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籍第一、第二期师生情况简述

江西籍第一、第二期师生情况简述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西为华南内陆腹地,历史上多有学子士大夫享有盛誉,陆续有江西籍青年学子投考黄埔军校前四期,但是潮州分校第一、第二期生入校学习者较少。1926年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一军第二十师步兵连连长。随军参加第一、第二期北伐战争,1928年8月5日在山东昌乐作战阵亡。

江西籍第一、第二期师生情况简述

江西为华南内陆腹地,历史上多有学子士大夫享有盛誉,陆续有江西籍青年学子投考黄埔军校前四期,但是潮州分校第一、第二期生入校学习者较少。

表23 江西籍师生历任各级军职数量比较一览表

以下选取37名知名师生做简略介绍(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化(1902—?),别字人镜,江西贵溪人。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第二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连长、营长、团附。1935年6月24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296]

毛丰(1895—?),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大队第一队中尉副队长。江西鄱阳人。1926年春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步兵第一大队第一队中尉副队长。1926年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一军第二十师步兵连连长。1928年10月任陆军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司令部参谋处参谋,第十一师步兵第三十三旅司令部参谋处主任,步兵第六九八团团附。1929年9月15日任陆军第三十二旅(旅长刘夷)第六九五团上校团长,1930年5月随部参加中原大战。1941年3月7日获陆海空军褒扬状。[297]

毛麟义(1900—?),江西兴国人。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第二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连长、营长、团附。1937年8月9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298]

卢同策(1900—1928),别字叔青,江西南县人。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第三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随军参加第一、第二期北伐战争,1928年8月5日在山东昌乐作战阵亡。[299]

卢同策

卢伟汉(1899—?),别字仁甫,江西南康人。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一队,1926年6月1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二师第四团步兵连排长、连长。1929年后任中央警卫团步兵营营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陆军步兵团团附、团长,少将参议。1946年1月奉派中央训练团将官班学员队受训,[300]1946年3月结业。

卢怀真(1901—?),别字遂初,江西万载人。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第三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连长、营长、团附。1935年6月19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301]1936年12月31日任陆军第十师第三十旅步兵第五十八团第二营营长。[302]

吕锟(1899—?),又名道称,别字伯烈,江西兴国人。行政院行政人员训练班、中央训练团党政班毕业。1926年5月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第一大队步兵第二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陆军步兵团团长,四川荥经、江苏溧水、江西新余、江西新昌等县县长,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高参室高级参谋,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驻中共新编第四军军部少将联络参谋。1946年1月奉派中央训练团将官班受训,1946年3月结业。1946年3月16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少将。1949年1月任陆军总司令部第三编练司令部蟠龙师师长。

刘子兆(1905—?),别字步刘,江西南昌人。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第三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随军参加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陆军步兵团团长。1939年8月19日署福建省福清县县长。[303]1940年9月3日被免去福建省福清县县长职。[304]1945年10月获颁忠勤勋章,奉派入中央训练团受训,1946年5月获颁胜利勋章,1946年7月结业。1949年到台湾,被推选为旅台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学会总干事。

刘子英(1895—?),潮州分校第一期教官部少校战术教官。原名堂俊,别字子英,后以字行,原载江西武宁人,另载江西南昌人。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1916年毕业。1925年12月30日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战术教官。1926年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一军司令部参谋,军官教导队教官。1928年春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官团教官组战术教官。1936年12月22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305]

刘天铎(1901—1930),江西庐陵人。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第一队,1926年10月肄业。应征入伍,随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二师步兵团排长、连长、营长。1929年任陆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旅第六十一团副团长、团长。1930年4月中原大战之役,因战事失利被陈诚军法处决。

刘兴汉(1905—?),江西袁州人。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第一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连长、营长、团附。1935年7月16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306]

刘超寰(1902—1987),别字镇中,江西莲花人。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第一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1933年起任陆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附,独立旅第三团团长。1936年任陆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旅第三团团长。1935年5月17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中校。[30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陆军第七十八师副师长,率部参加淞沪会战。1937年11月16日被国民政府颁令晋任陆军步兵上校。[308]后任陆军第一九六师师长。1939年6月24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少将,后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第一分区江北指挥部指挥官,第一战区第三十四集团军第一军副军长。1946年后任陆军整编第一师副师长,整编第二十七师师长。1949年任陆军第三十六军军长。1949年秋到台湾。

