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教师言谈礼仪与规范:与幼儿沟通有效方法

幼儿教师言谈礼仪与规范:与幼儿沟通有效方法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教师日常生活中与幼儿交流的语言,同样体现了幼儿教师的素养和礼仪,是幼儿教师语言艺术的再现,是引导孩子了解生活、热爱生活的一把钥匙,更是为幼儿打开通往丰富多彩的世界的一扇窗。这是与幼儿交流的首要礼仪。为此,幼儿教师日常与幼儿交流时,除了要注意平等相待,给予尊重,还要注意因人用语,保持距离。因人用语,是指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要考虑到交流对象——幼儿,已有的语言接受能力。

幼儿教师言谈礼仪与规范:与幼儿沟通有效方法

幼儿教师日常生活中与幼儿交流的语言,同样体现了幼儿教师的素养和礼仪,是幼儿教师语言艺术的再现,是引导孩子了解生活、热爱生活的一把钥匙,更是为幼儿打开通往丰富多彩的世界的一扇窗。这种言谈礼仪,主要表现为亲切关爱、体贴入微,力求体现关爱,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尊重幼儿,保护自尊心

幼儿虽然年龄较小,但也有很强的自尊心。幼儿教师平时在与幼儿说话时,要注意尊重幼儿,不伤幼儿的自尊。这是与幼儿交流的首要礼仪。

幼儿军军很聪明,好奇心强,一遇到新鲜事就会发问,比较调皮。这天课间活动,军军和小朋友玩游戏时,多次和小朋友发生冲突,还打了幼儿明明一巴掌。老师看到了,急忙将军军拉到一边,蹲下身,双眼温柔而坚定地看着军军,轻声细语地指出军军的错误,批评他的同时,指出他这样做的坏处,最后告诉他,如果他能在这一天里都和小朋友好好相处,那么放学时,就可以获得一颗五角星。果然,接下来,军军做到了。放学时,老师表扬了他,还给他贴上了五角星,他非常高兴,老师又告诉他:“你以后每天和小朋友好好相处,我每天都给你贴小星星。”

教师对幼儿的不尊重,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幼儿教师平时和幼儿说话时,要尽量注意保护幼儿的“面子”。

(1)耐心温柔,不大呼小叫。

幼儿教师在平时与幼儿沟通时,语气是否温柔和善对幼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善而温柔的语气,幼儿听起来会感觉到一丝丝温暖的情意,也更容易接受。同时,幼儿因年龄和各项能力正处在发展中,有时会出现反复性的错误,幼儿教师在与幼儿沟通时,更要给予耐心,不要对幼儿大呼小叫。因此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一定要控制好语速、语调,温柔以待。

(2)亲切下蹲,平视微笑。

妙妙是班中有名的“小淘气”。一天,大家都在做游戏,他忽然站在椅子上向下跳。老师看到了,赶紧走到他跟前说:“你为什么站在椅子上?这样很危险的。”他指着前面的小朋友说:“我只是想看看他们在玩什么?”从他的表情老师看到了不以为然。于是老师蹲下来,平视妙妙,握着他的小手,对他说:“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你这样站在上面,如果不小心摔下来受伤了怎么办?”他见老师一直蹲着跟他说话,也放松下来,说:“对不起,老师!我知道错了。”老师点点头说:“真是个好孩子,以后,要听老师话,危险的动作,我们不做,好吗?”他语气坚定地说:“好!”

幼儿年龄小,偶尔会出现一些错误或不当的行为,此时,教师在指出幼儿的错误或帮助幼儿改正时,要注意蹲下来和幼儿目光相接,而不是居高临下,让幼儿产生压迫感。蹲下来与孩子交流看似简单,却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体现了对幼儿认真而亲切的态度,使幼儿对老师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同时,老师蹲下来和幼儿交流,会让他们有小伙伴、好朋友的感觉,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感觉,是和他们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让幼儿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比如小班幼儿尿裤子是很正常的事,有的幼儿尿裤子却不愿告诉老师,怕老师,这时老师如果说:“你怎么会尿裤子呢?”那么班上其他的小朋友就都会笑话他,幼儿就会感觉没“面子”。相反,倘若教师能照顾幼儿的感受,蹲下来和蔼而温柔地说一句:“没关系,我们悄悄到休息室换干净的裤子。请放心,我会为你保守秘密,其他小朋友是不会知道的。”这样幼儿就不会有顾虑了,还会对老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

最后,蹲下来和幼儿说话,还创造了幼儿乐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氛围,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尊和自主的人格,有利于帮助孩子正视和反思自己的问题和缺点。

2.因人用语,保持距离

语言是架起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桥梁,但如果语言运用得不得体,不但不会成为桥梁,而且会破坏师幼之间的关系。为此,幼儿教师日常与幼儿交流时,除了要注意平等相待,给予尊重,还要注意因人用语,保持距离。

