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徽籍师生情况综述:第一、第二期的简要分析

安徽籍师生情况综述:第一、第二期的简要分析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4安徽籍师生历任各级军职数量比较一览表以下选取23名知名师生略作介绍:丁佩三(1900—?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步兵团排长、连长、营长、团附。1921年8月考入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受任教老师柯庆施影响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期间被学校以“准予退学”名义开除学籍。1925年9月28日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第九团党代表,率部参加第二次东征作战。1925年11月被任命为第三师第一补充团党代表。

安徽籍师生情况综述:第一、第二期的简要分析

安徽历史上处在军事战乱纷争之地。“桐城学派”及“徽州文化”,影响安徽弟子陆续南下投考黄埔军校。

表24 安徽籍师生历任各级军职数量比较一览表

以下选取23名知名师生略作介绍(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佩三(1900—?),安徽合肥人。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1926年6月1日毕业。留校任第二期步兵大队第三队(队长廖运泽)少尉区队长。1926年10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连长、营长、团附。1935年6月18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353]

卫立成(1896—?),别字诏九,安徽合肥人。卫立煌堂兄。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1926年6月1日毕业。1926年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步兵团排长、连长、营长、团附。后任陕甘绥宁边区总指挥(卫立煌兼)部参谋。1936年12月8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354]后任安徽省保安司令部参谋。1937年10月27日任代理安徽省第四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官。[355]

王胜清(1900—?),潮州分校政治部中尉干事。安徽人。1925年10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政治部中尉干事。[356]

王振寰(1901—?),别字恺丞,别号凯臣,安徽安庆人,另载安徽怀宁人。南京中央步兵学校战术研究班第二期、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二十二期毕业。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第三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1928年起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总队步兵第三队少校区队长,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期第一总队步兵第二队队长。1935年6月22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35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军校迁移西南地区,任成都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第二总队步兵第二大队中校大队附,第十七期第一总队上校副总队长。1940年8月26日被国民政府颁令由陆军步兵少校晋任为陆军步兵中校。[358]抗日战争胜利后,续任成都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十一期军校教育处军械科科长,第二十三期军校总务处军械科科长。[359]

王逸常

王逸常(1896—1986),潮州分校政治部秘书。又名彝常,曾化名仲岭,别字纯熙,安徽六安人。1896年3月10日生于六安县城一个家商之家。幼年本乡私塾启蒙,入高等小学、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学习。1921年8月考入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受任教老师柯庆施影响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期间被学校以“准予退学”名义开除学籍。经介绍1923年6月赴上海,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1923年9月加入中国国民党,1923年11月22日由瞿秋白、施存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360]1924年春受中共组织内部推荐,另由于右任(时任上海大学校长)举荐投考黄埔军校,1924年春在上海市环龙路44号中国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参加初试,通过初试录取。1924年5月4日到达广州,随即参加复试并录取为正取生。1924年6月考入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第一队,因按两党协议规定,中共组织在校内不公开,秘密兼任中共黄埔军校第一期支部(书记蒋先云)宣传委员。1924年11月毕业,留校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被秘密推选为中共第二期支部候补干事,后任校本部政治部组织科科员,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时任驻会秘书。1925年2月随军参加第一次东征,任东征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代理秘书,协助宣传鼓动事宜。1925年6月任教导第一团第三营少校营党代表,参与校军对滇桂军阀杨希闵部、刘震寰部军事行动。1925年7月奉调回校本部政治部组织科工作。1925年9月28日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第九团党代表,率部参加第二次东征作战。1925年11月被任命为第三师第一补充团党代表。1926年3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政治部秘书,[361]参与该校筹备创建事宜。1926年7月9日参加广州东校场北伐誓师大会,任国民革命军(广州)留守处政治部组织科科长。[362]

1927年7月15日广州“清党”前夕,奉命赴香港隐蔽。1927年9月奉派返回广东海丰,参与筹备武装暴动,事败后赴上海。1927年10月在上海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1928年1月派返原籍开展工作,任中共六安中心县委书记。任鄂豫皖边区红军第三十三师党代表,中共六安、霍山联合县委书记,1928年冬因与尹宽(时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发生严重分歧,1929年1月径往上海找党中央解决,因患病留上海医治。1930年在上海英租界开办秋阳书店,任经理,主要销售政治书刊和介绍苏联的期刊,还翻译并印刷苏联等书籍。1931年夏英租界老闸巡捕房查抄秋阳书店,被逮捕入狱。1932年因对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内“左”倾做法不满,遂声明退出中国共产党,[363]后一度与中共党组织仍保持联系。193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委派周新民向其传达指示,令其以师生关系与张治中(时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联系,到上海黄埔同学会登记,从而恢复军校学籍,并分配入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学习。1935年12月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政治训练处处员,1936年2月任东北军第五十三军第九十一师(师长冯占海)政治训练处处长,后任陆军第五十三军(军长万福麟)政治部主任,兼任中国国民党陆军第五十三军特别党部书记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保定行营政治训练处处长,兼任中国国民党保定行营特别党部执行委员。1938年1月任国民政府武汉行营政治训练处秘书、代理处长。其间一度离开军界,1938年6月至8月任重庆民生公司船务处副经理。1938年9月派任陆军第三十六军(军长姚纯)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4月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政治部(主任陶峙岳兼)副主任,1943年3月被撤职查办。1943年4月经张治中保举,挂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附。1943年11月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上校。1945年10月获颁忠勤勋章。1946年5月获颁胜利勋章。1947年8月9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少将,[364]同时办理退役。后未再任军职,为谋生出任教职,曾任重庆私立中学校长。