巫兴汉(1889—1930),别字少臣,江西南安人。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二队,1926年6月1日毕业。随军参加第一、第二期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副连长。1930年9月14日在河南归德作战阵亡。[309]

李上达(1902—1930),江西赣县人。早年在赣州参加农民运动,1926年奉派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南昌等地从事秘密工作。1929年年初被中共江西省委派赴赣东北苏区,曾任江西军区独立第一团团长、政委,赣东北红军独立师政委,中共红军第十军前敌委员会委员。1930年夏奉派赴上海中共中央汇报工作。1930年8月18日在乐平众埠被捕,不久遇害牺牲。

李阳龢(1903—?),潮州分校本部同准尉司书。别字松仙,江西九江人。1925年10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校本部同准尉司书。[310]1926年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

余嘉勋(1900—?),潮州分校本部教育副官。别字觉新,江西人。1925年10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校本部少尉教育副官。[311]1926年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

怀仁(1898—?),别字乐山,江西贵溪人。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一队,1926年6月1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连长、营长、团长。1936年12月22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中校。[312]

张永观

张永观(1891—?),潮州分校本部教官部少校战术教官。别字如九,江西大庾人。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1916年5月毕业,分发江西陆军服务。历任江西陆军省防军第一混成旅步兵团见习、排长、连长,江西陆军小学堂教官,江西督军(李烈钧)公署参谋。1925年秋到广州,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四期教授部战术教官,随军参加第二次东征作战。1926年年初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兵器教官,[313]后任少校战术教官。1926年秋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一军预备师补充团副团长、代理团长,北伐军南昌指挥部警备大队大队长,江西省政府军事厅科长、参事,九江警备司令部副参谋长。1937年6月22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314]

陈上秉(1899—1928),别字英南,江西瑞金人。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二队,1926年6月1日毕业。1926年7月随北伐东路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十四师第四十团第二营第四连排长、连长。1927年10月任第一军第十四师第四十团第二营少校营长,[315]随军参加第二期北伐战事,1928年4月17日在山东滕县作战阵亡。[316]

林际春(1900—?),潮州分校本部军需处同准尉司书。别字植三,江西武宁人。1925年12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校本部军需处同准尉司书。[317](www.xing528.com)

欧阳柳(1905—?),别字志毅,江西南昌人。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步兵大队第一队,1926年12月底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一师第二团步兵连排长、连长、营长。1937年7月10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318]

罗群

罗群(1901—1927),潮州分校第一期教育副官。别字君羊,江西万安人。1919年任万安县立高等小学教员,1922年充广州大本营第六路游击司令部副官。1923年任西路讨贼军新编大队军需,滇军第三军第七师第十四旅第二十八团第一营编修官。在北京大学求学时,闻黄埔招生以求三民主义,欣然投笔从戎。1924年春由徐苏中、彭素民保荐投考黄埔军校,1924年6月考入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第一队,1924年11月毕业。分发黄埔军校教导第二团党代表办公室服务员,入伍生总队第一团第三营连党代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教育副官。[319]1926年7月随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步兵连排长、连长,1927年春任中央教导师第二团第六营营长。[320]1927年8月1日任第一军第一师司令部参谋长。[321]1927年8月30日龙潭战役时率部坚守,弹尽援绝,最后于白刃战中阵亡。[322]

