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金融的定义和功能

农村金融的定义和功能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村金融是金融的其中一个部分,对其定义就是在界定其作用的范围。尤其是对中国农村而言,当前正处于农村全面发展的快速阶段,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民消费支出逐步扩大,农村金融组织类型更加丰富,金融体系日趋完善。总体而言,农村金融对我国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2004年,中国从农产品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而且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而提升中国农业的竞争力,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农村金融的定义和功能

(一)农村金融的定义

在理论上,农村金融应当包含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储蓄、信贷、结算、保险投资理财信托等,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金融组织体系。在现实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会随环境变化不断动态演化。从广义上看,金融是重新整理使用现有的生产要素,实现同样或更高价值的体现。金融的本质是价值之间的流转。过去主要是对货币资金的流转进行研究,但是现代金融不仅仅研究资金的流转问题,还把重心转移到研究金融在经营过程中怎样通过资本的流转来促进交易的进行。农村金融是金融的其中一个部分,对其定义就是在界定其作用的范围。农村金融包括含有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成分和在农村从事业务活动、为农村的发展服务的金融主体。

从金融功能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不单指为农业发展提供信用贷款服务的机构组织,也包括对农村经济发展能够做出贡献的经济实体。

地理意义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是指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相对应、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不应该限制在“农村”地域身份范围内。因此,农村金融包括农村地区的各种金融组织机构和一部分服务于农业发展的城镇金融组织。

从组织形式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主要包括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正规金融机构是指受一般的法律约束并由专门的银行监管机构监管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可以是开发银行、商业银行邮政银行以及经过合法注册的、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与之对应,非正规金融机构指的是未经注册并且不受正规监管机构监管的机构。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及其法律状态见表1-1。

表1-1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及其法律状态

(二)农村金融的特点

从地理意义上分析,多数农村金融机构地处农村,所以本研究主要把处于农村地区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作为分析对象。相对于城市金融机构,农村金融的特点非常明显,详细情况如表1-2所示。

表1-2 农村金融的特点

(www.xing528.com)

(三)农村金融的功能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力。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对中国农村而言,当前正处于农村全面发展的快速阶段,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民消费支出逐步扩大,农村金融组织类型更加丰富,金融体系日趋完善。总体而言,农村金融对我国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显然,我国正处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足以说明国家对农村金融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因为农村金融能够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详细分析如下。

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一是固定资产的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农业经营者自身资金难以支持,需要金融的资本支持,主要表现为借贷融资,城市资本向农村流通,或非农产业资本向农业流通;二是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进行了再配置,效率也提升了,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必然深度嵌入现代农业发展中。例如,国家金融资本要素的供给,有效撬动了社会资本的投入,产生投资乘数效应;私人资本的投资,有利于建设现代高水平农业园区,或是进行企业自身的产业拓展,直接获得资本的收益回报。

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政策性银行给予的财政资金支持,大大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的完善程度。同样,在农民的生活中,生活性消费也有金融的影子,如电器下乡的购置补贴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如今,农村生活富裕了,钱袋子鼓起来了,农民可以购买各类金融理财产品,普通农户可以上网开淘宝店、做微商,多数普通农户还会使用网络支付,这些都大大提高了经济发展效率和人民生活的便利性。互联网金融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农村金融发展促进了农村专业化分工

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今天,商品的分配与交换都是通过货币资金的分配与交换来执行的,农村经济职能专业化特征越来越明显,这也意味着分工更加细化。那么,不同分工主体之间交易数量越大,交易频率越高,需要的货币总量就越大。金融资本在不同分工主体之间的需求数量和周转时间就由分工的特征决定,如农业的生产中,在家庭生产环节,种植、田间管理、收割都以家庭为单位独立完成,现在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的很多环节被市场细分,每个环节都可以由合作社或其他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完成,那么这一环节的资本需求量就跃升为N个单位。对于这种专业化分工和专业性生产组织的形成,农村金融贡献显著。如农机合作社,购买农机可以获得国家专项资金补贴,此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需要更多的融资去提高经营绩效。

3.农村金融的完善与发展可以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大农业需要大金融。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竞争力不强。2004年,中国从农产品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而且贸易逆差越来越大。2014年,农产品贸易逆差从2004年的25亿美元增加到505.8亿美元,10年间增加了19倍以上。而提升中国农业的竞争力,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增加对农业研发的投入,提升农业科技进步率;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农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这些措施都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要通过创新农村金融体系,拓展资金获取渠道,提升资本配置效率,确保满足现代农业产业推进过程中的融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