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教师言谈礼仪及规范 - 与家长交流的现实成果

幼儿教师言谈礼仪及规范 - 与家长交流的现实成果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教师的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和家长沟通、合作,二者协调一致,密切配合,以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在与家长沟通中,幼儿教师良好的言谈礼仪,会让家长如沐春风,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修养所折服,从而发自内心地佩服、信任。因此日常生活中与家长交流时的语言礼仪也相当重要。原来,当天上午,娜娜在和其他幼儿玩耍时不慎摔倒,擦伤了膝盖。因此,与家长交谈时,控制好音量和距离,也是一种交谈礼仪。

幼儿教师言谈礼仪及规范 - 与家长交流的现实成果

幼儿教师的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和家长沟通、合作,二者协调一致,密切配合,以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在与家长沟通中,幼儿教师良好的言谈礼仪,会让家长如沐春风,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修养所折服,从而发自内心地佩服、信任。

1.尊重家长,态度诚恳

语言就是人类为了表达情感和意愿而创造的,用来反映客观现实、交流思想感情的符号。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的,除了牙牙学语的幼儿,还有形形色色的家长。因此日常生活中与家长交流时的语言礼仪也相当重要。幼儿教师要认识到,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信任幼儿园和教师,才把孩子托付给幼儿园和教师,双方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在与家长交谈时,最为重要的就是相互平等,也就是站在同一个高度。只有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才能保证与家长的顺利交流。

(1)入园离园,热情问候。

幼儿每天入园和离园时,家长都要接送。幼儿教师要在家长送幼儿和接幼儿的时候,热情问候家长,主动关心对方。比如入园时,主动问候家长“早晨好”,同时询问家长有什么需要叮嘱的事情;离园时,主动向家长道“再见”,并针对幼儿一天的情况,向家长做简短的反馈,让家长放心。

(2)表达感谢,礼貌客气。

幼儿教育是家长和幼儿教师合作的结果,因此如果幼儿教师在工作上获得了家长的支持,要注意及时表达感谢,这不仅仅是客气,更是知礼懂礼的表现。

某天,离园时间到了,家长们等在校门前,焦急地张望着。幼儿娜娜的妈妈远远看着女儿,高兴地笑了。张老师也看到了娜娜妈妈焦急的神色,当将娜娜的小手交到妈妈的手里时,张老师温和地说“娜娜妈妈,真是对不起,麻烦您多观察孩子,有什么不舒服时,需要我们做什么尽管与我们联系。同时,多谢支持我的工作。”娜娜也抬起腿,向妈妈示意没事儿了,还举起小手,让妈妈看自己手中的星星,说是因为自己坚强,涂药时不哭,老师奖励的。娜娜妈妈向张老师道谢后,就带着娜娜回家了。

原来,当天上午,娜娜在和其他幼儿玩耍时不慎摔倒,擦伤了膝盖。张老师在紧急处理后,给娜娜的妈妈打了电话,向娜娜的妈妈反映了这一情况和自己的处理方法。娜娜的妈妈表示理解,并说相信老师能处理好。

在上述案例中,张老师之所以能获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首先表现在她给予家长足够的尊重,在第一时间处理问题后,与家长沟通,并在事后对家长的支持表示感谢。这些举动代表了对家长的尊重,传达了对家长真诚的感谢。这正是幼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遵循的言谈礼仪之一——尊重家长,态度诚恳。

(3)见面问候,称呼得体。

幼儿教师对家长的尊重,首先就表现在这些日常随机的语言交流中。其中,教师对家长的称谓,最先表露出对家长是否尊重。因此,要注意对家长的称谓礼仪。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按照年龄、性别、职业、职务或头衔来称呼对方,由于幼儿家长无论在工作上有多高的职务或头衔,其首要角色是幼儿的家长,因此幼儿教师可以用孩子的名字加家长身份的方式来称呼家长,比如高洋妈妈、李浩爸爸、林冬爷爷等。这样的称呼既显得亲切,也明确了交往时家长的身份。当然,离开了幼儿教育机构,如果遇到幼儿家长或者在家长的工作单位或工作场合与之相遇时,则最好按照家长的职业、职务或头衔的方式来称呼,比如李主任、李处长等。

(4)说服拒绝,讲究艺术

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说服家长和拒绝家长的情况。比如为了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或者改变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与策略等,需要说服家长;面对家长的不合理要求与期待,需要拒绝家长。这时,幼儿教师就需要运用得体的交谈礼仪,即以真诚的态度、委婉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说服家长时,幼儿教师要注意交谈中不要使用“我是专业的幼儿教师,我认为……所以……是对的”这样的逻辑或策略性语言,以免引起家长的反感。须知,教育观念或方法的对错,取决于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客观使用效果,而非谁的观念或方法。

