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吕家河民歌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吕家河民歌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朝大修武当时期,明成祖朱棣召集全国各地三十万民工耗时13年修建武当山是吕家河民歌中风格多样的小调形成的直接原因。在这一时期,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的无意识的将家乡民歌流传于此,使得吕家河民歌能以更加开放的精神不断地吸收来自于全国的新鲜养料,不断壮大自己。

吕家河民歌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吕家河村民歌,由于该村作为汉水流域楚国文化地,秦、唐流放地,明朝武当山大建时期的工匠及家属的聚集地的特殊地位,在传承了数千年前的楚歌以形成本地民歌的基础上,吸纳了闽南、苏浙、川桂、陕甘、鄂豫、黑吉辽等地民歌曲调[6],形成了既有浓厚的武当道家文化色彩,又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本地民歌、外地民歌并存的特殊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与当地(古房陵与汉江之间)历史发展息息相关:据初步考证,吕家河所处地区在《诗经》采风时代,就有着民歌流传,据《房县志》载:“周,尹吉普,房陵人,宣王时食采于房,诗人为之赋。”诗歌采风地的地位,为当地本土民歌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这里是秦至唐时代,我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历史最为长久的流放之地,被流放至此的人数多,规模大且被流放者品级高,仅史书上记载被流放至此的帝王都有十四余人,最早有吕不韦家人流放于此,初唐时有唐中宗李显被武曌流放于此(促成当地劳动号子“唐将班”的形成),这为当地这一封闭地区的民歌和我国其他地区的民歌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明朝大修武当时期,明成祖朱棣召集全国各地三十万民工耗时13年修建武当山是吕家河民歌中风格多样的小调形成的直接原因。“文革”时期,万马齐喑的文化环境中,当地民歌也遭到了打击,但在改革开放之后,重新获得了发展,并在1999年被六里坪文化站站长李征康发现,2008年得到国家承认,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一时期,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的无意识的将家乡民歌流传于此,使得吕家河民歌能以更加开放的精神不断地吸收来自于全国的新鲜养料,不断壮大自己。[7](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