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析:伦敦7·7爆炸事件的探讨与分析

评析:伦敦7·7爆炸事件的探讨与分析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的一份关于伦敦“7·7”爆炸事件的调查报告显示,此次爆炸事件是一场以穆罕默德·西迪基·汗为主谋、以出于对英政府外交政策的不满而制造的恐怖袭击,与“基地”组织没有直接联系。伦敦“7·7”连环爆炸案中4名自杀袭击者是将炸弹放到背包里,手动进行引爆的一起自杀性恐怖袭击。英国追随美国参与伊拉克战争,被普遍认为是“7·7”爆炸事件诱因之一。但从长远来看,伦敦“7·7”事件并没有对全球经济造成持续的影响。

评析:伦敦7·7爆炸事件的探讨与分析

(一)定性:自杀性恐怖袭击——“人体炸弹

伦敦“7·7”爆炸案是一起典型的人体炸弹式自杀性恐怖袭击。英国的一份关于伦敦“7·7”爆炸事件的调查报告显示,此次爆炸事件是一场以穆罕默德·西迪基·汗为主谋、以出于对英政府外交政策的不满而制造的恐怖袭击,与“基地”组织没有直接联系。

根据自杀性恐怖袭击的主要方式一般而论,自杀性恐怖袭击采取的是自我爆炸方式,即袭击者使用炸药、炸弹等爆炸物以及其他易爆物品与被袭击目标同归于尽,如加以区分的话,根据载体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飞机炸弹、汽车炸弹、人体炸弹。人体炸弹袭击者通常将炸药或炸弹藏在自己的身上,如腰间或所携带的手包或背包中,并掺杂大量铁钉或钢珠,以加强杀伤力,引爆时多利用手机引爆。伦敦“7·7”连环爆炸案中4名自杀袭击者是将炸弹放到背包里,手动进行引爆的一起自杀性恐怖袭击。

(二)伦敦“7·7”爆炸事件的影响

1.对英国的影响。

(1)反思“伊拉克战争”。虽然2006年英国政府调查报告显示,“7·7”爆炸事件与“基地”组织无关,但调查报告未得出结论之前,2005年9月1日,在半岛电视台播放的录像带中,“基地”二号人物扎瓦赫里宣布对7月7日伦敦连环爆炸事件负责。其声称爆炸事件是“基地”对英国外交政策的直接回应,也是英国拒绝2004年4月“基地”向欧洲提出的停战建议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英国追随美国参与伊拉克战争,被普遍认为是“7·7”爆炸事件诱因之一。英国外交政策智库——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出,伊拉克战争使得英国和反恐联盟都陷入极大的困境。而反美情绪的强化,为“基地”组织的招募、筹资和宣传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报告说,伊拉克战争为“基地”组织训练恐怖分子提供了一个理想场所,而且还分散了把本·拉登绳之以法的人力物力。报告猛烈抨击英国做美国“跟班”的反恐战略,称这种战略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置于高风险之下。当时《卫报》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2/3的英国人认为7月7日的伦敦爆炸案同布莱尔支持美国领导的伊拉克战争有关。

(2)对民众的心理影响。毫无疑问,伦敦地铁爆炸恐怖袭击给伦敦市民心理带来了严重的创伤,短期内难以恢复。八十高龄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同样展现着英国人的勇敢和勇气。白金汉宫当天即降半旗志哀,女王第二天亲自到医院探望爆炸受伤者,她说,恐怖攻击不会改变英国人的生活方式。10日,女王照旧主持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庆祝活动,她不仅出现在白金汉宫阳台上,而且乘坐敞篷马车穿过整条皇家大道,与数万群众见面。7月14日,女王在白金汉宫花园与普通百姓见面的茶会也照常举行,7000名客人甚至不用安检。这给伦敦市民和全世界的人带来了鼓舞和勇气。

2.对全球反恐格局带来的影响。爆炸不仅把英国从欢乐的顶峰推向了悲伤的谷底,还震惊了当天上午在英国格伦伊格尔斯开幕的2005年八国集团峰会。八国集团峰会会场距离伦敦很近,峰会的首脑们立即表示了共同反恐的决心,英国首相布莱尔就伦敦遭恐怖主义系列袭击发表声明,出席八国峰会的领导人几乎都站到了布莱尔周围。布什总统重申了他一贯的立场——反恐战争将继续进行。法国总统希拉克称,世界各大国必须团结打击恐怖主义。世界仿佛又一次到了联合打击恐怖主义的时候。伦敦爆炸的恐怖袭击事件应该是国际恐怖势力对国际反恐阵营的一个宣战,是国际恐怖势力蓄谋已久的一次总爆发,目的不在于向某个国家的政府提出什么要求,而是在于向国际社会展示他们的存在和力量。

八国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国家的攻击,而是向所有国家、任何一个地方的文明人民的挑衅。”

伦敦“7·7”恐怖袭击事件也使一些国家产生了其他的想法:在苏格兰“鹰谷”出席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的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8日出人意料地宣布,意大利将从今年9月起从伊拉克撤离部分士兵。(www.xing528.com)

