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电影不能忽视剧本创作:从《无间道》系列谈起

商业电影不能忽视剧本创作:从《无间道》系列谈起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业电影也应重视剧本创作——从影片《无间道》系列说起长期以来,商业电影一直是香港电影的主流。也许这是一个巧合,从2002年到2003年,影片《无间道》(1~3)系列的相继问世,则对此作出了令人满意的回答。[2]香港电影界也因《无间道》系列而重新认识到编剧的魅力,甚至有评论认为,这宣告了“香港从此将进入编剧时代”[3]。《无间道》的成功恰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商业电影不能忽视剧本创作:从《无间道》系列谈起

商业电影也应重视剧本创作——从影片《无间道》系列说起

长期以来,商业电影一直是香港电影的主流。为满足商业需求,过分追求娱乐性也一直是香港电影的显著特点。因此,重创意、轻剧作,重明星、轻叙事,注重在任何题材的影片中加入吸引观众的商业元素,忽略叙事的真实性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性,则成为香港电影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以动作片喜剧片为代表的香港商业电影年产量不少,也拥有相当数量的观众,但是,当电影的娱乐性流于模式化后,就会缺乏美学生命力;当广大观众看腻了那些既没有新意,又缺乏人文内涵的商业电影时,必然会产生审美疲劳,电影市场的低迷和不景气则是必然的。再加之美国好莱坞电影的紧逼和日、韩电影的夹击,香港电影日趋衰落,大有江河日下之势。从1993年年产242部的高峰,一路下滑,至2002年只有80多部;该年总票房跌到仅有8.6亿港元的历史低谷。

为此,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在当下世界电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香港商业电影若要走出低谷,赢得市场,就必然面临着如何创新、如何突破、如何适应观众新的审美娱乐需求等一系列问题。这也是香港电影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也许这是一个巧合,从2002年到2003年,影片《无间道》(1~3)系列的相继问世,则对此作出了令人满意的回答。该系列影片风靡香港、台湾和大陆,不仅在票房上连创佳绩,成为香港电影市场的“救市主”,并由此振兴了香港电影;而且还在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和第4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评选中大获全胜,赢得了不少重要奖项,在商业电影如何创新和突破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其票房上和艺术上的双赢,重又展示了香港电影的魅力,展示了作为商业电影所能达到的艺术水平。