周志道

周志道(1900—1984),别字靖方,江西永新人。1900年3月5日生于江西省永新县一个耕读家庭。1926年5月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第一大队步兵第三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之前史料误记载为黄埔军校本部第四期生。1926年7月随部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第二师第二团第一营第一连党代表。1927年5月任总司令部直辖补充第六团(团长刘保定)第二营第八连连长。1927年9月所部划归第一军第二十二师,任该师司令部参谋。1927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教导团第一营第一连连长,随部参加泰安、济南战役。1929年任独立第十四旅第一营副营长兼第三连连长,1930年4月任陆军独立第三十二旅步兵第一九四团第三营营长。1932年6月任陆军独立第三十二旅第一九六团副团长,兼任第三营营长,1932年7月代理该团团长。其间作战负重伤,痊愈后返回部队,1932年12月任陆军独立第一旅(旅长王耀武)司令部军官大队大队长,1933年6月任该旅第二团团长。1936年3月20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中校。[323]1936年6月部队改编,任陆军新编第十一师(师长王耀武)第二团团长,1936年8月所部再改编为陆军第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任该师第一五一旅步兵第三○三团团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会战。1937年9月任陆军第七十四军(军长俞济时)第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第一五一旅旅长。1937年12月12日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23日被国民政府颁令晋任为陆军步兵上校。[324]1938年1月奉调湖北荆门整补,1938年5月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随后率部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3月率部参加南昌会战。1939年8月任陆军第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副师长,率部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1942年11月任陆军第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第五十一师师长,1943年5月率部参加鄂西会战,1943年11月率部参加常德会战。1943年11月获颁四等宝鼎勋章。1944年5月率部参加长衡会战,1944年8月获颁三等宝鼎勋章。1945年春率部参加湘西会战。1945年8月初任陆军第一○○军(军长李天霞)副军长。1945年10月获颁四等云麾勋章及忠勤勋章。1946年5月获颁胜利勋章。1946年6月任陆军整编第八十三师(师长李天霞)副师长。1947年7月接李天霞任陆军整编第八十三师师长。1948年8月任恢复后的陆军第一○○军军长。1948年9月22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少将。所部在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围歼,负伤后率余部脱逃。1948年12月获颁三等云麾勋章,1949年1月获颁二等宝鼎勋章。1949年4月任陆军总司令部第五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官,兼任重建后的第一○○军军长。后因伤病辞职奉准,任国防部中将衔附员。1949年夏赴台湾。

周青(1902—?),别字又生,江西赣县人。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二队,1926年6月1日毕业。1926年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连长、营长、团长。1936年3月21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中校。[3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陆军步兵旅副旅长,率部参加抗日战事。1937年10月22日被国民政府颁令晋任陆军步兵上校。[326]

胡振武(1890—?),潮州分校第一期校本部副官处中校处长。别字競义,江西鄱阳人。江西陆军讲武堂毕业。1925年12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校本部副官处中校处长。[327]

胡競先(1901—1986),别字勉修,江西鄱阳人。1901年10月生于鄱阳县城一个乡绅家庭,幼年私塾启蒙,少年时考入本乡高等小学堂,毕业后,继入鄱阳县立中学就读,1923年毕业后,任本乡高等小学堂教员,1925年冬毅然南下广东。[328]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第一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其间奉命携何应钦亲笔函,潜赴福建省永定县,招降曹万顺部反正,视为北伐战争前归附国民革命军之首支北洋军系。随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一军第一师步兵第一团排长、连长,北伐东路军骑兵大队大队长。1927年10月参加留学日本军官考试,被录取为留学日本40名年轻军官之一,奉派并考入日本陆军骑兵专门学校学习,在学期间曾参加日本军队“乘马大会”竞赛,荣获优胜锦标,1931年毕业。回国后,先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骑兵科中校教官,后参与筹备中央陆军骑兵学校,为早期教官之一。经选拔任军政部独立骑兵第十一旅副旅长,后补为旅长,为潮州分校毕业生晋任旅长第一人。1933年8月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期骑兵科科长,兼任骑兵军官教育班主任。1936年11月2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骑兵上校。[329]1936年11月12日获颁五等云麾勋章。[330]1937年5月7日被国民政府颁令由陆军骑兵上校晋任为陆军少将。[331]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参议。1939年1月奉命筹备恢复骑兵学校于甘肃天水,正式成立时被任命为中央骑兵学校教育长,主持骑兵学校训练事宜。抗日战争胜利后,因蒋介石卸任所有军校校长,遂继任骑兵学校校长。1947年1月被推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秋任陆军总司令部骑兵编练处处长,后改任骑兵司令部司令官,1948年10月当选行宪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到台湾,任“总统府”中将参军[332]

钟亚藩(1897—?),潮州分校本部大队部上尉副官。别字震西,江西临川人。江西陆军讲武堂毕业。1926年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本部大队部上尉副官。[333]1926年秋随军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随军参加中原大战,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连长、营长、团附。1936年12月12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中校。[334]1937年11月3日被国民政府颁令任命为豫皖绥靖主任公署咨议。[335]1938年3月5日被国民政府颁令晋任为陆军步兵上校。[336]