(1)因人用语。

毛毛是一个很开朗的孩子,既有礼貌又很能干,是小朋友的好伙伴,是老师的好帮手。她很好强,特别爱面子。一天,午睡起床,老师请小朋友们上厕所,然后为他们塞裤子。如果是平时,毛毛肯定会排到第一个来,可是那天,老师给很多小朋友都塞好裤子后,也没看到毛毛来排队。老师奇怪地来到毛毛面前:“毛毛,怎么不来排队啊?是不是小便尿裤子上了?”她摇摇头:“没有!”老师看着她的眼神,伸手一摸,明白了,于是说:“偶尔小便尿出来很正常,没事儿的。以后咱们小心一点就好啦!”接着连忙给毛毛拿来换的裤子,而且一边给毛毛换裤子一边说:“毛毛,没关系的,老师不怪你,下次有小便和老师讲,不要憋着就好了,知道了吗?”毛毛点点头。

因人用语,是指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要考虑到交流对象——幼儿,已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幼儿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幼儿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要注意用语有所不同。(www.xing528.com)

首先,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用语。对小班幼儿,要多用短语,语速要缓,同一内容要多重复几次,还要多用童趣、拟人的语言,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中班幼儿相比小班幼儿,稍大一点,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强一些,语速可以适当加快,但还是要多注意用短句,适时运用重复性的语句,注意语言的严谨度与亲切度,让幼儿觉得老师的话是有思想的,不是随便说的,是值得听的;大班幼儿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无疑更强,那么交流时,要依据交流内容的不同,在保证语气舒缓、语调平和的同时,依据幼儿性格调整。

其次,要注意不同特点的幼儿用语也不同。对于内向、较为敏感、心理承受力较差的幼儿,要多用亲切的语调,多用关心的语气与他们交谈,以消除幼儿的紧张心理。对于反应迟钝的幼儿,应适当放慢语速。对于脾气较急的幼儿,语速应适中,使幼儿的急躁情绪得到缓解。

总之,对于不同类型的幼儿,教师应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以人为本,因人用语,使每一位幼儿都能获得美好的体验,获得语言的发展。

(2)保持距离。

美国心理学邓肯指出,在公共场合里与人交谈,彼此之间要保持1.2米的距离,过远会显得疏离,过近则会令对方感到威胁。师幼之间在交流时,也要注意这一距离。交流最初时,可以保持这样的距离,以减轻幼儿的压力感,随着交流的深入、师幼情感的加深,不妨将这一距离缩短到亲密距离,即0.15-0.44米,一方面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妈妈一样的爱,另一方面也利于师幼之间促膝谈心。

3.面带微笑,文明用语

除此之外,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交流,还要注意保持微笑,用恰当的目光关注幼儿,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温柔与爱。同时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讲粗话、脏话,更不训斥幼儿。

(1)面带微笑。

心理学研究证明,教师经常微笑,幼儿会对教师心怀好感,极愿亲近,自然而然形成一股内在的亲师感,进而“亲其师,信其道”,愿意认真听从教师的教导。因此,幼儿教师在日常与幼儿语言交流时,注意面带微笑。

幼儿亮亮刚到新的幼儿园时,由于在家里从来都没有午睡的习惯,因此在园里也不肯睡觉。一次,因为亮亮无论如何也不睡觉,于是配班老师批评了他,小家伙虽然那个中午睡了,但第二天就不肯来上学了,最后虽然被强迫来园,但午睡仍然是他的心理负担。向老师从亮亮家长那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每次午睡前都微笑地和他说:“亮亮,中午睡觉能长个子哦,而且下午要玩游戏,中午不睡觉就会没精神,还容易生病呢!所以,一定要乖乖地睡觉,知道吗?”他点点头。有时候,他要抬头看看,向老师就回他一个笑脸,示意他“老师在旁边,快点睡吧”。慢慢地,虽然不是每次都睡着,但是他已经不再惧怕午睡了。

可以说,案例中的老师,正是将微笑和语言相结合,才让幼儿亮亮感觉到温馨,进而愿意改变自己。这正是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面带微笑的作用。幼儿教师要认识到,微笑不但是一种礼仪,也可以发挥重要的教育与感染作用,它和语言相结合,经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文明用语。

东东是一个很内向的男孩,记性很好,老师讲完一个故事提问,他都能很完整地回答。但是,他从不好好画画,一直让老师很头疼。一天画“金鱼”,他第一次完成了一幅美术作品。旁边有小朋友讲:“画得真难看,一点也不像金鱼。”但是,老师对他说:“嗯,东东有进步,能自己画画了,而且画得不错!”他甜甜地笑了。从那以后,他都能够很认真地去完成一幅作品,而且,一次比一次更棒了!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言行举止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对幼儿教师而言,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交流,语言文明是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幼儿教师的语言文明,除了不说粗话、脏话,还要注意多用褒义词,慎用或不用贬义词;多用激励语、劝慰语,不用有胁迫、侮辱倾向的语言;多用正面语言,不用反面语言。

幼儿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幼儿做好示范,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对幼儿的德行发挥良好的引导和培育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