拒绝家长时,幼儿教师要注意不是直接说“不”,而是要在措词或交谈的方式上体现出“不”。一方面用敬语拉远双方的距离,让家长不好提出不合理要求,比如原来称“你”,后来可以称为“您”;另一方面可以在交谈中,用列举或推理的方式让家长感受到要求的不合理,最后再用“您看该怎么办呢”的疑问形式,让家长自己思考,得出结论。除此之外,还可以不理会家长,只对家长的谈话给出“哎呀,是挺难办的”“我也觉得挺为难的”之类的情感回应。

当然,无论采用怎样的语言,家长被拒绝后,必定心里不舒服,这时教师就要注意采用“我建议您采用另一种方式……”“……我们园里的教师也可以给予相应的支持”等说话方式,弥补幼儿家长,让其心理上得到调适,保持与幼儿教师的合作。

(5)热情欢迎,平等相待。

幼儿教师还要注意,与家长沟通时,要热情相待,即对于来园的家长,要在看到家长时立即起身,得体地称呼对方,给予热情欢迎,并问明对方的来意,如:“××家长,你好。请问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事情吗?”同时,在与家长交流时,要注意平等相待,不能摆出居高临下的态度,更不能在家长面前自我炫耀,以免引起家长的反感。

2.控制音量,保持距离(www.xing528.com)

研究表明,人际交谈中音量的大小和彼此之间距离的远近,决定了交谈的舒适度。过低的音量和过远的距离,不利于信息的传达;过高的音量和过近的距离则易令对方产生被侵犯感和不舒适感。因此,与家长交谈时,控制好音量和距离,也是一种交谈礼仪。

(1)音量要适度。

在任何一个面对面的语言交谈中,在你传达的全部信息中只有7%的沟通来自语言本身,38%来自声调,剩下的55%来自身体语言。在电话交谈中92%的信息传递来源于音调,只有8%来自语言本身。因此,幼儿教师在与家长交流中,要注意音量对表情达意的作用,控制好谈话的音量,既不过高也不过低,以便让家长感到平和,促使家长愿意沟通下去。

(2)距离要适合。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私人空间,这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安全需求。就如同一个无形的安全圈,身在“安全圈”中,人们才会感到安全放心。一旦有人未经允许,擅自进入“安全圈”中,人们就会感到不舒服,会产生排斥感,从而引起厌恶,甚至愤怒。因此,在与家长交谈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是非常必要的。这个距离应该是多少呢?一般在0.5米到1.5米之间,即伸手可以握到对方伸出的手,但用手不会直接触碰到对方的身体。这个距离既不显得太疏远,又不容易产生肢体接触。此外还要注意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尤其注意不要唾沫四溅。

(3)注意交谈的角度。

除了距离,还要注意交谈的角度。在和家长交谈时,注意不要面对面说话,要与对方保持30°斜角。这个角度之所以合适,是因为既可以避免眼对眼直视的尴尬,又可以防止谈话时的飞沫直接喷向对方,让对方在交谈过程中产生舒适感。

3.得体微笑,用字遣词优雅

在人际沟通中,微笑是非常方便的武器,微笑能传递的信息要大于语言带来的信息。同时,恰到好处的微笑能使人愉悦、感动,让沟通的对方获得信心、得到安慰。幼儿教师与家长交谈时,要注意将微笑与优雅的词汇相伴而行,创设良好的交谈氛围。

(1)得体微笑。

幼儿教师要认识到,沟通是一种心灵的碰撞,不要在每个时刻都面带微笑。因为生硬虚伪的笑让人不快,不严肃的笑会破坏对话的气氛,而不合时宜的笑会让对方觉得古怪而尴尬。因此,要在应该笑的时候笑。比如询问和征求家长的意见时,在家长接送幼儿时,在对家长的看法不方便发表意见时……总之,要让微笑成为与家长沟通的无声的语言,帮助我们向家长传达信息,化解尴尬,表明态度。

(2)及时回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沟通来自对方的回应。人与人交谈,需要得到对方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如此方能心灵相通、意气相投。幼儿教师与家长交谈时,虽说不要求达到心灵相通,但至少要达到意见一致,以促成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因此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认真倾听家长的叙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这种及时回应,除了微笑、点头等肢体语言,还包括一些恰到好处的用语。

在与家长之间发生冲突,对方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可以用“别着急,孩子在园发生事情,责任在我,您有什么意见和我们说”安抚对方。

在家长带着一定的情绪反映问题时,可以在家长说完后,措词委婉地用“谢谢!让我们再了解一下。请您放心,我们再商量商量,尽量帮您解决”表示态度。

在家长与自己联系时,可以用“您好!我是×老师,今天××不舒服,您看是不是带他去医院?谢谢!给您添麻烦了”向家长提出要求。

与家长个别谈话时,可以在保持平和的态度的同时,用“对不起,耽误您一会儿时间”表示客气……

总之,这样得体而措词优雅、有礼的语言,对于提升家长的积极性,使之更好地配合达成教育目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体现了幼儿教师规范的礼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