王效康(1893—?),别字晋丞,安徽霍邱人。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第三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连长。1931年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第二总队第一大队第一队队长。1935年6月24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365]1936年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三期步兵第三队中校队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军校迁移西南地区,续任成都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教官。[366]

朱仲英(1894—1927),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二队,1926年6月1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1月29日在上海洋埠作战阵亡。[367]

孙一普(1900—?),潮州分校步兵大队第三队准尉特务长。别字亚侯,安徽寿县人。1925年12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步兵大队第三队(队长廖运泽)准尉特务长。[368]

孙以国(1898—1932),安徽寿县人。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二队,1926年6月1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连长,1932年3月27日在河南王集作战阵亡。[369]

李振才(1899—1926),别字国梁,安徽合肥人。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一队,1926年6月1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1926年9月26日在福建永定作战阵亡。[370]

吴光国(1892—1926),安徽合肥人。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一队,1926年6月1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1926年9月26日在福建永定作战阵亡。[371]

汪勋丞(1895—?),别字建中,安徽无为人。1926年5月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第一大队步兵第一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连长、营长、团附。1936年7月1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372]

郁学海(1900—1932),别字麟书,安徽合肥人。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一队,1926年6月1日毕业。1926年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一师步兵团排长、连长、参谋。1932年4月16日在浙江开化作战阵亡。[373](www.xing528.com)

侯占标(1895—?),别字汉勋,安徽宿县人。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三队,1926年6月1日毕业。1926年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一师步兵团排长、连长、参谋。后任陆军第二十一师步兵团营长、团附。1935年6月17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少校。[374]

夏德贵

夏德贵(1896—?),别字厚波,安徽合肥人。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一队,入学时登记为30岁,[375]1926年6月1日毕业。1926年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一师步兵第三十二团排长,第一军第二十二师步兵第六十五团连长、营长、团附,参加第一、第二期北伐战争。1928年10月任陆军第九师司令部少校服务员。1929年6月任陆军第九师(师长蒋鼎文兼)第二十六旅(旅长李延年)步兵第五十二团(团长陈琪)少校团附,1930年2月任中校团附,随军参加中原大战。1931年10月任陆军第九师第二十五旅(旅长陈沛)步兵第五十一团团长。1932年4月1日任第九师第二十六旅(旅长郑作民)副旅长。1933年5月22日任陆军第九师第二十五旅(旅长李向荣)步兵第四十九团团长,率部驻军江西赣南。1935年5月17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中校。[376]1936年9月30日由任陆军步兵中校晋任陆军步兵上校。[377]1936年10月14日任第二十六旅旅长。1936年10月26日被免陆军第九师第二十五旅步兵第四十九团团长职。[378]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陆军第九师第二十五旅旅长,率部参加抗日战事。1938年7月奉派入军事委员会战时将校研究班第三分队学员队受训,[379]1938年8月结业,返回原部队。1938年8月任陆军第九师(师长郑作民)副师长。1940年5月转任陆军第七十六师(师长王凌云)副师长。1942年6月25日接任陆军第七十六师师长。1945年1月1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1945年7月1日任昆明防守司令(杜聿明)部少将衔高级参谋。1945年12月1日任云南警备总司令部少将衔附员。1946年春奉派入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二期学习,1946年7月11日获颁忠勤勋章,1946年10月10日获颁胜利勋章,1947年4月毕业。续入中央训练团受训,登记为少将衔团员。1948年3月任国民政府主席特派战地视察第八组(组长周建陶)少将衔视察官,1949年3月任国民政府国防部少将衔部员。[380]

徐石麟(1900—1976),潮州分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又名石林,原籍安徽望江,生于江苏金坛。金坛县国民学校、安徽安庆六邑中学毕业,上海大学文学系肄业。1924年春由袁家声、薛子祥举荐投考黄埔军校,1924年4月10日经柏文蔚、谭惟洋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5月到广州,1924年6月考入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第一队,在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1月毕业。分发教导第二团见习、排长,入伍生团副连长,[381]随部参加第一、第二次东征作战。1926年1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382]1926年7月随部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师长陈铭枢)第二十八团连长、副营长。1927年8月随部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十一军第十师(师长蔡廷锴)第二十八团参谋长。1927年8月3日起义军南下江西进贤,8月4日与范荩、胡灿等被蔡廷锴部扣留,后遣送出部队(另说因策动部队归附南京,被蔡廷锴扣留遣送)。后经鄱阳、九江到汕头继赴香港,1928年到上海,入国民革命军杭州黄埔失散同学登记处登记,奉派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班受训。经黄埔同学保荐获任官资格,1931年12月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支队长、团长。1933年12月任训练总监部安徽省教育训练委员会主任委员。1936年3月14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中校。[383]

