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爱国主义:对祖国深厚感情的表达

爱国主义:对祖国深厚感情的表达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国主义”比“爱国”的内容更加广泛而深刻,它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崇高、深厚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并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人类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在千百年的社会实践中巩固起来的。因此,民族自豪感是推动本民族不断进步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成果,也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

爱国主义:对祖国深厚感情的表达

“爱国”一词,在我国古代早有记载,《战国策·西周册》中就有“周君岂能无爱国”的说法。“爱国主义”比“爱国”的内容更加广泛而深刻,它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崇高、深厚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并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人类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在千百年的社会实践中巩固起来的。热爱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经济发展和悠久的历史演进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热爱祖国的伟大传统,涌现了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发展、强盛和反对外敌侵略而艰苦奋斗,英勇牺牲,创造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百余年间,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中华民族饱受外敌的侵略,各阶层的有识之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高举爱国大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新中国。我们的祖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独立的现代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各行各业中涌现出了许多建设新中国的劳动模范、英雄人物。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得到发扬,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和港澳同胞、海外侨胞艰苦奋斗,无私地奉献了青春、热血,甚至生命,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人民从切身体验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人们对自己的祖国无限热爱的这种崇高思想感情就是爱国主义,它表现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就是一个民族对于自己生活的国家的自然环境、伟大成就和历史、文化、语言、传统等无比热爱而产生的光荣感和豪迈感。中华民族有辽阔的幅员,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她刻苦耐劳,热爱自由,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的妄自尊大有着本质的不同,一个具有民族自豪感的民族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短处,并且为了本民族和祖国的繁荣昌盛,能够虚心向其他民族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此,民族自豪感是推动本民族不断进步的爱国主义情感

这种感情也表现为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就是一个民族热爱自己的祖国,不容许外人歧视、凌辱本国和本民族的尊严、荣誉,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情感。每个民族都要学习别的民族,都应尊重别的民族,但绝不允许本国和本民族的尊严和荣誉遭到歧视和凌辱,更不容许在外国人面前卑躬屈膝,丧失国格,做有损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任何事情。国格和主权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国家的主权应该始终放在第一位,要时刻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热爱祖国就应该保卫国家,不让外敌侵略。(www.xing528.com)

这种感情还表现为坚定的民族自信心,这是一个民族在其前进道路上,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创造美好未来具有坚定信念的一种情感。民族自信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是一个自信心很强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坚强的民族自信心鼓舞下,战胜了无数的困难和曲折,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机。在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遭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但是他们追求解放,不怕牺牲,曾发动过无数次农民起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跨入新世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更应该发扬这种爱国精神,建设好我们的国家。

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成果,也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和各国人民一起,为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当今世界的发展,信息化、知识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更需要学习一切先进的成果,不断地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才能更好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