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事物联系对人类社交的必要性

探索事物联系对人类社交的必要性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宇宙是各种事物相互间普遍联系的总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重视社会制度对于保障言论出版自由的重要意义,而且十分强调传播技术对交往活动的巨大作用。总之,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精神交往的必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这样一个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新闻传播活动和党及国家新闻政策的制定,对当前正在全面深入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新闻改革,应该有很大的启迪和有力的引领作用。

探索事物联系对人类社交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宇宙是各种事物相互间普遍联系的总体。人类社会是由人类个体构成的有机整体,各个个体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往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人类首先离不开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交往活动。人类社会作为一种物质存在物,必须以空间上诸多个体的共同活动和时间上诸多个体的连续活动为条件,这种社会个体的活动的互动性和连续性,正是事物有机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反映。所以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1]

人类就是在这种物质关系中进行着各种交往活动,其中包括极为重要的精神交往。人类个体间的精神交往是相对较为远离生产劳动过程的交往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直接的生产过程和经济利益关系,但它始终不会脱离物质活动和经济利益。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2]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物质利益同精神生产分离后,人们的精神交往具有了独立的形式和自身的特点,并对物质生产的方式产生一定的反作用。这正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交互运动复杂多变特性的反映。所以马克思指出,精神活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精神交往仍然不可能摆脱物质生产和物质利益。马克思强调了这样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物质生产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重视人们进行精神交往的必要性,而且强调要为人们实现自由的精神交往提供各种保障。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4]。马克思还专门谈到思想自由对于精神交往的意义。他说,“只有在人们思维着,并且对可感觉的细节和偶然性具有这种抽象能力的情况下,才可能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重视社会制度对于保障言论出版自由的重要意义,而且十分强调传播技术对交往活动的巨大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工人“斗争的真正成就并不是直接取得的成功,而是工人的越来越扩大的联合。这种联合由于大工业所造成的日益发达的交通工具而得到发展……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联合,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了”[6]

总之,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精神交往的必要性。正是人们的精神交往,激活了社会新闻信息的流动。捍卫新闻信息传受的自由权利,成为争取普遍人权的早期目标。为维护和发展人们交往的权利和条件,不仅要建立方便交往的制度,而且要为保障和优化交往活动不断地发展传播技术。(www.xing528.com)

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这样一个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新闻传播活动和党及国家新闻政策的制定,对当前正在全面深入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新闻改革,应该有很大的启迪和有力的引领作用。

其一,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各类新闻传媒及其主管部门,要充分尊重和敬畏包括知情权、表达权、参政权、监督权在内的基本人权,要为不断扩大和完善“四权”,深入地、无畏地去改革政治体制和新闻传播体制。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地方大事必须有法制和政策保障,充分地让人民群众知晓。国家和政府的重大决定,也同样要在法制和政策的保护下,经人民群众充分讨论和最后定夺。只有这样,全国上下、大江南北、各行各业、干部群众才能真正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上下互达。

其二,要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制定颁布(或内部实行)的妨碍人们之间沟通交流的政策、规定、法规进行比较彻底的清理和废止。对于国家机密、政党机密和其他机密的立法及相关规定,要根据当前全球形势、全国形势的新变化,对照世界多数国家的新发展,进行必要的修订,争取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同国际多数国家的相关规定和做法接轨。要抓紧做好相关规定的修订,尽早批准实施国际人权公约有关公民政治权利和民主权利的条约。

其三,要在发展经济、增加国民收入的同时,尽快尽多地减少公民用于沟通交往的成本,减少资讯消费收费,进一步扩大收视收听公共传播的群体和地区,切实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步伐,切实提升媒体融合的效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和新闻改革的实惠和好处。凡是同扩大民众沟通交流相关的电子产业、电信产业、传媒产业,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国家和政府应该为此不断地加大必要的投入。

以上三项工作切实做到、做好了,相信中国人民的相互联系、沟通、交流必定会有根本的改观,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