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高中生命科学教材详细介绍

中国高中生命科学教材详细介绍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行上海高中生命科学课程教材是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生命科学》。同时,教材选编过程中,要把生命科学置于整个科学教育的大背景下来考虑,既照顾到二期课改的整体性,又考虑学科教育的独特价值。生命科学课程要整体规划和组织各类教学资源,融入社会、社区、家庭、个人的生活和发展实际,形成开放性的内容体系,促进多样化、有个性的生命科学教育格局

中国高中生命科学教材详细介绍

现行上海高中生命科学课程教材是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生命科学》(以下简称上海版《生命科学》)。共为四册,其中三册为必修,另外一册为拓展。第一册到第三册,每册32个学时,分别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实施。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试行稿)》的课程三维目标,让学生能利用已学知识理解新闻报刊的相关信息,了解与生活相关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在技能上掌握显微镜技术和基础的生物化学测量方法,学会资料收集、分析和表达;在情感价值观上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生命科学思想教育、生命科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上海版《生命科学》的设计思路从生命的现象入手,在细胞和分子层面探讨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在学习生命活动物质流、能量流的基础上,从信息角度探索生命信息的载体、信息传递和调控方式及其应用前景,从细胞、个体、种群到整个生物界各层面探讨生命产生、延续、凋亡的规律和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地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人类发展、人类活动与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持续发展的观念。其框架结构如图3-4所示。

图3-4 上海版《生命科学》框架结构

在教材编写的内容选取上,则根据课标中高中阶段的七个一级主题,吸收上海一期课改和国内外优秀教材的经验,确定了知识的选取原则。第一,以学科教育体系为主,既考虑学科的知识系统,又注重以学生为本的学科教育体系,体现学科框架知识与学科教育体系的完美结合。主要知识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构成生命科学基础框架的原理与规律;二是反映近现代生命科学发展趋势的基础知识;三是对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构建桥梁的知识,即最有利于学生知识进一步快速“增殖”的知识;四是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必备的应用知识;五是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所有公民必备的生命科学常识。第二,挖掘学科体系中适合中学生年龄、心理和生理特征的素材,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层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有所用、学有兴趣;强调以科学探究、技术、从个人和社会视角所见的科学、科学的历史和本质等为背景学习有关科学。同时,教材选编过程中,要把生命科学置于整个科学教育的大背景下来考虑,既照顾到二期课改的整体性,又考虑学科教育的独特价值。第三,更多地从社会角度安排知识,体现教材面向社会的特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社会生存方式。

在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上,则体现了深刻的教学法思想,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心理,教材的呈现以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来实现教法指导上突破经典的条件反射理论基础,通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来体现教材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从而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教材上的保证。同时,基于信息化社会的生活特征和思维方式,认知心理学包括其主要分支建构主义的学习方式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创新精神,而教材在结构上将体现对学科知识框架的梳理,以更有效地体现教法和学法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整体思维能力。教材基础性部分非常精炼,同时,教材将提供大量的拓展内容和符合学生实际的研究性素材,这样既利于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又便于学校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研究性学习,体现教材的弹性。教材通过大量形象化图表和浅显的语言来表达。此外,为了便于教师教学,教材将把配套的电子图书和参考资料同步推出,并拟组建专门的教学资源网站,不断扩充教学课件和学件,用于对基层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既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趋势,又适应学科发展特征。

教材的主要特色:

1.突出了德育的核心地位,体现了人文性,强调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教材独具特色的人文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因为再也没有一门学科像生命科学那样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生命科学是以人和生命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了解生命、透视生命、探索生命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是其他自然学科的教学所不可替代的。在教材的组织上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通过人文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通过科学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因为生物技术和医学技术往往以人为作用对象,更要注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和技术理性,如关于克隆人的问题,关于对艾滋病人的理解和人权尊重等。

