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留下清白——评《于谦诗选》

留下清白——评《于谦诗选》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几十年来迷于书法,常以抄古诗文为乐,抄了汉赋抄唐诗,抄了唐诗抄宋词,近来取出家中所藏古人诗文集抄写,又取出《于谦诗选》一书,一口气抄完。于谦是一位民族英雄,其丰功伟绩彪炳史册,其气节令人钦佩。今天再读于谦诗文,另有一番感受。读他少年时写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同情受难的老农,向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提出有力的控诉。

留下清白——评《于谦诗选》

我几十年来迷于书法,常以抄古诗文为乐,抄了汉赋抄唐诗,抄了唐诗抄宋词,近来取出家中所藏古人诗文集抄写,又取出《于谦诗选》一书,一口气抄完。此书购于二十多年前,当时我正在读中学,曾用清水当墨水,在故乡老屋地板抄写,如今又以宣纸抄写于穗园,以往之勤学,于今保持不变。少年时抄书的美好时光,历历在目,到不惑之年仿佛还是青春少年,如今仍然保持着抄诗文习惯。抄写古圣贤诗文,令人振奋,情操为之提升。当年常抄诵于谦的《石灰吟》,读高二时,老师出文题评于谦,我把此诗作证,更具说服力,得到老师和同学好评。

于谦是一位民族英雄,其丰功伟绩彪炳史册,其气节令人钦佩。今天再读于谦诗文,另有一番感受。以前读其诗文,只知朗朗上口。如其《观书》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头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春日客怀》诗:“年年马上见春风,花开花落醉梦中。短发经梳千缕白,衰颜借酒一时红。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萧瑟行囊君莫笑,短笛长剑倚青空。”《漫书》诗:“碌碌浮生五十年,追随无计息尘缘。放怀顿觉寰区窄,揣分应惭雨露偏。禁阙疏钟催早起,客窗寒月照无眠。可能归去西湖上,相逐渔翁踏钓船。”《野景》诗:“千山万山白云起,三片五片江叶飞。野寺萧条门半掩,夕阳满地一僧归。”读他少年时写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感掷地有声。如今读其诗、品其味、见其怀,他那敢于反映民情、民疾、民苦,揭露社会黑暗的诗篇,更令我钦佩不已。

明朝开国之初,曾经有一段短暂的休养生息期。于谦自三十三岁开始,做过十八年的山西、河南巡抚。他到任之后,总是“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明史·于谦传》),并谆谆告诫下属地方官,不要“剥民肥己”,要“爱养苍生”,不然,“国法难容”。到了英宗以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赋税加重,徭役频繁,豪强巧取豪夺,使得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面对这种社会现象,于谦深为忧虑。他出任巡抚,尤其关注贫苦农民生活,出巡时,尽力做到“随处停旗问民俗,不知归鸟背斜阳。”他做官,不止于案牍上,他不惜花大部分心力和时间下访民间疾苦,并把农民艰难困苦的生活,用诗篇记录下来。如《村舍耕夫》诗说:“倚门皓首老耕夫,辛苦年年叹未苏。桩木运来桑柘尽,民丁抽后子孙无。典余田宅因供役,卖绝鸡豚为了逋。安得岁丰输赋早,免教俗吏横催租。”于谦同情受难的老农,向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提出有力的控诉。在《悯农》诗中他说:“无雨农怨咨,有雨农辛苦。农夫出行荷犁锄,村妇看家事缝补。可怜小女年十余,赤脚蓬头衣褴褛。提篮朝出暮始归,青菜挑来半沾土。茅檐风急火难吹,旋爇山柴带根煮。夜归夫妇聊充饥,食罢相看泪如雨。泪如雨,将奈何?有口难论辛苦多,嗟尔县官当抚摩!”这首诗既描写了农家勤劳生活场面,也描绘了农家少女负担过重的形象,更刻画了农家以野菜充饥的困苦生活,对农家困苦生活顿生怜悯之心,并寄予无限的同情,大声呼吁做县官的要去安抚体恤农民的疾苦,不可残酷盘剥农民。

面对民瘼疾苦,于谦不是回避,而是敢于面对,但社会现象如此黑暗,他虽然是封疆大臣,也常常为无法扭转乾坤、济世无能而严以责己。他在《初度自责》诗中说:“每逢初度益凄然,却讶增年是减年。济世愧无书满腹,投闲何待雪盈颠。关山迢递迷归路,岁月淹留费俸钱。任重才疏成底事?西湖岂乏钓鱼船。”他深感责任重大,萌发退隐之心,其实,他不会退避远引,这里隐含着督励自己更加奋发有为的深义。他在《自叹》一诗中,流露了相同的思想:“我生四十余,已作十年客。百岁能几何?少壮难再得。今朝太行南,明日太行北。风雪敝貂裘,尘沙暗金勒。寒暑互侵凌,凋我好颜色。齿牙渐摇脱,须发日以白。位重才不充,况此迟暮迫。为上乏勋劳,为下无德泽。揣分宜退休,非惟慕奇特。早赋归去来,庶免清议责。”于谦自叹任重才薄,年岁渐增,为君为民,劳而少功,不如早告退,免被讥议,看似流露了消极的思想感情,毕竟他是以社稷为重的人,他对世事不会轻易撒手而不闻不问。他对事业无成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正是他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做好工作、不让岁月虚耗的强烈心声。