3.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在伦敦“7·7”事件爆发后,英镑跌至19个月新低;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从高位回落,影响超“9·11”事件;股市暴跌,在伦敦市场,股指当日还是惨不忍睹,在东南亚市场,伦敦发生爆炸的消息令一些仍未收盘的股市涌现出巨量卖盘的情形;债券市场却由于经济不确定性的提高而大幅走高。周四欧洲国债大幅走高,市场对于恐怖主义的担忧情绪一度将德国国债和英国国债价格推至历史新高,此后有所回调。但从长远来看,伦敦“7·7”事件并没有对全球经济造成持续的影响。

(三)伦敦“7·7”连环爆炸案的经验教训

1.使圣战分子“本土化”的移民政策问题。正如巴基斯坦联合国大使穆尼尔·阿克拉姆在2005年7月17日所说,伦敦爆炸案是由英国的内部问题引发的。他指责布莱尔的对外政策,还批评英国社会没有与其穆斯林融为一体。他说:“由于是内在的问题,所以,重要的是不要把责任归咎于别人。你的中东政策、你对伊斯兰世界采取的政策以及你的社会问题,都是与这次爆炸事件有关的问题。”他说:“你必须反省一下,看看你是怎样对待穆斯林社会的,为什么穆斯林社会无法与英国社会融为一体。”

而实际上英国伦敦对待移民的政策十分宽松,移民的后代在这种宽松的社会环境与家庭穆斯林传统教育的思想碰撞下,不能较好地融入欧洲世界。这给极端组织招募他们提供了绝佳的外部条件。英国之类的欧洲国家有接受北非和巴基斯坦移民的传统。这些移民的孩子(其中许多人没有工作且住在城郊或市中心拥挤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常常觉得自己与伦敦或巴黎宽松自由的环境毫不相干,他们有一种被抛弃和百无聊赖的感觉。法国情报研究中心主任埃里克·德纳塞说:“今天的欧洲面临欧洲化的圣战形式。生长在欧洲的年轻人看着像正常的欧洲人,但是他们却有着满腔怒火,言行举止完全适合欧洲的圣战者这一称谓。”

2.情报的收集与重点目标的保护问题。在“7·7”伦敦爆炸案发生几个月前,沙特阿拉伯曾告知英美两国政府,称该国警方逮捕了一名年轻的沙特男子,该男子承认其正在海湾地区为今夏在伦敦发动恐怖袭击而募集资金。据沙特方面掌握的信息,该男子筹备的这次袭击将使用爆炸物,时间是今年夏天,地点定在伦敦的人流密集地带,4名袭击者中包括英国公民。但这个情报没有足够引起英国警方的注意。就在事发之前的6月份,英国情报机构认为没有任何发生恐怖活动的迹象,并将警戒级别调低了一级。

此外,当八国峰会在英国召开时,警方力量大量投入到苏格兰的会议安保之上,忽视了对首都伦敦的保护,未能做到两者兼顾。甚者,对于在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马德里通勤车地铁发生爆炸恐袭之后一年的时间里,英国明显放松了警惕,缺乏对地铁这样的重要目标的保护措施。

3.反恐应急体系的建设问题。英国在伦敦“7·7”爆炸案之前已经依据美国“9·11”反恐应急体系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反恐体系,但是在此次事件中,反恐应急体系依然显现了严重的问题。举例说明:此次伦敦事件中政府对通信交通实行临时管制。爆炸后,伦敦中心交通停运,地铁站关闭,地铁内部人员全部疏散。为防止恐怖分子利用移动电话遥控炸弹,警方要求电信公司暂时中断所有民用通信。正是因为通信的管制,救援力量不能得到统一的调度,各方协调不顺畅。在地铁站附近的一家医院居然迟迟没有收到出车救援的通知。同时,由于交通管制,从伦敦外地赶来的警察和救援力量大部分堵在了路上,甚至为此承担了昂贵的拥堵费。由此可以窥见英国反恐应急体系依然存在着大量的弊端。

4.伦敦对国际恐怖主义持有的双重标准问题。欧洲国家指责英国政府允许宗教极端分子自由出入的政策,为一些极端组织提供了宽松的活动空间,是“养虎为患”。法国曾批评英国政府与恐怖分子残余进行秘密交易,两者达成了“你不犯我,我就对你的某些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契,并指出这是一种短视行为,因为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有自己的行动日程表,尽管其实力遭到了沉重打击,但一旦有可能,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会毫不犹豫地放弃一切,制造流血事件。伦敦爆炸案就是证明。

早在“9·11”事件之前,英国伦敦便被世界讥讽为“伦敦斯坦”,因为许多极端组织在伦敦设有落脚点,出版宣传手册和通信刊物并为海外激进组织提供财政和宣传上的支持。据统计,至少有十几个组织及其英国的支持者被列入了“9·11”事件后颁布的一份黑名单。有好几个国家就此类组织向英国外交部提出过外交抗议。尽管如此,英国依然我行我素。因此,对恐怖分子的两面政策、双重标准使得英国的极端组织、激进分子的活动异常活跃,为恐怖分子本土化提供了土壤,使得伦敦反受其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