《无间道》系列成功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剧本和编剧的作用在创作中得到了充分重视,电影的文学性得到了强化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该片导演刘伟强始终认为:“《无间道》成功的最大原因不是导演、也不是演员,而是剧本。”[1]该片出品人庄澄曾说:“《无间道》剧本写了最少八稿,或以稿数来论比较抽象,但我却切身体会到编剧的百分百投入。”[2]香港电影界也因《无间道》系列而重新认识到编剧的魅力,甚至有评论认为,这宣告了“香港从此将进入编剧时代”[3]。由此可见,《无间道》系列的创作首先是在剧本上下功夫,编剧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以叙事为主的故事片如何通过各种视听表现手段把故事讲得生动感人,如何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并在故事叙述和人物塑造中开掘出一定的思想内涵,给人以启迪和思考,乃是其能否打动观众,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不错,商业电影当然要考虑各种商业元素,如热闹的场面、引人的明星、刺激的镜头、搞笑的噱头、巧妙的包装等,使之能给观众以更多的娱乐和审美享受;但是,讲什么故事和如何讲好这一故事,塑造什么人物和如何塑造好这些人物,仍是影片能否真正吸引观众,打动观众,并体现其娱乐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根本所在。《无间道》的成功恰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黑帮片,《无间道》系列当然具有该类型片的共性特征,如描写黑帮内部和帮派之间的争斗,表现黑帮分子与警察之间的斗智斗勇,贩毒、杀戮、枪战等情节和场面都不少;但是,影片的着重点却并不在于此,而在于深入地开掘和表现人性的复杂性,表现在特殊情况下的人性变异。为此,影片在情节设计和故事叙述、人物塑造和心理刻画等方面,就显示出不同于一般黑帮片的个性特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文化内涵。而《无间道》系列的引人之处和成功之处,也就在于它的这些不同于一般黑帮片的个性特征,在于其艺术创新之处。当然,可观的明星阵容、摄影和制作的精良等,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无间道》系列的情节构思,是以人物的命运为中心,并通过人物的不同遭遇和命运变化,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和善恶变异。作为影片主人公的刘建明陈永仁,同为警校同学,因分别被选中到警察和黑帮中担任卧底,从而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了不同的命运遭遇;但他们都行走在“无间”,由此形成了无可挽回的人生悲剧。影片以此为中心,设置了复杂的故事悬念和人物关系,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节构架。第一集在注重表现黑白卧底斗智斗勇的同时,也描绘了陈永仁和刘建明在特殊环境中的心理压力和新的生活追求:陈永仁希望尽早结束卧底生涯,恢复警察身份;刘建明则希望有机会弃恶从善,做个好人。然而命运弄人,陈永仁的最终被害也使刘建明失去了做好人的机会。第二集乃第一集的前传,是给人物重新书写“前史”,影片以倒叙的手法,交代了刘建明和陈永仁性格形成的历史和性格中的善恶因素:刘建明暗恋黑帮老大韩琛的女人玛丽,后求爱不成,恼羞成怒,以借刀杀人的手法害死了玛丽,最后又杀死了知道他卧底身份的韩琛,由此显示了其人性中恶性因素的膨胀;而陈永仁作为黑帮家族的私生子,为了承担起警察的责任,维护警察的尊严,则大义灭亲,告发了同父异母的黑帮头目倪永孝。在第三集中,刘建明则处于“身份认定”的困境中,想确认自己是“好人”的愿望日益强烈,他通过和陈永仁的心理医生李心儿之接触,逐渐走入陈永仁的心灵世界,并将自己和“陈永仁”融合在一起,开始清除警察中韩琛的卧底,并着手调查颇似黑帮卧底的保安部总督察杨锦荣,而杨锦荣的举止又极似当初的刘建明。处于精神分裂边缘的刘建明最终调查的结果是“刘建明是黑社会卧底”,还拔枪射杀了他心目中的“刘建明”(杨锦荣)。其实,杨锦荣是陈永仁的朋友,他奉命调查的也是刘建明的真实身份。恶人欲为善,却迷失在善恶之间。身负重伤的刘建明,最后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他坐在精神病院的轮椅上,目光呆滞,做着陈永仁不断敲击食指的动作;被他害死的玛丽的幻影在其背后向他开枪,而已离婚的前妻玛丽站在他面前,他却视而不见——这个意味深长的结局正是为《无间道3》的副题“终极无间”所做的形象化注解。多时空的叙述较细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故事的演绎也进入到了哲学层面的思考,使影片更接近于艺术片的类型。显然,扑朔迷离的情节设置、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多侧面的性格展示及对人物心理较深入的开掘,不仅为影片增添了可看性,使之产生了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而且也增强了影片的文学性,使之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www.xing528.com)

《无间道》系列的成功已证明:商业电影创作也应重视剧本和编剧的作用,也应注意加强影片的文学性,这对于提高影片的艺术质量和赢得观众、赢得市场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剧本是电影创作的第一道工序,是导演再创作的依据,是未来影片的蓝图。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导演都不可能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拍出一部优秀影片。诚然,导演在拍摄时的即兴创作是有的,但整部影片不可能全靠即兴创作来完成,毕竟要以剧本为依据。一个好剧本可能被拍成一部平庸的影片,但一个低劣的剧本是不可能被拍成一部优秀影片的。好剧本加好导演,乃是影片成功的关键。不错,商业电影不像艺术电影那样,要注重于影片内涵的开掘和视听语言、叙事技巧的探索创新,它更重视影片的商业元素和观众需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商业电影可以胡编乱造和一味媚俗,它既要遵循各种类型片的创作规律,又要依据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而不断创新。这其中,剧本的策划和创新乃是基础。只有像《无间道》系列那样,不仅充分发挥编剧的作用,而且导演也参与剧本的创作,把其意图和设想融合在剧本中,使之更加完善,不至于在拍摄时大改大动,这样才能保证把较完善的剧本成功地搬上银幕,从而使影片的艺术质量得到保障。

尽管《无间道2》和《无间道3》的创作和拍摄是在《无间道》取得巨大成功以后,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商业上的考虑;但编导在创作时并没有因为《无间道》已形成品牌而随意发挥,仍注重精心构思情节和演绎人物身世,使之能较好地做到前后连贯,血脉相通,并由此显示出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发展过程,使影片在人性的开掘上更加深入,给观众的启示也更多。当然,也因为最初拍摄时并未想到要连续拍3集,故其剧作在情节发展等方面尚缺少通盘考虑,续集中也存在着枝蔓过于繁多,人物过于庞杂等问题。这些缺陷也恰好证明了完善的剧本创作对于影片拍摄的重要性。但从总体上来说,《无间道》编导的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是值得香港其他商业电影创作者学习借鉴的。

(原载《香江文坛》2004年8月号)

【注释】

[1]2003年11月3日上海《东方早报》。

[2]《无间道》,现代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3]2003年12月26日上海《东方早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