2.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变教材为学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是现代教育理论的精髓。本教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先做实验,然后进行讨论,再阅读课文中相应的部分,再进行讨论,然后进行相应的“进一步探究”或“想一想、做一做”等,教师不必对教材内容做全面的讲授,而是组织学生参加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做一些必要的讲解或讲授。教材中知识点的定义少了,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自己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减少死记硬背的学法;教材内容浅了,学生更易自学。所以,这本“教材”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材”,但这同时也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以探究为主线,是一种任务驱动式的探究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训练和反复实践的过程。学生的探究能力只有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探究或研究来培养,仅仅通过教师讲、学生记是培养不出来的。鉴于此,教材中的实验是以探究性实验为主,知识形成过程中也是以问题为主线,探究的风格体现在各个环节中。

4.强化了实验和实践。本教材中安排的实验有14个(不包括演示实验和课外实验),占总学时的40%以上。有的教学内容以实验组织起来,通过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形成科学的态度。(www.xing528.com)

5.给教师和学生留下较大的选择余地。生命科学课程要整体规划和组织各类教学资源,融入社会、社区、家庭、个人的生活和发展实际,形成开放性的内容体系,促进多样化、有个性的生命科学教育格局。如在实验后的“进一步探究”“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中提供的题目都是可以选择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选择;再如在实验中一些材料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在第一章中,教材列举了一些生命科学中的成就,但教师可以完全不用,而选择最新的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介绍。

6.与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中结合和加强信息技术的利用,其目的是由于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生命科学教育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关于现代化手段的运用,就上海目前的生命科学教学实践看,尚显得较为薄弱。然而,其在教学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提高研究性学习水平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教材希望学生在学习时能利用信息技术,从而培养自己的信息能力。在教材的开始就要求学生建立自己的班级生命科学主页,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更新和改进。

7.加强了双语教学。教材中专有名词和章节后都加注了英文,教材还提供了一些浅显易懂的英文原著,以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资料阅读能力。

8.版面新,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采用16开,全套彩色,各专栏套淡色,排版方面体现时尚感、韵律感和美感。图表科学、多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材尽可能采用图画、照片来体现概念、以“问题”或“对话”形式阐述内容,本册教材图文比为4∶6。除学生用书外,同时编写教师用书、练习和习题、学生实验手册,还计划推出多媒体辅助教材。图画设计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尽量与学生生活贴近,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图片的形式采用模式图、卡通图、点线图、漫画和照片等,用直观和简明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叙述内容,用图片的形式加大信息量。每一章配置章题图,反应章的核心内容。

9.教材比较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与培养。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大力开发渗透德育和创新思想、促进学生主动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才能功能的习题。其内容既要有“量”的控制又要有“质”的突破,不仅是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和探究生命科学的基本科学方法的训练。教材的练习部分分为基础练习和拓展与研究,基础部分用于巩固核心知识,拓展与研究则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而设置,带有一种任务驱动的性质。教材在知识的表述上一般不是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而是提供若干材料,抛出很多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

10.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体现STS的教育理念。STS教育提倡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紧密联系,体现了学科教育的现代化和知识的实用性,对学生关注当代科技,学会解决身边的问题具有导向作用。

我们认识到生命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深信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与学生素质发展相关的核心知识和技术价值论教育的重要意义。增加技能的知识和能力的知识,通过增加教材的应用性来体现教材面向学生的宗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增加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的着眼点是学生身心发展、健康成长和日常生活的常识性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感觉到教材中的知识有现实的作用,而不是为了考试才需要去记忆,考完试就可以忘得一干二净的知识;使学生感觉到学完了也不能丢,因为好多现实的知识、原理的知识或早或晚总是用得到的。此外,这些应用知识也要包括社会健康发展所要求公民具备的基本行为准则,如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等。

2.教材强调了生命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可能性和巨大价值,形成应用自己的能力来操作知识、创造知识、改造社会、造福人类的强烈愿望,增加技术价值论的教育内容。

3.技术如果不能正确使用,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教材在增加技术价值论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技术理性的伦理道德。

4.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适度超前,教材增加了具体的前沿科学的技术教育,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微生物培养等。这样就为学生在将来的就业中创造更多的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