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文献采选理论的重要观点与解析

国外文献采选理论的重要观点与解析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08年奥列宁开始研究国家图书馆藏书绝对完整性概念,他把帝国公共图书馆视为一座涉及俄国历史的文献库。他认为国家图书馆对文献必须严格选择,提出系统化和特色化的原则。读者需要论主张文献选择以读者为依据,不必强求文献本身的价值,强调的是藏书补充的实用性。需要论在19世纪末以后,逐渐取代“图书价值论”占据上风,尤其是在20世纪初以后认同此观点的人很多,成为当今影响文献选择理论最重要的采访思想之一。

国外文献采选理论的重要观点与解析

(一)藏书绝对完整论

藏书绝对完整论,也称绝对完备论,主要针对国家图书馆而言。其代表人物有俄国的A.H.奥列宁英国安东尼1自尼兹(Antonio Genesio Mania Panizzi,1797~1879)。1808年奥列宁开始研究国家图书馆藏书绝对完整性概念,他把帝国公共图书馆视为一座涉及俄国历史文献库。而身为馆长的安东尼•帕尼兹认为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馆应当收藏世界上一切语种有用的珍贵图书,英文藏书应当是世界第一,俄文藏书应当在俄国境外第一,其他外文收藏也应如此。经过200年的研究与实践,面对快速增长的出版物和有限的文献购置费与馆藏空间的矛盾,面对大量收藏价值不大和内容重复的文献,许多学者认为绝对完整论缺乏可行性。国家图书馆作为本国的版本图书馆,有系统完整收藏本国的出版物的要求,却没有必要绝对完整收藏全世界的出版物,其他系统的图书馆更是如此。

(二)图书选择论

针对藏书绝对完整论,19世纪俄国的B.B.斯达索夫提出了藏书补充选择论。他认为国家图书馆对文献必须严格选择,提出系统化和特色化的原则。20世纪初期的俄国和苏联的一些图书馆学研究者也不断对图书选择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如苏联图书馆事业的先驱者H.K.克鲁斯卡娅(1869~1939)主张选择知识量最大而所耗最小的出版物,图书馆学家鲁巴金(1862~1946)、哈芙金娜(1871~1949)在其著作中都主张客观、完备地选择图书,K.H.吉隆诺夫等人主张选择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等方面优秀的图书。19世纪末20世纪初,图书馆藏书选择理论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分别列入图书馆学专业课程,强化了图书选择论在图书馆学体系中的地位。

1931年,印度著名图书馆学阮冈纳赞(S.R.Ranganathan,1892~1972)提出图书馆学五定律:图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强调藏书是为读者服务的,为图书选择提供了最好的标准和指南。1970年代,艾伦•肯特(Allen Kent)在《图书馆资源共享》一书中有一个著名论断:将全世界图书出版量与全球各类型图书馆的收藏量相比较,公共图书馆仅仅收藏了其中的10%~15%的图书,而很多图书馆的收藏率都低于0.5%。他科学论证了“精选”思想,将藏书选择论进一步导向深入。图书选择理论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已为图书馆界普遍接受并不断深化和发展,成为当代图书馆进行文献采访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三)图书价值论(www.xing528.com)

早在17世纪末,德国的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就提出:对于各种有学术价值的新出书刊,应及时、连续、均衡地补充采购。1876年,价值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Melvil Dewey,1851~1931)提出“以最好的图书,最多的读者,最少的开支”作为图书选择的原则,主张选择科学性或艺术性价值高的出版物,即以文献的内容价值作为文献选择依据。他认为图书馆藏书是作为社会“严肃的、教育的基本资源”而存在,必须收集内容价值最好的出版物,特别是那些具有长期价值的文献,即使使用的人少也要选择。苏联的克鲁斯卡娌(1869~1939)也提出:图书馆藏书要提供“最大的知识量,而所耗最少”的出版物。宣扬“价值论”的学者们都主张文献采访应注重选择科学、文化或艺术价值较高的图书,而不是读者需要的图书,读者应该阅读图书馆为他们选择的“最好的图书”。在19世纪末以前,以文献本身价值作为藏书选择标准的观点,在选书理论中一直占有优势。

(四)读者需要论

19世纪,美国学者普尔(W.F.Poole,1821~1894)和克特(C.A.Cutter,1837~1903)提出了“读者需要论”,他们主张应当以适合读者需要为宗旨选择适当的图书,而不是所谓“最好的图书”。由于不同读者的兴趣、水平、修养、年龄、职业不同,阅读需求必然不同,图书馆应适应广大读者的各方面需求,重视不同读者的具体要求,选择入藏他们所需的文献资料,而不应把图书馆的观点强加于读者。读者需要论主张文献选择以读者为依据,不必强求文献本身的价值,强调的是藏书补充的实用性。需要论在19世纪末以后,逐渐取代“图书价值论”占据上风,尤其是在20世纪初以后认同此观点的人很多,成为当今影响文献选择理论最重要的采访思想之一。

(五)图书综合评分法

1925年,英国图书馆学家麦考文(Lionel Roy Mccolvin,1896~1976)发表论文《公共图书馆图书选择原理》,认为藏书选择是图书馆最基本的任务或职能,优良的藏书选择会带来优良的读者服务。主张图书馆在选择图书时,既要重视图书的知识价值,又要重视图书的社会需求。他发展了需要论和价值论的思想,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一个纯理论的图书选择评分法,从文献的知识价值和社会需求两方面对图书进行综合评价,以决定图书的取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