农民苦难的根源,其一是课税过重。于谦身为官吏,改变王家国法他也无能为力,而对于权门富贵盘剥百姓的行为,他却不怕丢官受罚,敢于抑制,敢于触动亲王。在任江西巡抚时,他曾雷厉风行打击豪强,连连被他斥革的王府属官达十五人。他在《昼夜长短》诗中集中表达了他作为一名政治家和一名干吏能员的政治怀抱,诗中说:“昼夜分长短,气候互凉燠。昼长宜官府,夜短省灯烛。灯烛民膏脂,燃之非我欲。无奈更漏长,欲眠还反复。起坐向灯前,中心如转毂。或将既往追,或将未来续。兵民当怀绥,边境宜储蓄。化何由而行,政何由而肃?思之有未得,还将旧书读。职分所得为,一一在心目。夜分方就枕,辗转犹未足,奴隶不得吃,偶语向厨屋。如此非好劳,庶以偿俸禄。自从春昼出,百事免拘束。冠盖临高堂,咨询尽民俗。贫者为宽征,饥者为发粟。善良加抚摩,豪强使慑服;闾里无横科,仓廪有余谷。简教厉兵戎,公勤披案牍;诉牒旁午来,剖断不留宿,虽非霹雳手,遇事颇神速。退食时从容,吟诗对修竹。夜后即安眠,何须论荣辱。民财免耗伤,奴隶无怨言。此事良自知,谁能喻衷曲。”这是于谦终生身体力行的官箴,也是他为官的自我写照。

农民生活困难的另一个根源是天灾。于谦在任河南巡抚时,对流亡的二十多万灾民,给予赈济,使他们存活下来。他时刻关心农民的生计,盼望风调雨顺。他在《望雨无寐晓起偶题》诗中说:“闻鸡推枕起,曙色渐分明。树映旌旗影,风传鼓角声。云霓常在望,天地岂无情。坐待甘霖将,群黎各遂生。”又在《望雨》一诗中说:“赤日行空暑气浮,炎风簸土几时休?云霓久渴斯民望,廊庙当分圣主忧。旱魃剿除消暑气,神龙鼓舞起灵湫。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这两首诗,都是写他以广大农民生计为念,在久旱的日子里,盼望老天下雨,泽润黎民的迫切心情。而每当风调雨顺时,他又与民同乐,农民的欢乐也成为他的欢乐。《谷日喜晴》诗说:“谷日清明好,丰年信可期。雪消风澹澹,天暖日迟迟。东作因时起,西成与岁宜。忧民无限意,对此暂舒眉。”《喜雨》诗中说:“雨洗乾坤净,恩沾品物新。俯观寰海内,无复皱眉人。”于谦希望农民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他在《春日即事》中说:“案牍闲清昼,歌谣遍里闾。光风回细柳,甘雨洗嘉蔬。遣兴杯中物,消愁几上书。所期民物阜,此外复何求。”他的良好愿望和殷殷爱民之心在诗中得以充分表达。

于谦的诗歌,不仅是他的怀抱展露,也是他人格的诗化体现。如今有些当官者,出口闭口为人民服务,可是面对民间疾苦,往往视而不见,更不敢正面直言,在公文上只字不提或少提,在公开场合,只有称颂太平盛世之声,不敢说出民间苦难,比起明代于谦敢于揭露黑暗,不知是落后还是先进?凡不敢面对眼前黑暗,只言光明者,有朝一日,定为民众所弃。其实此现象已在明代出现过。于谦大胆揭露官场的丑恶现象,在《自叹》诗中说:“白发太无情,年来次第生。官清存晚节,才薄负虚名。秋雨黄河水,春风碗子城。巡行知几度,候吏厌逢迎。”由于他工作勤奋,勤政为民,在巡抚任上,多次出巡,而他出巡之勤,连下属的吏员对迎来送往也感到厌倦。于谦在《荒村》一诗中说:“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这首诗深刻揭露了地方官置农民生死不顾,“不肯报灾伤”的丑恶面目。明代前后诗坛七子皆以歌功颂德为能事,其诗虽写得光明美艳,如今有几人记起他们的诗篇呢?(www.xing528.com)

官员大吏,也有七情六欲,并不是不吃人间烟火。只不过有正义感的官员大吏以天下社稷为重,少赋风花雪月之篇而已。品读于谦诗文,我感到他作为明代官员大吏,也有闲情逸致。如在《独坐》诗说:“焚香坐一室,驰心向万里,有官修其职,辗转安得已。”在《题金壁山水》诗说:“花发东风软,鸟啼春昼闲。抱琴出门去,随意看青山。”这些诗篇,才是真正表现人性的诗篇,而不是空喊口号的诗篇。我很欣赏这些直抒怀抱、富有真趣的诗篇。于谦还有一些诗句,已成为千古名言。如“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钱名自古坏名节”、“清风两袖朝天去”、“一声雷送雨,万国土成金。”总之,于谦即使写赋闲诗,也有忧国忧民之心,其诗篇将与其气节一样,与日月同光辉。最后,我写四句《于谦赞》,表达我对于谦的敬仰之情:

家国忠孝难两全,

戎马倥偬死而冤;

七子雅颂堆丽句,

于公敢写民瘼篇。

2010年5月5日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