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理课标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详解

物理课标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详解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标准是指导学校教育的基本准则。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于物理课程有了不同以往的要求,相对于2013年实验版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主要内容和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课程方案的主要变化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物理课标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详解

课程标准是指导学校教育的基本准则。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建构旨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将核心素养纳入并深化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尤其是融入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

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标准对于物理课程有了不同以往的要求,相对于2013年实验版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主要内容和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方案的主要变化

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2.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

(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

1.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

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了课程内容,明确内容要求,指导教学设计,提出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

2.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明确了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www.xing528.com)

(三)模块对比分析

1.培养目标

2.课程基本理念

3.课程目标

4.课程结构

新课标执行开始,高中物理将按不同情况分成不同层次。新课程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变化前,以教材来区分必修、选修,变化后是以知识模块来区分必修、选修,划分上更加细致、科学、合理;二是新课程中必修模块为合格性考试内容,必修模块和选择性必修模块为等级性考试内容,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充分注重物理核心素养的达成。

必修模块:学生如果只是高中毕业,获得高中毕业证,需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其中物理学科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为必修模块,必修模块分为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共三本书,各占两学分。必修一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必修二的课程内容主要包含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必修三则主要包括静电场、电路及其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初步、能源可持续发展

选择性必修模块:如果在参加高考时打算选考物理,则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还需增加选择性必修模块,即完成两个模块六本书的学习。选择性必修也分为三个模块: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三,其中选择性必修一的主要知识内容为动量及其守恒定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及其应用;选择性必修二的主要知识内容包括电磁感应及其应用、电磁振荡与电磁波、传感器;选择性必修三的主要知识内容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热力学定律、原子原子核、波粒二象性。

选修模块:对于有意愿继续发展兴趣特长或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还有选修模块的三本选修内容供学生选择,即选修一、选修二和选修三。选修一为物理学与社会发展,选修二为物理学与技术应用,选修三为近代物理学初步。

图1-1是根据新修订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整理的高中物理课程结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