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文化亮相美国:举家赴美感受之旅

中国文化亮相美国:举家赴美感受之旅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语堂自从《吾国与吾民》著作在美国一炮打响,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从此主要是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从而赢得了西方读者的认可,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离开中国前,林语堂专程赴北京,向文化京城告别。9月初,林语堂携家人到达美国,先入住宾夕法尼亚州乡间赛珍珠家里,后来定居纽约。安顿下来后,林语堂逐渐与美国文艺界人士有了接触。他认识了戏剧家奥尼尔、舞蹈家邓肯等一大批文化名流。

中国文化亮相美国:举家赴美感受之旅

1936年春,美国夏威夷大学邀请林语堂去任教,赛珍珠夫妇也不断催促他到美国创作。林语堂自从《吾国与吾民》著作在美国一炮打响,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从此主要是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从而赢得了西方读者的认可,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离开中国前,林语堂专程赴北京,向文化京城告别。9月初,林语堂携家人到达美国,先入住宾夕法尼亚州乡间赛珍珠家里,后来定居纽约。安顿下来后,林语堂逐渐与美国文艺界人士有了接触。他认识了戏剧家奥尼尔、舞蹈家邓肯等一大批文化名流。通过与他们的交往,增加了对美国与西方文化的了解。

(一)《生活艺术》风靡全球

1937年,林语堂完成了轰动美国并在其后风靡全球的《生活的艺术》。该书由雷诺与希师阁公司联合出版。出版发行后,立即被美国“每月读书会”选为当年12月特别推荐书。《生活的艺术》一举成为1938年全美最畅销的书,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一直持续五十二个星期之久。在美国出版以来已到四十版以上;英、法、德、意、丹麦、瑞典以及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版本同样非常畅销,经历四五十年而不衰。《生活的艺术》完全确定了林语堂在世界文坛的地位。

《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真正居美创作的首部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发行之后再获成功的又一英文著作。林语堂在《自序》里开篇写道:“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

书中赞赏了庄子的淡泊,称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还讲了《圣经》的故事。另外,畅谈了中国人在品茗、行酒令、观山、玩水、看云、鉴石、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等日常生活,同时解读了对人生的看法。

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与陶情遣兴的生活风格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格调皆诉诸纸上,向欧美世界娓娓道出一个可供参考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呈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与智慧人生的别致风情。

《生活的艺术》特别讲了人生的享受、悠闲的趣味、人伦之乐、陶冶大自然旅行的意义、文化的享受以及思想的艺术等等,提出了“快乐问题”、“悠闲生活的崇高”、“尘世是唯一的天堂”、“中国式的家庭思想”、“乐享余年”、“读书的艺术”与“写作的艺术”等一系列生活目标。

(二)《京华烟云》问世(www.xing528.com)

1938年2月,林语堂全家到欧洲进行了一次长期旅游,观看了大量名胜古迹,游览了各国风土人情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一年的时间里,林语堂游历了英国、意大利、法国、瑞士、比利时等多个国家。除了旅游之外,林语堂也没有停笔。1938年春天,他把《孔子的智慧》写完后,又想把名著《红楼梦》翻译成英文。后来感觉《红楼梦》离现实生活有点远,于是,改变想法,决定借鉴《红楼梦》的风格形式,撰写一本反映中国现代生活的小说,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京华烟云》小说(又译《瞬息京华》)。英文书名为《Momentin Peking》。

林语堂付出很大的精力撰写《京华烟云》小说。他从1938年3月开始着手,整整用了近半年的时间来构思小说的内容与写作方法,包括时代背景、人物情节安排、开始与结束方式等等。从当年8月8日开始动笔,到第二年8月8日完成,整整用了一年的光景。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用英文撰写的长篇小说。林语堂为小说题词为:“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成为自由的男女。”

小说描写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庚子事变到抗日战争近四十年间的悲欢离合与恩怨情仇,同时在小说中布局一些在此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五四运动、“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论战、北伐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日伪贩毒走私、卢沟桥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八·一三”上海战争等等,展现了中国现代历史上社会风云变幻的风貌。同时,小说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物作了基本符合实际的描写,如孙中山宋庆龄蒋介石冯玉祥、傅增湘、林琴南、辜鸿铭、齐白石、慈禧太后、袁世凯、张勋、段祺瑞曹锟、张宗昌等,都较为具体和真实。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长篇小说的杰出代表。小说场面规模宏大,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全书包括《道家女儿》《庭园悲剧》《秋之歌》三部。林语堂写的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普通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也有特定年代的社会动荡、流连失所;有人们复杂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也有人们所不能改变的种种不幸、沉痛命运。

《京华烟云》大部分内容在巴黎撰写,一部分则是他1939年回到纽约后在维蒙特州避暑时完成的。1939年由纽约约翰·黛公司出版后,立刻被美国的“每月读书会”选中,很快跃居当年12月特别推销的书。1940年,日本发行了《京华烟云》三种日译本。众多国家也相继把它翻译成本民族的文字发行,而美国在四十年代销售达到25万部。可以说,《京华烟云》是我国现代文学较早走向欧美世界的一部重要作品。

1975年,《京华烟云》曾一度作为候选作品角逐诺贝尔文学奖。这展现了《京华烟云》具有了走向全世界的潜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