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人物行为思维:教学意义的发挥

探究人物行为思维:教学意义的发挥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堂上有鲜活的历史人物,也就有了灵魂和思想,学生就能够从历史人物身上感受思想的力量,课堂教学必然会闪烁思想的光芒,彰显历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马丁·路德少年时受到严格的宗教教育,后来进入大学学习法律。讲述马丁·路德与教皇、皇帝斗争的历程,既能充分展现一个伟大宗教改革家的勇气和胆略,展现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也能凸显欧洲思想解放历程的艰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宗教改革的意义。

探究人物行为思维:教学意义的发挥

历史与人的关系是历史学的重要关系。

人是历史中的人,其认知、思想与行为无不受到具体的历史环境的制约。人又是以往历史积淀的结果,人类的整体性行为特点都是以往历史文化基因作用的结果;同时,历史又是由人构成,历史的所有进步和退步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具体到个体,尤其是主要大国的政治家、科学家、发明家等,他们对历史面貌的形成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人物在历史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人物教学很自然地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人物教学,不仅活化历史,更有助于帮助学生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深化学生的历史认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课堂上有鲜活的历史人物,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课堂上有鲜活的历史人物,也就有了灵魂和思想,学生就能够从历史人物身上感受思想的力量,课堂教学必然会闪烁思想的光芒,彰显历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以岳麓版历史必修Ⅲ第13课《挑战教皇权威》为例。本课主要内容是学习在欧洲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主张,理解和认识他们的思想内涵及对欧洲思想解放的影响。

本课属于欧洲史内容,又是思想史,历史与学生的“距离”遥远,学生对这一段历史十分“陌生”。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宗教改革家的思想主张及其意义?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挑战”者的风采和勇气?这是本课教学面临的一个很大挑战。

通过讲人,可以使本课教学“活”起来,让历史人物“活”起来,让历史“活”起来。也只有通过讲人,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挑战者的“勇气”,体现本课的课题含义,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效果。

对于欧洲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来说,马丁·路德的思想和影响是最重大的,是他点燃了这场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火花,并将这场运动引向深入。海涅这样评价他:“他是这个时代的喉舌和刀剑……一个冷静的有学问的词语制造者和一个有灵感的陶醉于上帝的先知,他呕心沥血地工作,来研究他的费劲的教义上的特点,而在晚上他则拿起长笛,凝视天空的星星,把乐曲和对神的敬畏融合在一起。”

在本课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述马丁·路德的人生历程,使学生深刻体会历史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

1.讲马丁·路德的心路历程。

马丁·路德出生于德意志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父亲是个商人。马丁·路德少年时受到严格的宗教教育,后来进入大学学习法律。大学毕业后,他断然放弃学业,进了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上了修道士,希望通过苦修,求上帝赦免自己的罪过。

进入修道院后,马丁·路德从事最卑贱的工作,开关大门,敲钟扫地,清理房间,甚至在街上逐门逐户乞食,期望通过修道士的艰苦生活拯救他的灵魂。

马丁·路德严格按照天主教宣扬的信条潜心修道,以求灵魂得救,但始终感到没有效果,使他逐渐对天主教“因行称义”的说法产生了怀疑。特别是马丁·路德在1510年和1511年两次访问罗马之后,目睹了罗马教廷的腐败行为,对“因行称义”更加怀疑,提出了“因信称义”的观点。

马丁·路德从一名大学生转变为一名修士,并非偶然,这是天主教垄断社会一切的必然结果。马丁·路德从一个虔诚的修士转变为叛逆者,是其宗教实践和思想矛盾斗争的结果。(www.xing528.com)

通过讲述马丁·路德的转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主张,更好地理解欧洲宗教改革发生的时代背景。

2.讲马丁·路德的斗争历程。

马丁·路德的主张遭到教会的敌视和反对,教皇命令他必须悔过,否则革除教籍。结果马丁·路德把教皇谕令投在烈焰中。在天主教会高压控制下的西欧,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德意志皇帝命令他去沃姆斯(德意志皇帝所在地)为自己的观点辩论。很多人劝说他不要去,担心他被教皇诱捕。马丁·路德拒绝朋友们善意的劝阻,不顾危险,勇敢地前往沃姆斯。在沃姆斯的议会大厅,皇帝问他是否收回自己的观点。马丁·路德清晰响亮地回答:“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地说服我……否则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马丁·路德还说:“我站在这里,这就是我的立场。”这是一个勇敢的战士的声音。

马丁·路德最为大胆的举动就是冲破天主教会禁止修士独身的规定,与一名修女结婚,这需要莫大的勇气。马丁·路德是一名真正的战士。

讲述马丁·路德与教皇、皇帝斗争的历程,既能充分展现一个伟大宗教改革家的勇气和胆略,展现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也能凸显欧洲思想解放历程的艰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宗教改革的意义。

3.讲马丁·路德的晚年生活。

马丁·路德不仅是个战士,也很有爱心。他婚后育有六个子女。他非常有爱心,他们家中在晚餐后,常一起唱歌,有时客人也参加,或奏乐,或唱歌,其乐融融。他不仅养育自己的孩子,还把自己十二个侄儿、侄女接到身边,经常和他们交流。后来有人把的这些谈话言论,共6596条,编成一本书,叫《桌边谈话》。

1527年,威登堡地区有瘟疫流行,周围是死亡阴影的威胁,有些朋友死了,马丁·路德的家成为临时医院。

晚年马丁·路德健康不佳,但他仍然勉力写作。1546年,两位贵族不和,马丁·路德扶病冒雪去调停。贵族的纷争解决了。但马丁·路德却一病不起,最终在他的故乡去世。

通过讲述马丁·路德晚年生活,将一个有血有肉的马丁·路德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到一个伟大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在本课教学中,围绕马丁·路德这个人,将历史学习与历史人物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内容充实、生动、鲜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更好体验了马丁·路德的斗争精神,更好地实现历史教育的情感价值和思想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