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远古时期的人类迁徙与分布情况

远古时期的人类迁徙与分布情况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古发现表明马来半岛和婆罗洲在12000年以前已有人类居住,换言之,“马来亚的历史,至少有一万二千年。”比如马来半岛有铜鼓,而铜鼓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分布甚广,马来西亚出土的铜鼓与越南东山遗址发现的铜鼓相似,不论这些铜鼓是外来的,还是本地的,都表明马来半岛的远古居民与其他人群的交流和联系。

远古时期的人类迁徙与分布情况

考古发现表明马来半岛和婆罗洲在12000年以前已有人类居住,换言之,“马来亚的历史,至少有一万二千年。”[20]那么,生活在史前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的是什么人呢?他们来自哪里?又如何流动?

据学者们研究,东南亚的原始居民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现今仍然存在的尼格利陀人就是该人种的重要一支,他们“身材矮小(身高1.53米以下),皮肤黄褐色,卷曲发或卷结发,面部特征与澳大利亚人近似,如牙齿硕大,下颌前凸,长头,宽鼻。”[21]这群人是远古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的最早居民,考古证据表明他们与现今马来西亚的一些民族有联系。1990年在霹雳发现了已知的半岛人类中最古老的一具骨骼,被命名为“霹雳州人”,科学测定其骨骼与今天在马来西亚北部生活的皮肤黝黑、身材矮小的“奥朗—阿斯里人”(Orang Asli)有关联,与塞芒人也有关联。[22]所以学者认为目前马来西亚的塞芒人是尼格利陀人的分支。

来自中国大陆的蒙古人种也是东南亚较古老的人种之一,实际上,今天东南亚的居民大都属于蒙古人种。按民族学谱系划分,东南亚人可分为四大族系,即澳大利亚—美拉尼西亚人、南岛语系人、南亚语系人和汉藏语系人,后三者属于蒙古人种。

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的远古居民属于南岛语系。冰川时期陆地相连,从北方中国大陆南下的远古居民,从马来半岛到婆罗洲,到菲律宾,再到伊里安,进入澳大利亚。另一条路线是经马来半岛到苏门答腊爪哇,转向苏拉威西,再经马鲁古群岛、伊里安,进入澳大利亚,古爪哇硕人、爪哇直立猿人、惹班人、梭罗人证明了这条人种走廊。[23]据杨江的推测,南岛语系民族大约在6000多年前从中国大陆东南部和台湾出发,5500年前到达婆罗洲、帝汶岛,4500年前到达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4000年前到达西密克罗尼西亚群岛,3500年前到达斐济岛,3000年前到达萨摩亚群岛。[24]南岛语系各民族经过数千年的迁移和浸透,直到公元初基本形成今日在东南亚的分布,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海岛地区,包括菲律宾的比萨扬人、他加禄人、伊洛克人、比利尔人,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巽他人、马都拉人、米南加保人、巴达人,以及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马来人越南的占婆人。[25](www.xing528.com)

至于马来人,学者们认为是多人种混血的结果。[26]邱新民认为是来自中国华南的古越人(巴来安人)南移与尼格利陀人结合形成了马来人,马来人的形成应该在新石器中期,长成于铜鼓盛行时期。[27]也有学者认为,马来人与奥朗—阿斯里人起源相同,其他因素包括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导致他们生理特征的差异。[28]奥朗—阿斯里人是新石器时代从泰国南部迁来的南亚语系居民,他们也属蒙古人种,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属于南岛语系的马来人是同源的。

总之,在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生活的远古居民,包括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和蒙古人种,所形成的民族存在语言文化、外貌的差异,但他们又与东南亚的其他民族有漫长的迁移、交流、渗透的历史,因而其原始文化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马来半岛有铜鼓,而铜鼓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分布甚广,马来西亚出土的铜鼓与越南东山遗址发现的铜鼓相似,不论这些铜鼓是外来的,还是本地的,都表明马来半岛的远古居民与其他人群的交流和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