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解题方法探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解题方法探析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选择题常用命题“陷阱”方式:以偏概全、因果混乱、时序颠倒、混淆是非、夸大缩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在非连续性文本中表现为不同材料的信息整合与同一材料内的信息整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解题方法探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客观题主要涉及五种设题方式: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信息、比较材料异同、图文转换。辨析时要注意掌握正确的方法。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

“文中重要词语”多指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概念性”词语,多出现在客观题中。对其能否准确理解往往直接影响到对文意的把握。

(一)近几年考查的“重要词语”

(1)文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术语。

(2)文中具有概括作用的词语。

(3)文中指称特定对象的词语。

(4)文中具有深层含义的词语。

这些词语或表示特定的意义,或表达丰富的内涵。

(二)理解文中重要词语题的答题要点

1.投石问路

在原文中找到被考查的词语最先出现的位置,以此为圆心上下查找,确定信息区间。信息一般集中在一个段落或者一个段落的某个层次,这个段落多数出现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也有例外);有的则分散在不同的段落。

2.对比排除

找到各个选项与原文对应的文字,一一比照。一是比照选项与原文所阐述的概念的本质特征是否一致;二是比照阐述的角度是否一致,如原文说的是原因,选项变为结果;三是比照说法,看说法是否改变,若改变了,应判断是语言形式的改变还是语意的改变。

3.识破干扰

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会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陷阱来干扰考生。常见的干扰手段有断章取义、强加因果、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主次不分、无中生有、夸大缩小、说法绝对、曲解原意等。

二、理解文本内容

理解文本内容会出现在客观题中,也会出现在主观题中。

(一)理解文本内容的客观题的答题要点

1.锁定答题区间

细读选项,记下选项中的关键词,在文本中找出相应词句,从而准确锁定各选项对应区间。

2.划层次

给所选句子划分层次。考题各选项多是由多个单句构成的,每个单句往往就是一个层次(有的层次可能是短语),每个层次往往代表一个意思。划层次就是看看有几个单句(或短语),体会有几层意思。

3.比对题文差异

比较每个选项的意思和原文。通过对比细节上的差别,发现命题者设下的“陷阱”。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选择题常用命题“陷阱”方式:以偏概全、因果混乱、时序颠倒、混淆是非、夸大缩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

(二)理解文本内容的主观题的答题要点

理解文本内容的主观题属于筛选整合信息题。详见如下筛选整合信息部分。

三、筛选整合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一个常见的考点,也是理解文本内容的一种题型。常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非连续性文本中表现为不同材料的信息整合与同一材料内的信息整合。不同材料的信息整合要在同一材料内的信息整合基础上进行,特别要注意材料间的联系,要有整体意识。同一材料内的信息整合,要讲究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根据要求有意识地淘汰非相关的信息,挑选出合乎要求的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对信息进行合理转述。

(一)设问方式

(1)材料一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哪些问题?请简要分析。

(3)阅读材料一,试概括说明材料传递的重要信息。

(4)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回答材料反映的×××类问题有哪些。

辨别标志: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内容”“信息”“要点”等字眼。

审题要点: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一则材料还是多则材料。

(二)筛选整合信息题的答题要点

1.抓住关键部位,联系整体揣摩

对新闻的中心而言,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都是关键部位,同时要认真思考全文内容,阅读时二者一定要有机结合。

2.归纳层次要点,综合各层层意

这种逐层的、由多段意思向中心意思的提炼,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最实在、最有效、最一般的方法,也是传统的方法。

3.提取关键信息,重新加以整合

有些文段,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或重要句子,考生必须对每个独立句或对几个相对重要的互有关联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由点到面,归纳出内容要点。

四、比较材料异同

非连续性文本,是指围绕同一话题而呈现出来的多则材料。这些材料往往与同一个人物或事件相关,但是所侧重的方面、观察问题的视角、讨论的焦点有所不同。故而,常常可以就此展开比较。常考的内容是信息异同比较与不同角度比较。比较材料异同题多为主观题。

(一)设问方式

(1)材料×和材料×关于××××的表述有哪些异同?请概括说明。

(2)试比较材料×和材料×,简要说明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www.xing528.com)

(3)材料×和材料×都主张××××,但理由各有不同,请说说它们各自的理由。

(二)辨别标志

题干往往有“内容上”“信息上”“异同”之类的词语。

(三)审题要点

分清是一则材料内部比较还是多则材料比较。

(四)比较材料异同题的答题要点

(1)比较报道的对象。这类题目,在报道的对象上基本相同,都是针对某一现象进行的。

(2)比较报道的深度。有的新闻,仅就新闻事实进行了报道,典型的特征是仅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而有的新闻,除这些新闻要素之外,还有深厚的新闻背景、原因分析和结果预测。

(3)比较报道的宽度。所谓新闻报道的宽度,就是新闻的涉及面。

总之,解答比较材料异同题,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明确任务,即比较什么样的信息,如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人物影响、人物成就、事件背景、事件过程、事件结果等。

对同样的人或事进行报道,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或者介绍人物成长经历,或者介绍人物的突出贡献;或者介绍事件的重要意义,或者介绍事件的发展过程。题目可能考查报道的侧重点,可能考查作者的视角变化,还可能考查不同视角下相关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等。

五、图文转换

在非连续性文本中,文字和统计图表结合是常见的呈现形式,图文转换的关键是要学会阅读图表。阅读图表必须注意如下事项:

1.表头

关注表头。表头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2.分类、图例

关注分类、图例。如看统计图表要确定统计的类别,阅读中,首先要看纵轴、横轴的分类情况,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得知图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图例是读图的“钥匙”,注意不同的符号代表的不同内容。

3.数据

关注数据。统计图表以数据或箭头反映问题,阅读时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从中得出结论。

4.注释性文字

关注注释性文字。要重视审读配合图表而出现的注释性文字内容,图表和文字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

在解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客观题时,可参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题解题方法。在解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主观题时,要在通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基础上作答,要注意筛选整合信息,分点作答,语言表达方面要忠于原文,在每一个答题点中,尽量先概括后分析。

【典例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调研、制订“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15年,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图书出版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潜力持续显现。曾一度遭到电子商务冲击的实体书店近一年来伴随全民阅读的推广开始逆袭。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大型书城,这些大型书城注重“体验”和“服务”,引入亲子阅读、创意生活、数字体验、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

2015年,“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新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让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如众筹出版、微店卖书及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

[摘编自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2016)》]

材料二:

图1 2010—2015年实体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及年度增长率比较

图2 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比较

(摘自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

材料三: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电子图书的开发,网上书店的建立,这些新的形式扩大了图书出版的影响范围。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的目的是要获得利润,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许多图书资源可以免费获得,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营销模式,图书出版业需要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的增长。图书具有的版权是图书出版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在图书版权原有的营销模式中,版权价值仅局限于版权的转让。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的范围不在局限于文字,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间接产生更多的利润。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

(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主要有实体书店和网店两大渠道,其中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达到344亿元,网店渠道达到280亿元。

B.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2014年实现了3.94%的年度增长率,2015年市场码洋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0.29%。

C.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当中,网络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

D.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之后,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政策支持,“十二五”期间诸多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及时出台,为实体书店和网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的大型书城正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这表明实体书店向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转变,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

C.各类出版社为加快产业升级,纷纷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实现网络技术和图书出版的融合发展,这拉近了出版业与市场的距离。

D.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图书的销售、图书版权产生的间接利润、图书作为传播平台产生的广告效益等都会给图书出版业带来新的增值。

3.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