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题步骤讲解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题步骤讲解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非连续性文本则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的段落并不连续的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多以新闻类、评述类文本和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题步骤讲解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连续性文本是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则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的段落并不连续的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多以新闻类、评述类文本和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1.多则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则材料组成,包括文字、数据表格、图表等。

2.多样文体

非连续性文本包括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涉及议论、说明、叙述等多种文体。

3.形散神聚

材料多样,角度多元,问题聚焦,主题集中。

4.时代性强

材料一般都散发着时代的气息,与时代生活紧密结合。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解题步骤

鉴于非连续性文本并不是连续的一篇文章,非连续文本阅读设题又主要基于对学生筛选整合信息、概括理解内容等能力的考查,建议同学们解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时,需要打破先整体阅读后做题的习惯,可以先从阅读主观题的题干开始,带着问题去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以便于高度集中精力地阅读。

1.阅读主观题题干,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然后解答问题

(1)审题干,明确答题内容。题干往往引导答题方向,具有多种暗示。比如区域暗示、思路暗示、要点暗示等。领会暗示、提取关键词是答题要务。

(2)划区间,锁定信息来源。在明确题干的主要信息后,就要带着题干所涉及的内容到原文中寻找信息区间,看相关内容是在哪一段或哪几段,然后进行定位阅读。

(3)善筛选,重视归纳整合。找出答题区间后,要在相关阅读区间内对材料信息进行搜索阅读,逐句、逐段提取关键词,对相同信息进行整合,对不同信息进行归类,不得重复,不得遗漏。

(4)分好点,注意分条作答。答题不踩点、东拉西扯、庞杂无序是考场上考生得分低的主要原因。答题过程中要先仔细审读题目要求,再结合文本材料弄清楚该题应该包含几个得分点,然后踩点答题。主观题解答应坚持三条原则:

①忠于原文而不照搬原文。

②分点答题而不过度答题。

③分条作答。每一条尽量先用概括词概括,再用分析句支撑观点。

2.依次阅读客观题题干及选项,带着客观题题干及选项去阅读文本,判定选项正误

(1)审题干,明确要求。

(2)精读选项,准确理解选项内容,初步推断。

①关注选项中的敏感词。如果有敏感词,可依据敏感词对选项内容和逻辑进行分析。

②结构和内容分析。如果没有敏感词或敏感词没问题,可关注结构和内容。关注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枝叶(定语状语、补语)、用词、逻辑等。

③划区间,锁定信息来源。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④筛选,重视归纳整合。

对于选择题,要尽量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典例探究】(www.xing528.com)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这是自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后,连续三年被写入报告。

2016年3月,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引发全球对“人工智能”的关注。人们惊奇地发现,人工智能已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其学习能力和智能化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如今,在社会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深刻改变了产业形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摘编自《人民日报》《人工智能正改变未来》]

材料二:

(数据来源于前瞻数据库《人工智能市场关注度不断提升,2017年投资事件达353起》)

材料三:

2013年以来,美、德、法、英、日、中等国都纷纷出台了人工智能战略和政策。各国人工智能战略各有侧重:美国重视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科技领先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欧盟国家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隐私、尊严等方面的伦理风险;日本希望人工智能推进其超智能社会的建设;而中国人工智能政策聚焦于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化,助力中国的制造强国战略。各国政策在研发重点和重点应用领域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从2009年至今,中国人工智能政策的演变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核心主题词也在不断变化,体现了各阶段发展重点的不同。国家层面政策早期关注物联网、信息安全、数据库等基础科研,中期关注大数据和基础设施,而2017年后人工智能成为最核心的主题,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重要主题。综合来看,中国人工智能政策主要关注以下六个方面:中国制造、创新驱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研发。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其中《中国制造2025》在地方人工智能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纲领性的作用。通过政策发布数量来看,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活跃的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地区。

(摘编自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

材料四: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为安全防护提供了一条全新思路,但与众多强大的工具一样,人工智能平台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更可能受到网络不法分子的利用。由于人工智能推动设备智能向场景智能演进,主动调动各种场景的功能为人们提供主动化服务,这就让安全问题变得非常复杂,不法分子有可能通过“机器人黑客”来发动精确的漏洞攻击。

同时,由于物联网的发展,联网设备大量增加,在居家和办公室环境中,所有智能设备间实现互连的情况也将带来更多的安全漏洞。

而对越来越复杂的安全形势,单一设备、单一领域和单一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哪怕再强,也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需求。构建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系统化安全防护方案,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同的安全问题,对企业构建安全防护墙至关重要。

(摘编自科技快报网《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系统化安全体系将引领信息安全发展》)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4—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说明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走向成熟,前景较好。

B.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逐渐扩大,这与人工智能行业投资事件数量和投资金额的增长态势密不可分。

C.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经历了几年缓慢发展后,2014年开始强势攀升,至2017年投资事件数量出现少许回落。

D.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资金额增幅很大,这和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政府和社会重点关注的领域有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连续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预示着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广泛应用。

B.各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其人工智能战略的差异,而同一国家不同阶段也会因国情的变化调整策略。

C.《中国制造2025》在地方人工智能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纲领性作用,可见中国人工智能政策关注最多的是“中国制造”。

D.人工智能的主动化服务、智能设备间的互连带来了更多的安全漏洞,唯有构建安全防护墙方能真正解决这一隐患。

3.材料一、三、四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