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问题的深入探讨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问题的深入探讨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所述,无论是教育的国际化还是教育的本土化,其实质都在于教育的合理性。可见,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指向,是对既有教育,确切地说对既有中国教育,包括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的非合理性的扬弃,对新的更大的教育合理性的追求。)如果把教育的国际化诠释为普遍性,把教育的本土化诠释为特殊性,那么,“按规律而行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就是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辩证互动。这表明,坚持民族性并不意味着拒绝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问题的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无论是教育的国际化还是教育的本土化,其实质都在于教育的合理性。教育国际化的真谛,不是教育在形式乃至内容方面符合某种“潮流”或具有某些通用的国际性,而是教育接受某些体现新的时代精神因而具有更大更多的合理性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换句话说,某些理念、方法、制度之所以为中国教育所吸收,不是因为它是“国际的”,而是因为它是“合理的”。同样,教育本土化的真谛,不是因为对“民族性”或本土性的执著眷念和固守,而是因为它们相对于特殊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民族个性来说,具有历史的和具体的合理性。因此,国际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与“国际接轨”,本土化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民族特色”。道理很简单,在国际化与本土化中,都可能具有合理性与非合理性的双重属性。由此,我们可以对教育的国际化的本性作这样的表述:基于全球化事实的对教育的价值选择。可以对教育的本土化的本性作这样的表述:源于民族情结但又超越于民族情结的教育理性。换句话说,教育国际化的合理性根据,在于它是基于全球化客观事实和客观趋势的主观能动的价值选择;教育的本土化的合理性根据,在于它是基于对教育的民族性认同和深厚民族情感追求的、历史的、具体的教育理性。可见,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指向,是对既有教育,确切地说对既有中国教育,包括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的非合理性的扬弃,对新的更大的教育合理性的追求。

问题在于:什么是教育的合理性?黑格尔认为,合理性的核心是按规律而行动。按规律而行动的基本要求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客观性能动性的统一。“抽象地说,合理性一般是普遍性和单一性相互渗透的统一。具体地说,这里的合理性按其内容是客观自由(即普遍的实体性意志)与主观自由(即个人适应和他追求特殊目的的意志)两者的统一;因此,合理性按其形式就是根据被思考的即普遍的规律和原则而规定自己的行动。”(注:[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54页。)如果把教育的国际化诠释为普遍性,把教育的本土化诠释为特殊性,那么,“按规律而行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就是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辩证互动。这也正是教育的合理性之根据所在。

也许,现在我们还难以具体、明确地回答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如何辩证互动,以及如何通过这种互动实现教育的国际化的合理性与教育的本土化的合理性,但是,我们可以概略地指出,什么不是真正体现普遍性精神的教育国际化和真正体现特殊性要求的教育本土化。(www.xing528.com)

在教育的国际化中,在深层上影响教育的合理性因而需要特别警惕的一种偏向是:“教育帝国主义”。“教育帝国主义”虽然现在还很难从概念上作出确切的界定,但我们从英国学者汤林森所列举的两种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定义中可获得启示。一种是巴克的定义:“它似乎在说,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他国的过程,是文化先行,由帝国主义国家向他国输出支持帝国主义关系的文化形式,然后完成帝国主义的支配状态。”另一种是贝洛克等人的理解:“运用政治经济权力,宣扬并普及外来文化的种种价值与习惯,牺牲的却是本土文化。”(注:[英]汤林森著,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6、5页。)借鉴这一理论并加以拓展,对“教育帝国主义”可从两个方面去认识:第一,处于强势经济、政治、军事地位的西方国家,有可能从文化渗透入手,达到占据世界中心的目的,教育理所当然包括其中。第二,“教育帝国主义”并非为西方发达国家直接宣称,甚至难以被察觉和指出,而是非发达国家很容易在“强势文化心态”的支配下,把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当作现代化的典范或范式,成为“国际”的象征。当这种状况与复杂的政治、文化背景结合时,便演化为“教育帝国主义”,结果“牺牲”的是本土教育。可见,“教育帝国主义”有两种存在状况,一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发达国家的政治与文化的故意,二是发展中国家自觉不自觉的教育认同与文化认同。前者容易被发现和警惕,后者因为需要通过自我反思和理论澄清才能发现,因而特别需要加以警惕。

在教育的本土化中,需要警惕的一种偏向是:“教育边陲化”。对此,可以从三方面认识。第一,教育的本土化,是在教育的多元化、多样性的理念指导下,在本土教育与国际教育具有充分沟通能力的基础上,更加突显民族特性和文化个性,并非是对国际化的某种冷漠,也不是拒绝国际化而处于国际教育的边陲状态。第二,警惕“教育的边陲化”,并非鼓动所有国家的教育都去追逐国际教育的中心。现代教育及其研究,应当重视国际潮流,但重视潮流并不意味着合流,盲目追逐潮流和一味的合流,都可能意味着非合理性。第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沟通与融合,教育的合理性,是各国教育不断进行沟通与融合的结果,正是这种沟通与融合,推动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这表明,坚持民族性并不意味着拒绝国际化。丧失民族特色的国际化无疑缺乏前景和生命力,自处于现代教育文明的边陲,不仅会失去参与现代教育发展的机会,而且也会在自我隔绝中丧失发展的活力。因为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即使边陲化也不可能逃避国际化,一味边陲化的结果,只能导致被动的国际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