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教师的职业礼仪与规范:与同事交流的技巧

幼儿教师的职业礼仪与规范:与同事交流的技巧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教师注意同事交流的言谈礼仪,不但体现了个人修养,也对于同事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利于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利于协同工作,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升教学水平。我们知道,称呼是在与亲属、朋友、同事或其他有关人员交谈时使用的一种规范性礼貌用语。交谈时给予同事尊重,是应有的礼仪和人际交往中的规范。

幼儿教师的职业礼仪与规范:与同事交流的技巧

语言是人际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幼儿园班级通常选用“两教一保”的管理模式,在班级这个最小单位中,三位教师的关系是幼儿园同事之间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工作心情效率。幼儿教师注意同事交流的言谈礼仪,不但体现了个人修养,也对于同事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利于协同工作,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升教学水平。

1.称呼得体

在幼儿园这一特殊团体中,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关系更为重要。而交谈则是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也是信息传递的最主要的方式。交谈就离不开称呼,得体的称呼在同事关系的处理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请看下面的事例。

新教师李玉已经在某幼儿园工作近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李玉的感觉可谓很复杂,但总体来说,原本粗枝大叶的她开始慢慢变得细心起来。这天,她早早地来到幼儿园,准备当天的工作。搭档苗老师正在打印制作好的表格,看到她,欢快地笑着说:“真是及时雨,李老师,麻烦帮我递一张打印纸。”保育员肖老师则生气地对她说:“嘿,你把我做好的表格存到哪里去了?”李玉已经习惯了两位搭档不同的说话风格,也深深感到说话要注意礼仪有多么重要。于是,她先将打印纸递给了苗老师,继而来到肖老师身边,将自己保存表格的位置告诉对方。

案例中的李玉老师,面对两位同事提出的要求,选择了先苗老师,后肖老师,原因就在于二人对她的称谓表现出来的素养和礼仪,让她感到了与二人关系的远近。这就提示我们,同事之间交谈时,称谓相当重要。

我们知道,称呼是在与亲属、朋友、同事或其他有关人员交谈时使用的一种规范性礼貌用语。对他人的称呼得体与否,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涵养和彼此之间的关系。那么幼儿园同事之间,应该怎样称呼呢?

(1)依据岗位称呼。

对于新入职或关系没那么亲近的同事之间,在对方的姓氏之后加上对方的岗位名称,或直接称呼对方的岗位名称,是一种得体的称呼。幼儿园一般会设置园长、副园长、教科室主任、年级组长(老师)、保育老师、保健医生、后勤(食堂)工作人员、保安等。教师可以用他们相应的岗位来称呼对方。

首先,工作在同一岗位的教师之间,一旦经历了相对独立且个性化的熟悉过程,就可以在私底下随意称呼。但对于新加入群体的教师,则要注意从常规的称呼“某老师”开始。这样的称呼,一方面表达了对老教师的尊敬,另一方面则让双方的关系从普通且正式的尊称开始。随后,当双方开始慢慢熟悉起来后,再在彼此熟悉的过程中建立新的自然活泼且不失尊重的称呼。

其次,对于工作在不同岗位的同事,教师要从实际生活的观察中获得对方的一般称呼,当然,在此之前可以在对方的岗位前加上姓氏来称呼,如果不知道姓氏,可以直接称呼对方的岗位,也是一种礼貌而规范的称呼。如称园长为“某园长”或“园长”,称主任为“某主任”或“主任”……

(2)依据场合称呼。

同事之间的称呼,也要依据场合的不同灵活改变。在面对幼儿家长时,称呼同事就要运用正式的职业称谓,如某老师、某园长、某医生,这既是对对方的尊重,也体现了自己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尊重。在面对幼儿时,可以用儿童化的称呼,即在姓氏前加“小”或将对方的名字取一个字,后面加上岗位名称,如“小张老师”“丽丽老师”,以显示活泼、亲切。在办公室或教室里,可以依据彼此之间的熟悉程度,称呼对方时,可以在“小张老师”“亲爱的张老师”“丽丽老师”之间切换,不但可以让对方感到亲切自然,而且不会让对方产生刻意亲近或冒犯的感觉。

最后要注意的是,称呼对方时,可以借助恰当的声调、热情的笑容和得体的体态,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对年长于自己的老师称呼要恭敬,不能直呼其名,尤其注意不要称呼或谈论同事的不雅称号。

2.平等尊重

同事之间交谈时,除了注意称呼,还要注意平等相待,尊重对方。尤其是尊重,是交谈礼仪中的首要原则。交谈时给予同事尊重,是应有的礼仪和人际交往中的规范。

(1)控制音量,注意口吻。

同事之间交谈时,要注意控制音量,音量不宜太大,以免给对方“咄咄逼人”的感觉;用语要恰当,且语气要委婉,语速可以略慢一些,注意适当的停顿。尤其要注意多用一些商量的口吻,比如“你看这样如何”“你觉得这样行不行”,不但可以促成良好关系的形成,而且可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

