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学反思的因素

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学反思的因素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学反思的因素有很多,一般认为社会、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以及幼儿家长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学反思的四大主要因素。时间与精力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进行教学反思的关键因素。缺乏丰富教育理论知识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即使有强烈的教学反思需要与意识,也难以取得良好的反思效果。因此,是否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进行有效教学反思的重要因素之一。

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学反思的因素

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学反思的因素有很多,一般认为社会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以及幼儿家长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学反思的四大主要因素。从幼儿园角度上来说主要是受幼儿园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影响。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自身因素上来看主要受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对教学反思的认识与理解、教育理论素养、教育实践经验、教学反思技术以及教学反思态度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幼儿家长的期望也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教学反思产生影响。

(一)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教学反思与社会环境有密切的联系,社会因素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学反思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教学反思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师道尊严,其对教师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师道不立,其教不成”。虽然孔子孟子等著名教育家也强调“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但传统教育中,“教师本位”“知识本位”的观念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传统文化加之于教师身上的“师道尊严”“学高为师”的思维定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不愿意怀疑自身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反思自身教育实践的合理性。

(二)幼儿园因素

幼儿园作为教师工作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在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反思自身保教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幼儿园的环境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学反思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幼儿园的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三种存在形式。

1.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幼儿园的各种物质构成与存在,它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学反思的物质基础,制约着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与方法。如幼儿园是否为教师提供相关专业书籍,是否为配备电脑以方便教师上网查询教育资源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学反思的效果。

2.幼儿园的制度环境

幼儿园制度环境是指,幼儿园在订立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之上,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过于严格的管理机制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教学反思,如园领导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要求过高或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缺乏合理的评价,则会给教师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教师没有自我独立反思的时间与空间,其主动反思调控自己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的动力得不到有效激发,只能被动地、按部就班地根据外在的要求指导自己的教育活动和行为。这显然不利于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教学反思,也不利于教学反思水平的提高。

同时,教学反思需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经历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回忆、找出问题、分析现象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讨论等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这些都需要充足的时间与精力。缺乏充足的时间保障,难以产生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时间与精力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进行教学反思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幼儿园或是学前教育机构主张教育与教养相结合的原则。学前教育必须首先承担对幼儿日常生活的看护和照料工作,确保幼儿的生活安全、身体健康、习惯良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还要给予幼儿启蒙性的经验、初步知识与能力。因此,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可以说他们全天基本都处于紧张忙碌的状态,缺少反思的时间与精力,往往顾不上教学反思。

3.幼儿园的精神环境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是幼儿园内部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与精神氛围。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个人的事情,专家、幼儿园领导、同事等都应该对教师的教学反思给予引领与支持。同事之间的友好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与水平,不重视共同学习与研究的幼儿园不利于帮助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养成反思的习惯;相反,重视教师合作学习与研究氛围则能够显著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因此,幼儿园是否创设一种重视教学反思、重视合作交流的精神氛围。教学反思需要有促进反思、支持反思的环境。在适宜的园所环境中,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通常能够将外部的要求转变为自己自动自觉的行为。

(三)学前专业人员个体因素

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来对事物起到作用。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学前专业人员个体因素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学反思的关键因素。(www.xing528.com)

1.学前专业人员对教学反思的认识与理解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对教学反思的认识与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教学反思的水平与动力。对教学反思缺乏正确的认识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往往将教学反思与教学回顾相混淆,习惯就经验论经验,难以与教育理论相联系。从而,导致教学反思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浮于表面,缺乏深刻性。没有真正意识到教学反思对自身专业发展价值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往往将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反思动力不足,形式化现象严重,难以实现教学反思对自身专业成长的实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只有正确认识教学反思的内涵与价值,才能激发自身较强的反思意识,产生教学反思的动力,进而将教学反思付诸教育实践,实现自身不断的进步与提升。因此,教师对反思的认识,影响着教师的反思。

2.学前专业人员的教育理论素养

理论对现实的反思大大提升了实践超越性的在产生,有效的教学反思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教育理论素养,直接影响到反思的实践效果。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只有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才能及时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只有在理论层面上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才能正确揭示教育实践中的规律,改善教育实践,提高保教质量与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缺乏丰富教育理论知识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即使有强烈的教学反思需要与意识,也难以取得良好的反思效果。通过与教育理论的对话,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能够不断突破自身的不足,逐渐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因此,是否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进行有效教学反思的重要因素之一。

3.学前专业人员的教育实践经验

教学反思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思辨活动,必须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基础。教育实践经验不仅会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是否进行教学反思,还会影响教师反思什么,以及以何种方式进行教学反思等。教学实践经验可以帮助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剖析保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学反思进一步深入。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应不断反省自己的经验模式,吸取教育实践中的新元素,防止经验定势,从而使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能够不断地促进自身教学反思。

4.学前专业人员的教学反思技术

教学反思需要依靠一定的方式、途径、手段、步骤与程序,这些因素互相交织在一起共同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学反思的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许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教学反思走了样、失了真、变了味,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掌握教学反思的技术。有效的教学反思,需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步骤,运用科学的反思方法与策略。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运用范围,每一个环节都有它的注意事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技术,才能实现教学反思的实际效用。与此同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对教学反思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其教学反思的能力与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反思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反思的实效性。

5.学前专业人员的反思态度

杜威认为反思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并指出进行反思需要主体具有虚心、专心、责任心的态度和个人品质。虚心指个体愿意听取他人的建议与意见,同时不盲从权威;专心指敢于批判性地对待事物,克服恐惧以及不确定的心理;责任心是指乐于积极探索真知,坚持不懈。只有具有了接受和运用反思的态度,即有反思的勇气、坚持性和责任感,才能认识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教学反思过程中的作用,才会主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反思不仅需要理论知识和经验,同时需要接受和应用反思的态度。教师的反思能力依赖于反思意识及教学的实践,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反思态度,即教师的专心、虚心、责任心对教师的教学反思具有重要的影响。[3]

(四)幼儿家长因素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幼儿家长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进而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努力提高保教质量。与此同时,幼儿因其年龄小,家庭对其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家长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合作伙伴,家长的意见与要求是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学反思的动力之一。透过家长的反馈,教师能够积极地反思自身教育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活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当然,以上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学反思的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4]同时,在幼儿园实际工作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反思还会受到许多其他无法预料的因素的制约。因此,只有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才能全面把握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学反思的因素,找到问题本质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