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弨:亭林音学五书定稿者

张弨:亭林音学五书定稿者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儒学案》卷七下《亭林学案下·张先生弨》:张弨,字力臣,山阳人。亭林《音学五书》成,弨所写定。顾炎武开雕《音学五书》于淮上,弨与子叶增、叶箕任校写之役。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卷一:张力臣,山阳诸生,号亟斋。亭林《寄张文学弨》诗:“冬来寒更剧,淮堰比何如。遥忆张平子,孤灯正勘书。江山双鬓老,文字六朝余。愁绝无同调,蓬飘久索居。”

张弨:亭林音学五书定稿者

《清儒学案》卷七下《亭林学案下·张先生弨》:张弨,字力臣,山阳人。诸生。精六书,谨守许慎之说。家贫,隐于贾。博雅嗜古,尤究心金石,考定精密。亭林《音学五书》成,属任校写,本《说文》正字体,酌古今之间,与其二子叶增、叶箕手书之。(参史传、《亭林文集》)

《清史列传·儒林传下一》:张弨,字力臣,江南山阳人。诸生。受业于顾炎武,精六书之学,尝校娄机《汉隶字源》,为之序,谨守许慎家法。家贫,隐于贾。博雅嗜古,尤究心金石。尝乘江水退,藉落叶仰读《瘗鹤铭》,证为顾况书。家藏古鼎彝甚富,后虽聋废,而考证弥勤。亭林《音学五书》成,弨所写定。

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五十《书张处士〈瘗鹤铭辨〉 后》:石墨之传于今,有难以骤读者,《天发神谶石》断而为三,《瘗鹤铭》裂而为四,又失其腹,由是释文不符,览古者阙其疑可也。移易增益其辞,不可也。曩在白下,得祥符周雪客《神谶碑考》,既序而传之矣。淮阴张力臣乘江水归壑,入焦山之麓,藉落叶而仰读《瘗鹤铭》辞,聚四石绘作图,联以宋人补刻字,伦序不紊,且证为顾逋翁书。盖逋翁故宅虽在海盐横山,而学道句曲,遂移居于此。集中有《谢王郎中见赠琴鹤诗》。鹤殆出于性所好,斯瘗之作铭,理有然者。自处士之图出,足以息众说之纷纶矣。力臣名弨,精书法,尝为顾处士炎武写《广韵》及《音学五书》,手摹家藏鼎彝款识遗,予惜不营生产,没后尽散失,并传刻枣木,悉归之闽人,可叹也。

徐鼒《小腆纪传》卷五十八:张弨,字力臣,淮安山阳人。父致中,为复社领袖,尊经博古,家贫,而储金石文颇富。弨承家学,弃诸生,不就试,躬历焦山水澨,手拓《瘗鹤铭》而考证之。又入陕谒唐昭陵,遍览从葬诸王公表碣,潜珉断石,必三复而联络之。顾炎武开雕《音学五书》于淮上,弨与子叶增、叶箕任校写之役。炎武尝云:“精心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力臣。”(www.xing528.com)

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卷一:张力臣,山阳诸生,号亟斋。以卖书画为生。亭林所著书多属其校刻。精六书之学,贫而耆古,多集金石文字,有《昭陵六骏图赞》、《焦山瘗鹤铭考》、《济宁学宫汉碑释文》。亭林《寄张文学弨》诗:“冬来寒更剧,淮堰比何如。遥忆张平子,孤灯正勘书。江山双鬓老,文字六朝余。愁绝无同调,蓬飘久索居。”时淮上有筑堤之役也。《音学五书》,力臣手自缮写,二子叶增、叶箕与校刻之役。李天生寄力臣诗:“一代儒宗同所向,卬须金石正皇初。”徐健庵《题力臣小像》云:“奇字扬云未渺茫,茂先家法在巾箱。对君转复思元叹,洒泪风前诵渭阳。”力臣亡,子其以板质于李安溪,卷首有曹能始序,作于崇祯癸未,盖亭林纂辑此书几三十年。

钱林《文献征存录》卷二、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秦瀛《己未词科录》卷六、《 (乾隆)江南通志》卷一百六十三、震钧《国朝书人辑略》卷一、彭蕴璨《历代画史汇传》卷二十六、冯金伯《国朝画识》卷三皆有传,存目。

丁晏《颐志斋文集》卷五《张力臣先生遗集序》:吾乡张力臣先生修学好古,研精许叔重书,尤嗜吉金贞石,手拓其文,考证详核。顾亭林先生《答汪苕文书》云:“精心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力臣。”……所著有《学志草》、《学山草》、《理学孱守录》、《经济源流》、《虽遥阁随抄》,皆不传。其传者,力臣所刻《符山堂诗》一卷,亦希有之本矣。(下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