(2)亲密而不随意。

负责小班教学的毛老师和肖老师,二人因为年龄相仿,慢慢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年级组的集中地点就在毛老师所在的小一班教室,为了方便分享资料、发送文件,毛老师把自己的QQ密码、电子邮箱密码告诉了肖老师。一天,在年级组例行集会时,一位老师问起毛老师是否有男朋友,没等毛老师回答,肖老师就笑着说:“你们可别操心了,人家早有男朋友了。两个人聊得可热乎了,那个肉麻呀。”毛老师在一旁,脸通红……回到家,她马上将QQ密码、电子邮箱密码修改了。

同事之间相处久了,因为关系的亲密,彼此之间会分享一些小秘密,甚至会互通有无,无话不说。但要注意的是,交流中要注意尊重对方,不能私话公说,这是对对方的尊重,更是体现了个人的礼仪。案例中的肖老师就出现了私话公说、玩笑过分、不分场合的问题,这既是对毛老师的不尊重,也体现了自己的不知礼

(3)语言文明。

同事之间交流时,要注意语言文明,请同事帮忙,要注意使用敬语,比如“拜托”“麻烦”等。同事帮忙后,要及时表达感谢,如“谢谢”“辛苦了”。还要注意多赞美、少批评,给予对方肯定,在理解对方的基础上,本着将心比心、利益共享的原则交谈,不诬陷、诽谤、辱骂或蔑视他人。

3.客观实际(www.xing528.com)

幼儿需要的一致性、整体化的和谐教育,而不是相互矛盾、彼此割裂的教育。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之间要配合默契。语言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要发挥其在工作中的作用,就要注意客观实际,以确保配合密切,不出现各自为政、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每个幼儿班一般会配备2-3名教师,班内教师之间是搭档的关系,教师之间在谈话时,要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注意客观实际。

(1)与搭档教师交谈,要就事讨论,多商量。

开学初布置环境时,同班的两位老师就主题墙的布置有不同的想法,甲老师注重其功能和教育作用,乙老师注重环境的美观,于是二人展开了下面的交流。

甲:你说我们为孩子创设怎样的主题墙好呢?这样吧,我们都把各自的设想说出来,看看怎样创设主题墙更好。

乙:孩子们都很喜欢卡通形象,所以我找了很多可爱的卡通图案。你看看吧。

甲:真可爱。孩子们肯定很喜欢,可是怎么体现主题墙与孩子对话的功能呢?怎么让孩子也参与到我们的环境中呢?如果我们把这些可爱的卡通图案作为分隔或背景,再对主题墙做一个布局,我们的主题墙肯定很棒,你觉得呢?

乙:很有道理。

甲:那我们商量一下,看看怎么把卡通形象和主题墙的功能结合起来。

同事是在工作上形成的一种合作关系,因此在工作交流时,要注意语言客观实际,不带个人情绪和感情,以利于工作的展开。与本班教师谈话时,要注意多用商讨的口吻。每位幼儿教师在思想、业务和工作、家庭背景等方面的情况不尽相同,都有自己的优势,在与同事商量工作时,以商讨的口吻,利于集思广益。在交流中,要注意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积极与对方探讨,比如“这个问题我还没想明白,咱们一起研究研究?”“我是这么想的……不知道对不对,你的意见呢?”

(2)与保育教师交谈,要基于工作,给予尊重与支持。

保育员是班上重要的教育成员,其工作与本班的教育质量关系巨大。教师在与本班保育员谈话时,要注意给予尊重与支持,主动指导对方。

教师:张老师,麻烦来一下。

保育员:怎么了?

教师:林林尿裤子了。

保育员:我去拿条裤子来。

教师:请你再拿一双袜子

保育员:好。

教师:来,请你给他换上。

(3)条理清晰,尊重与建议并存。

幼儿园的同班教师,经常选择资历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新教师搭档。当老教师发现新教师的不当之处时,或双方意见不一致时,要注意本着客观实际的态度交流,而不能倚老卖老、以势压人。

工作一段时间后,李玉老师班上的一名幼儿非常喜欢她。这天,她一定要跟着李玉回家住一晚。李玉也很喜欢这个孩子,并且认为这是孩子对她的工作的肯定。于是在征得幼儿家长的同意后,准备带着这名幼儿回家。搭档陈老师认为李玉的做法不妥,于是找个理由将李玉叫到一旁,对她说:“李老师,孩子要跟你回家是因为喜欢你,相信你能把孩子照顾得很好。可是,我觉得,你这么做不太妥当。老师毕竟是老师,如果孩子跟你回去发生了什么意外,我们做老师的担当不起呀。万一出现什么情况,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而且,老师把孩子带回家,从工作的角度来看也不妥当。你觉得呢?”经陈老师提醒,李玉反应过来,赶紧道谢:“谢谢您,陈老师。我没想到这么多,幸亏您的提醒,要不然,我就犯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