徐石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秘书。1938年10月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兵站部分站长、运输团团长,豫鄂皖边区抗日敌后游击挺进总指挥部第三游击挺进纵队司令部副司令官。后任县长,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四厅副厅长。1945年6月28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少将。1945年10月获颁忠勤勋章。1946年5月获颁胜利勋章。1946年7月退为备役。1946年12月应邀出任甘肃河西警备总司令部新闻处处长。1947年4月奉派入军官训练团第三期第三中队学员队受训,并任该期办公厅训育组第三中队政治指导员,1947年6月结业,返回原部队。

章文仲(1900—?),潮州分校步兵大队第三队准尉司书。安徽全椒人。1925年12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步兵大队第三队(队长廖运泽)准尉司书。[384]

葛正明(1900—?),潮州分校政治部准尉管理员。安徽凤台人。1925年10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政治部准尉管理员。[385]

董世清(1900—?),潮州分校政治部准尉管理员。安徽合肥人。1925年10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政治部准尉管理员。[386]

韩堃(1894—?),又名坤,别字瑞坡,安徽安庆人。1926年6月6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第一队,1926年12月30日毕业。随军参加第一、第二期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连长。1931年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第一总队步兵队队附。[387]

谢辅三(1897—1960),别字怀仁,安徽合肥人。幼读私塾启蒙,后入徐树铮部教导团受训,结业后任排长。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一队,1926年6月1日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步兵团排长、连长,1929年任中央教导二师步兵团营长,陆军第九师步兵第十八团团附、团长,陆军第八十七师第二三六旅旅长。1935年4月30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上校。[388]1936年11月12日获颁五等云麾勋章。[389]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陆军第三十四集团军预备第一师师长。1939年6月6日被国民政府颁令由陆军步兵上校晋任为陆军少将。[390]1941年6月21日获颁干城甲种一等奖章。[391]1941年12月12日获颁光华甲种一等奖章。[392]1942年11月任陆军第十六军副军长。1944年7月任第一战区第十四集团军暂编第四军军长。1945年6月任第一战区第二十七军军长。1946年1月任郑州警备司令部司令官,河南商雒区警备司令部司令官。1948年9月22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中将。1948年9月29日任第十九绥靖区司令部司令官。1949年5月任华中剿匪”总司令部第五纵队司令部司令官。1949年6月乘飞机离开陕西,继转飞台北。[393]

廖运泽

廖运泽(1903—1987),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大队第三队上尉队长。别字汇川,安徽凤台人。凤台县东乡廖家湾国民学校、上海私立工惠学校毕业。安庆省立职业学校肄业。1924年1月由袁家声、廖子英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3月再由其二人保荐投考黄埔军校。1924年6月考入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第三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1月毕业。历任东征军总指挥部警卫连队长,第二期学生总队部教育副官,随部参加第一、第二次东征作战。1926年2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步兵大队第三队上尉队长。[394]1926年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1926年12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大队第四队少校队长。1927年4月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大队第三队中校队长,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第七十二团副团长、代理团长。1927年8月率部参加南昌暴动,失利后转赴上海。1928年春任第三十三军司令部学兵团教育长,与中国共产党脱离组织关系。后任陆军第四十二军司令部参谋处参谋,淮军第一师新编第五旅步兵团营长,暂编第二旅副团长,陆军独立第四十旅团长。1935年5月27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颁令叙任陆军步兵中校。[395]1936年9月30日由任陆军步兵中校晋任陆军步兵上校。[396]任陆军第九十五师补充旅旅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陆军第九十二军第二十一师副师长,军事委员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学员总队副总队长。1938年5月任陆军第二十一师师长,兼任安徽阜阳警备司令部司令官。1939年12月任第五战区陆军第九十二军暂编第十四师师长。1943年10月5日任陆军骑兵第二军军长。1945年2月20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叙任陆军少将。1945年10月获颁忠勤勋章。任陆军第九十六军代理军长。1946年5月获颁胜利勋章。1946年6月任第二绥靖区司令部副司令官,后改任国防部中将部员。1948年6月任第八绥靖区司令部副司令官,兼任第一快速纵队司令部司令官,第八绥靖区颍上指挥所主任。1948年9月22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叙任陆军中将。1949年1月任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部副司令官。1949年5月因其旧部第一一○师起义被通缉,潜居香港,曾策动陆军第三一八师起义。

潘如海(1893—?),别字波涛,安徽怀远人。1925年12月18日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第一队,1926年6月1日毕业。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连长、营长、团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陆军步兵团团长,率部参加抗日战事。1937年8月4日被国民政府颁令任命为陆军步兵中校。[397]

据上表统计:军级以上人员3人,占4.84%,师级人员2人,占3.23%,两项相加为5人,达到8.07%。从综合分析学员情况方面看,军师级人员有廖运泽、王逸常、谢辅三、夏德贵,其他皆为中下级军政人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