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孙悟空教育小孙悟

用孙悟空教育小孙悟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决定用孙悟空教育“孙悟空们”——像孙悟空一样具有反叛精神的青春期的孩子们。教育的目标越明确越好,而教育的意图要越隐蔽越好,所以,用孙悟空教育“孙悟空们”,我是不动声色的。这一说法,比直接说“孙悟空和二郎神有什么性格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当然更能激发“孙悟空们”的学习热情。循着孙悟空的修行成佛之路,“孙悟空们”一定对成长有了不一般的认识。

用孙悟空教育小孙悟

经典的魅力何在?经典是百科全书,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读到自己想要的知识;经典是人间百态,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何带着中学生读经典?我以为须贴地而行,也就是须贴着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心理水平来教。这就需要老师在教经典作品的时候具有儿童视角,以孩子的眼光去看经典,然后经典的馨香才能够濡染孩子的身心。

要教《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时候,我特别兴奋,因为孙悟空几乎是所有中国孩子的偶像,当然也曾经是我的偶像。较之其他课文,学习《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时候,我和这些七年级学生之间便有了更多认知的交集。

我也特别忐忑,孙悟空是一个陪伴孩子们很多年的经典偶像,我如何带领孩子们在这一形象上品咂出新意和深意?对孩子们来说,孙悟空的形象几乎被贴上了“神通广大、变化无穷、调皮捣蛋甚至无法无天”的标签,以至于“大闹天宫”在孩子们的字典里是带有明显褒义色彩的词语。姑且不论叛逆社会意义,单就孙悟空这一内涵丰富的形象来说,孩子们显然只理解或者只接受了他本领高强、性格反叛的一面,而忽视或者遗漏了其他诸多优良品性。在课堂上,孩子们对孙悟空理解得越全面,吴承恩寄托在《西游记》里的深意就越可能在后续的阅读中被孩子们领悟到。对一部经典名著来说,被节选为课文的那一部分,可能是“一斑”,用得好,便能够使孩子们产生“窥全豹”的愿望。

我决定用孙悟空教育“孙悟空们”——像孙悟空一样具有反叛精神的青春期的孩子们。

教育的目标越明确越好,而教育的意图要越隐蔽越好,所以,用孙悟空教育“孙悟空们”,我是不动声色的。(www.xing528.com)

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最喜欢《西游记》的原因,实则是悄悄地把“小说三要素”的知识蕴含其中。当然,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把“小说三要素”的知识说出来的时候,是自发的,是感性的,是零散的。这时候,老师的点拨便起到了去粗取精的作用。而当一个学生说出“我喜欢《西游记》,是因为它的语言很幽默,情节很吸引人,比如‘三打白骨精’,打了三次才打死白骨精,很有看头”时,我不失时机地发问:“孙悟空那么厉害,一棒就打死白骨精不是很好吗?”这一个问题,引发孩子们从“三借芭蕉扇”“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等经典故事中领会小说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特点。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顺水推舟地进行写作知识的教育,整个过程更像对话,而不是传授。

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更是孩子们痴迷的事情。在课堂上回忆孙悟空向菩提祖师学艺的故事时,我避开腾云驾雾等炫酷的法术,抓住了孙悟空学艺的态度,以“我们喜欢孙悟空,就要学习他……”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孙悟空身上“遵守时间”“尊敬老师”“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的优良品质

在孩子们的异想天开中,除了希望能够拥有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领之外,他们大概都特别钦羡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吧。我说:“看看谁已经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在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二郎神和孙悟空性格特点的细节。”这一说法,比直接说“孙悟空和二郎神有什么性格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当然更能激发“孙悟空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用“火眼金睛”发现,在文章中,孙悟空始终是孙悟空,但是,二郎神对他的称呼却一直变来变去。何哉?言为心声也。对李天王,二郎神称孙悟空为“猴王”;对众鬼判,二郎神称之为“齐天大圣”;其他时候,或者称其为“泼猴”,或者称其为“猢狲”,甚至直呼“畜生”,尽显粗鲁和敌意,二郎神的形象通过这一言语细节跃然纸上。而这么细致的挖掘,都是“孙悟空们”的“火眼金睛”发现的,不是老师喋喋不休的结果。

美猴王”最终成了“斗战胜佛”,有人说这是孙悟空的升华,有人说这是孙悟空的堕落,孰对孰错,不是七年级的语文课堂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把孙悟空的取经路,看作一个人的成长之路的话,孙悟空从“猴”到“王”到“圣”再到“佛”的过程,就具有了普遍的意义。“孙悟空们”讨论后发现:这一过程,需要有人引导,比如唐僧之于孙悟空,父母、老师之于自己;这一过程,需要有目标,比如取经之于孙悟空,梦想之于自己;这一过程,需要亲自体验,比如九九八十一难之于唐僧师徒,挫折和磨难之于自己;这一过程,还需要身体始终在路上。敢问路在何方?无论是对孙悟空还是我们每一个人,路,都始终在脚下。循着孙悟空的修行成佛之路,“孙悟空们”一定对成长有了不一般的认识。

而对语文老师来说,每一堂课,又何尝不是一段修行呢?通过《小圣施威降大圣》这一课的修行,我知道,语文教学如果有捷径可走的话,那一定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生命的热情,让孩子们热烈地向学。工作和学习,乐此,也就不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