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好朋友和社交互动:培养幼儿交流技巧

好朋友和社交互动:培养幼儿交流技巧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谈谈,你们生活中最熟悉的好朋友,你们平时会如何打招呼呢?”大部分幼儿都拥有自己比较熟悉的好朋友。这次“好朋友”集体教学,也是一节语言领域的活动,旨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对话的方法。

好朋友和社交互动:培养幼儿交流技巧

王 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社会交往能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有着不合群、以自我为中心等影响自身社会化进程的表现。

通过统计我园的独生子女比例,发现园内的独生子女比例较高,部分幼儿也有不合群、自我中心的现象。因此,我根据我园园本课程生命启蒙教育中“生命与他人”的课程目标,设计了幼儿园生命启蒙教育小班集体教学活动——“好朋友”。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获得一些基本的交往沟通技能,知道怎样交朋友,怎样维护朋友关系,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拥有积极的情绪、情感,及合格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没有经过良好引导的幼儿,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对交朋友感到害怕、紧张,甚至焦虑。这样的幼儿,往往难以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进而渐渐变得孤僻、不合群。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我始终围绕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借助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幼儿亲身实践,让他们更切身地感受到拥有朋友的快乐,使他们能够准确地领悟到如何交朋友,轻松地达成活动目标。

活动分成三个大环节,三个环节分工清晰,环环相扣。让幼儿通过模仿学习和游戏互动,感受与朋友相处的快乐,从而更愿意主动交朋友。活动采用了经验交流、模仿学习、亲身体验等教学方式,让幼儿多方面地感知、感受,从而使知识内化为幼儿的主动行为。

第一个环节,以谈话引出本活动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谈谈,你们生活中最熟悉的好朋友,你们平时会如何打招呼呢?”大部分幼儿都拥有自己比较熟悉的好朋友。因此,这个话题幼儿回答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在回答中可以发现,幼儿间打招呼的方式比较单一,而且需要多次引导启发,才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二个环节,通过讲解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内容,让幼儿模仿小动物的打招呼方式,并一起角色扮演。使幼儿学习到丰富的见面的礼仪方式,缓解与同伴交流的紧张感和焦虑感。通过反复练习,使幼儿加深理解活动中有关儿歌的内容,牢固掌握语言知识,熟练运用语言技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个环节,通过游戏的形式带领幼儿念着儿歌找朋友,鼓励幼儿用儿歌中不同的方式来互相打招呼,巩固第二环节知识点的掌握。通过几轮游戏后,原来只找自己熟悉的朋友玩的幼儿,开始通过交换朋友认识了更多新的朋友,而那些害羞不合群的幼儿,也拥有了自己的好朋友。

本次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从简单谈话到游戏互动的各个环节,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课堂氛围浓烈。活动过程中,以谈话形式作为导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活动与游戏结合,加强幼儿的表达能力,丰富活动内容,发挥幼儿主体地位。幼儿在谈话、模仿扮演儿歌中的小动物、运用儿歌找朋友等活动环节,充分展示自我,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提高。通过这节活动,幼儿了解多样的打招呼方式,学会运用一些交朋友的技巧,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中,逐渐认识自己,获得知识、经验,学习掌握社会技能和社会行为准则等,培养团结友爱、开朗大方、分享合作等积极的个性情感和社会品质,有利于幼儿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活动目标有效达成。(www.xing528.com)

同时,活动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在第一环节谈话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给予幼儿更多的时间表达。但是,通过活动,我发现幼儿对这一环节非常感兴趣。下次活动中,我应该在幼儿回答问题时,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等待,必要时给予他们一些简短的时间进行交流。同时,这也是一种生命启蒙教育的体现,一种尊重他人的方式,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第二环节儿歌表演时,由于没有考虑周全,给予幼儿的引导过少,可以在幼儿等待扮演角色时,引导他们做儿歌相应的动作,让演绎更加身临其境。下次活动时,我应该多给幼儿做示范,多一些提示性的交流,给予幼儿更多的引导。

在第三环节找朋友游戏中,幼儿参与的热情都很高。但是,没有考虑到游戏需要空间,幼儿的活动空间比较小。下次活动时,我应该选择更宽阔的场地,给予幼儿充分施展肢体的空间,也能避免拥挤和不安全的因素。

生命启蒙教育课程是我园的园本课程,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开展能够帮助幼儿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为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这次“好朋友”集体教学,也是一节语言领域的活动,旨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对话的方法。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会认识到更多朋友,懂得更多交往方式,以及和朋友交流的方法,能为其将来社会角色扮演作好积极准备。

在幼儿园里,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氛围间,时常自由交谈互相熟知或喜闻乐见的事件。为了能让对方了解、认同或欣赏自己对某种事物的看法,他们都会想方设法以自己认为最清楚、最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但哪些是适合他人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教育幼儿更清晰流畅地表达自我。

同时,通过观察发现,因为生活环境、所接受的教育不同,所以,幼儿间生活经验与知识水平有较大的差异。但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是可以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日常的集体活动由于受时间、目标、内容等因素约束,不可能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时间去表达自己的心声。而在自由活动、游戏和运动环节,就是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好时机。在交往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心理感受积极而愉悦,对幼儿来说,那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交往时间。同伴之间的良性交往,会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增加,会成为其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我认识到生命启蒙教育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幼儿提高生活的技能,使幼儿的生命更有质量。社会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的,人际交往能力作为关系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需要教师帮助幼儿去锻炼和培养。本次活动中,我们与幼儿练习了如何用打招呼的方式,从陌生人变成朋友,这个技巧是每个小班幼儿都应该学会并熟练掌握的。在以后的人生中,他们将会面临很多次这样的“破冰”环节,去迎接更多的生命伙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