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东教学报岭南名师专栏报道:谭维河优秀教师的教学创新之路

广东教学报岭南名师专栏报道:谭维河优秀教师的教学创新之路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谭维河老师以“智慧语文”为教学主张,并形成了“以生为本,简化课堂、趣化课堂、美化课堂”的教学特色。谭维河,从教15年,曾荣获“广州市优秀教师”“番禺区优秀教师”等称号,是广州市教育系统第四批名教师,“陈庆雯教育名家”工作室成员,主持及参与省、市、区级多项课题研究。现担任广州市中小学一级教师资格评委,广州市教师资格面试官,番禺区教育局家校共育研究会秘书长,是番禺区新课程实施学科中心组成员。

广东教学报岭南名师专栏报道:谭维河优秀教师的教学创新之路

广东教学报编辑 蔡娟

编者按:语文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仅仅教给学生语文的知识技能,仅仅把语文视为学习的工具、交往的工具是不够的,必须回归育人的根本。换言之,语文教育必须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帮助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智慧的人。谭维河老师以“智慧语文”为教学主张,并形成了“以生为本,简化课堂、趣化课堂、美化课堂”的教学特色。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的教育理想。

谭维河,从教15年,曾荣获“广州市优秀教师”“番禺区优秀教师”等称号,是广州市教育系统第四批名教师,“陈庆雯教育名家”工作室成员,主持及参与省、市、区级多项课题研究。现担任广州市中小学一级教师资格评委,广州市教师资格面试官,番禺区教育局家校共育研究会秘书长,是番禺区新课程实施学科中心组成员。

蔡编辑:请问您为什么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呢?是什么使您走上语文教学这条路呢?您喜欢这份工作吗?

谭老师:说起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受我堂叔的影响吧。他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师范大学生,毕业后做了一名教师。小时候,父亲就经常对着瘦弱的我说:“读书努力一点,长大后像你大叔一样做老师吧……”受环境的耳濡目染,所以高考填报志愿时我也就填了师范院校了,毕业后自然而然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看书,尤其是小说,也喜欢写点短文之类的东西,中学时就是学校文学社的社长。所以填报大学的第一志愿都是中文系,想着读大学以后有更多的小说看,可以更接近文学。果然,高考分数出来,我也很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并被中文系录取,毕业后也就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了。“生命静修,岁月静好”,这是我所追求的生活,教师这份工作基本可以满足我在这方面的追求;再加上教师还有寒暑假期,世界那么大,可以到处走走,岂不亦乐乎?此外,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校内、在街上偶遇教过的学生叫我一声“阿谭”或者“维河”时,心里还是挺享受的。所以我很喜欢教师这份工作。

蔡编辑:谭老师,您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您认为语文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您在教学上有哪些个人特点或教学思想呢?能举个例子吗?

谭老师:语文教学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学的过程不该是静止的过程,而应该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教学的显著特点应该是一种“智慧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我提炼出自己的语文教学思想为“智慧语文”,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为“以生为本,简化课堂、趣化课堂、美化课堂”。(www.xing528.com)

就拿“趣化课堂”来说吧,它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出发点,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理想的课堂教学境界。

有一次,在教学《乡愁》一文时,其中有这样一段诗歌:“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忽然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余光中先生不用‘妻子’一词,而要用‘新娘’呢?‘妻子’一词不是更文雅吗?可以改为‘妻子’吗?”我当时听了一愣,教了好几届初三都没有遇到过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自己也没有预设过这个问题。怎么办呢?我当时的处理是,对提问的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同时将问题抛向其他学生。课堂一时变得安静,似乎大家都没有把握回答。在大家思考的过程中,我的大脑也在飞速地运转。很快,我心中有了答案。面对课堂的沉默,我提示大家比较“妻子”和“新娘”词义上的区别。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了。在大家的讨论中,一位学生答道:“换成‘妻子’不够好,‘新娘’更能凸显浓浓的思念之情,因为新娘是最漂亮的。结婚是他们最甜蜜最幸福的时刻,新婚的爱人对对方的思念之情会更加强烈……”在这节课中,我灵活变通、巧妙处理教材和教情,创设愉悦的氛围,使课堂教学尽在掌控之中,让语文教学从死板沉闷中解脱出来,真正达到寓教于乐。

蔡编辑:教师的工作肯定是繁忙而且琐碎的,这么多年您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有哪些心灵感触和教学故事呢?请您分享一下让您印象最深刻、感触最深的那些故事吧。

谭老师:最繁忙而且琐碎的工作莫过于德育工作了。从教以来,我先后担任班主任、年级长、团委书记、德育主任等工作,一直守在德育一线,个中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难尽。但是,这确确实实是“累,并快乐着、幸福着”的。记得2005年,我担任班主任。有一天,班上有一位姓曾的女同学没有来上学,我感到很疑惑:“她的成绩中上,行为纪律也良好,怎么会无缘无故,也不请假就不来上学呢?”下午放学我跟着班上一位同学去曾同学家家访。我从她母亲口里得知,由于家庭困难,她打算让小女儿不读书,出去打工挣钱。记得当时我跟她母亲讲孩子很聪明,也很要强,她的母亲嘴唇颤抖着没说话。我又说,这孩子不读书就埋没了,另外我还可以给她申请扶贫助学基金。最后她母亲答应再考虑考虑。第二天一早,曾同学回来上学了。我觉得很欣慰,悄悄地把她的同桌叫来办公室,掏出200元递给她同桌说:“曾同学在学校的伙食费我来出吧,我不方便直接给她,你帮我给她吧。另外,我们教育办的扶贫助学基金会也会帮助她的,你转告她安心读书吧。”下午,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封信,是曾同学写给我的。信中写道:“老师,您放心吧,我会克服困难好好读书的……”里面还夹着我给她的200元钱。那年的中考,曾同学考取了禺山高中,后来还考取了大学。从这件事中,我感触良深,我一直以为学生的夸赞,是得益于我教书的出色。其实,他们真正铭记在心的,还在于我对他们一星半点的帮助。每个学生都有一颗水晶心,对他们怎么好,都不过分,愧疚的是我做的还是太少了!

蔡编辑:在您的心目中,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谭老师: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学识渊博、严格要求自己,但又幽默风趣的。

为什么要学识渊博?作为语文老师,自身要有浓浓的书卷气,要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优良文化传统,言传身教,做学生最好的榜样。“严格要求”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教育态度;而“幽默风趣”是这一过程中的一种处理方式,就是在轻松愉悦中学生必须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二者合一,带来的是学生的最佳状态和最佳成绩,以及他们体验成就感的喜悦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