的任务,培养儿童具有包括基础知识和技能、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等在内的“扎实的学力”,同时具有“丰富的心灵”“健全的体魄”,使儿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一味强调减少学习时间,降低学习难度,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教育还是适合少数人的教育,如何提起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没有成为重点。

失去了理想的教育,是一种偏狭的教育。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强的功利性,越来越狭隘的功能,使得教育只为少数人存在,多数孩子成了陪读。教育只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业成绩,没有对他们心灵的体察,丧失了人文精神,失去了教育的丰富性。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不到快乐,失去了美好的情感,在幼小的时候就要品尝人生的失败感,所以,不是学生厌弃学习,而是教育抛弃了学生。

理想的学校,应该是能让学生感到幸福的学校。1921年,英国人尼尔创办了夏山学校,学生高度自治,自己给自己制定规章,但必须遵守。学校给学生充分学习和管理的自由,从事适合学生的教育,每个人按照自己所能够达到的目标发展,它培养了合格的“人”。在这样的学校,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知道自己应该做怎样的人,自然不会存在厌学。1948年,苏霍姆林斯基担任了帕夫雷什学校的校长,在那里,学习被融入劳动和与自然的亲近之中,而且每个人的生活点滴都会被老师关注到。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们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这些教育史上经典的先例,我们应该时时去学习,启示我们的教育,回归教育的初心。

今天的教育改革,已经不能局限在给学生教多少知识的问题上,而是怎么教的问题。如果大多数的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我们学校再漂亮,设施再先进,制度再健全,又有什么意义呢?中国的教育不能撇开农村,农村教育不能撇开大多数学生。不是依靠强迫,而是依靠教育的魅力,把学生吸引到学校,吸引到课堂,吸引到学习中,这是当下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2009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