姚唯(1892—?),潮州分校第一期区队长。别字难先,江西萍乡人。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1916年8月毕业,分发江西陆军服务。历任江西陆军混成第二旅步兵第四团排长、连长、团附。后随建国赣军赴粤,任驻粤赣军总司令(朱培德)部参谋、代理参谋处处长,随部参加革命军东征作战事宜。1925年4月赴广州,任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战术教官,东征军第二纵队支队司令部参谋主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教官,[337]后兼学员队队长。后随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一军(军长何应钦)第二师(王懋功、刘峙)第六团(团长陈继承兼)代理团长兼党代表,东路军北伐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部第二十二师(师长陈继承)司令部参谋长,兼任中国国民党第二十二师特别党部书记长。1936年12月22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中校。[338]

姚唯

唐三山(1906—1983),别字一岳,别号鉴卿,江西吉安人。1906年1月15日生于吉安县城一个耕读家庭,幼年私塾启蒙,少时考入初级学堂,后考入高等小学堂,继入吉安县立初级学校学习,1925年秋毕业,受家乡人刘峙(时任黄埔军校教官)影响,毅然南下广东投考潮州分校。[339]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1926年6月1日毕业。1926年10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大队第二队中尉区队长。后随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二师步兵团排长、连长。1928年春任中央教导第二师步兵营营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四师步兵团营长。1929年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第一总队步兵大队中队长,中央教导第二师新兵训练主任、团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洛阳分校学员总队大队长。1933年奉派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学习,[340]1934年毕业。后任中央军官训练团星子特别训练班总队长,陆军第八军司令部特务团团长。1935年5月20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中校。[341]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陆军第四十师步兵第一○九团团长,陆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二九旅少将旅长,军事委员会办公厅科长,军政部第三新兵补充处处长。1940年起任四川叙泸师管区司令部参谋主任,泸永师管区司令部司令官。1939年11月6日被国民政府颁令由陆军步兵中校晋任为陆军步兵上校。[342]后任河南许郾师管区司令部司令官,中央训练团干训总队大队长。1946年任赣北师管区司令部司令官。1948年9月22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少将。后任第十二兵团怒潮军政学校副校长、[343]陆军第十九军副军长。1949年到台湾,任金门防卫司令部高级参谋。

梁静波(1906—?),江西塘江人。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步兵大队第三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随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参加北伐战争,历任步兵团排长、连长、营长。1936年9月8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中校。[344]任陆军步兵团团长。

程啸平(1902—1941),别字绍清,江西乐平人。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毕业。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第二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排长、连长,陆军第二十师步兵团营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陆军第七十八师团长,第三战区预备第八师司令部参谋长,金华警备区司令部副司令官。1941年春在绍兴日军作战中阵亡。

谢文蔚(1898—?),别字斐如,江西寻乌人。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一队,1926年夏肄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连长、营长。1935年6月21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345]任陆军第九十六师步兵第五七五团副团长、代理团长。1936年4月10日被国民政府颁令由陆军步兵少校晋任陆军步兵中校。[346]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陆军第九十六师步兵第五七六团上校团长,率部参加抗日战事。1938年5月奉派入中央军官训练团第一期第二大队第六中队学员队受训,1938年7月结业。返回原部队续任原职。

谢培元(1899—?),别字醒呼,江西兴国人。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第一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随军参加第一、第二期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连长、团附、团长,1937年3月31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中校。[347]

管声和(1906—?),别字颂平,江西宜黄人。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1926年12月30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二十师步兵第一团排长、连长。1937年1月5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348]

廖明(1907—?),别字小东,江西赣县人。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登记通讯处为第一团团党部,1926年12月30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二十师步兵第一团排长、连长,1932年12月任陆军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司令部特务营营长。1935年6月19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349]1937年4月8日被免去陆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旅步兵第六十二团团附职。[350]

熊骧(1900—?),潮州分校步兵大队第三队上尉副队长。江西人。江西陆军讲武堂毕业。1925年12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步兵大队第三队(队长廖运泽)上尉副队长。[351]

戴光远(1900—?),潮州分校步兵大队部准尉司书。江西人。1925年12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步兵大队部准尉司书。[352]

江西与广东接壤,多受南粤风气影响。如上表及资料所示:军级以上人员4人,占5.22%,师级人员3人,占4%,两项相加为7人,达到9.22%。综合分析学员情况,还有1名中共师级人员。

比较出名的将领有周志道、刘超寰、唐三山等,多次率部参与抗日著名战役。胡競先参加筹备骑兵学校,后成为骑兵兵种领导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