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债券市场的交易机制与结构分析

债券市场的交易机制与结构分析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中国债券市场的交易机制债券市场交易机制对于债券市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决定着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功能。我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采用不同的交易机制。表5-7中国债券市场的交易机制(二)交易品种与结构三大交易市场的交易品种结构各不相同。表5-8中国债券市场交易品种2017年,银行间市场现券累计成交102.8万亿元,日均成交4 097亿元,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9.1%。

债券市场的交易机制与结构分析

(一)中国债券市场的交易机制

债券市场交易机制对于债券市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决定着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功能。债券交易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这两种市场的组织形式不同,所采用的交易机制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场内市场的交易模式最主要的是以“竞价撮合、时间优先、价格优先”为特征的指令驱动制,但为了满足大宗交易的需要,有的场内市场也提供了大宗交易机制。在场内模式下,市场是统一的,所有投资者,无论是交易商还是一般投资者,都可以在同一个市场中直接进行竞价。

场外市场一般分为交易商间的市场和交易商与客户间的市场。交易商间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众多的做市商和一般交易商,在这个市场中,单笔交易规模大,可以说是一个批发市场。交易商与客户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终端投资者,在该市场中,终端投资者主要与做市商、一般交易商进行交易,由做市商、一般交易商对债券进行买卖报价,最终投资者是债券价格的接受者,可以说是一个零售市场。目前,几乎所有的场外债券市场都采用了报价驱动的交易方式。所谓报价驱动制,是指交易者以自主报价、一对一谈判的方式进行变易。按流动性提供方的不同,报价驱动制可以分为询价交易制度和做市商制度,各种制度适用不同类别的投资者。

我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采用不同的交易机制。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机制与国际经验相类似,定位于场外市场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也主要采用了报价驱动的交易机制。银行间债券市场报价驱动的交易机制既包括简单的询价交易机制,也包括做市商机制。我国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交易主要采取指令驱动模式,在其固定收益证券综合电子平台以及协议转让平台采用询价交易模式。

表5-7 中国债券市场的交易机制(www.xing528.com)

(二)交易品种与结构

三大交易市场的交易品种结构各不相同。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品种包括:现券交易、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远期交易和债券借贷。交易所债市的交易品种包括:现券交易、质押式回购和融资融券。柜台市场交易品种仅有现券交易。

表5-8 中国债券市场交易品种

2017年,银行间市场现券累计成交102.8万亿元,日均成交4 097亿元,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9.1%。交易所现券累计成交5.5万亿元,同比增长4.2%。市场投资者结构更加多元化,境外机构参与程度加大。截至2018年末,银行间市场各类参与主体(含产品)共计25 000多个,其中,法人类参与机构约3 400家。共有1 200多家境外投资者通过结算代理模式和“债券通”模式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