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衣食文化及服饰差异分析

衣食文化及服饰差异分析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前文中已经讲过壮、傣、泰族的先民从下雪的寒冷地区穿着衣服长途跋涉迁徙到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但是什么式样的衣服并不清楚。现今我国西双版纳、德宏以及泰国、老挝、缅甸男子还有穿筒裙的。如今元江、孟定傣族妇女不穿筒裙,穿短衫长裤,式样基本上与壮族、布依族、侗族相似。大体与受巴利文影响的范围相一致。第二块是上穿短衫,下穿较宽大的裤,包括中国操壮侗语族的8个民族和越南的岱族、侬族、布依族地区。

衣食文化及服饰差异分析

在前文中已经讲过壮、傣、泰族的先民从下雪的寒冷地区穿着衣服长途跋涉迁徙到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但是什么式样的衣服并不清楚。这些先民迁移到新的居住地,气候炎热,又忙于开辟新家园,生产力低下,平日多赤身,男子下身兜一条遮羞布,犹如现今日本道士出阵的装束,或短裤。女子穿短裙,上身袒露或束一块挡胸的布。这是一些图画反映的情况,是符合实情的。

现今泰国博物馆展示的泰人服饰是女子的筒裙,只有17世纪、18世纪和19世纪的。这之前的服装并不十分清楚。

中国关于傣族先民服饰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樊绰撰的《蛮书》卷4:“黑齿蛮以漆漆其齿,金齿蛮以金镂片裹其齿,银齿以银。有事出见人则以此为饰,寝食则去之。皆当顶上为一髻。以青布为通身裤,又斜披青布条。绣脚蛮则于踝上腓下,周匝刻其肤为文彩。衣以绯布,以青色为饰。”这段记载指的是德宏傣族先民包括服与饰两部分,所谓裤,应理解为长裤。“斜披青布条”,当然是上身披,脚、腿、腹是不可能披的。现今在泰国、老挝、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的妇女下身穿纱笼,上身有一披肩,由左肩斜披向右腋下,遮胸盖背,两手臂裸露。现今的和尚和泰族佛寺里的佛像还有这种装束。傣族先民妇女的这种装束没有流传下来,反而在上述国家中保留着。

西双版纳傣族先民的服饰,《蛮书》卷4载:“茫蛮部落……皆衣青布裤,藤篾缠腰,红缯布缠髻,出其余垂后为饰。妇人披五色娑罗笼。”娑罗笼并不是纱笼,纱笼即筒裙,纱笼只能穿、扎、束,不能披。所谓披,只能披在上身,而腹、腿、脚不能披。由此看来,“娑罗笼”也就是前段所说的“斜披青布条”。

到了明代,关于衣服的记载稍翔实一些。明代写的《百夷传》载:“男子皆衣长裳,宽襦而无裙。”“妇人则绾独髻于脑后,以白衣裹之,不施脂粉,身穿窄袖折布衫,皂布桶裙,白行缠,跣足。贵者以锦绣为桶裙,其制作甚陋。”《滇志》卷30载:“僰夷……孟定、南甸,男长裳宽襦,无裙。陇川、猛密、孟养,俱短衫小袖,有裙。……妇人挽独髻脑后,以白布裹之,窄袖白布衫,皂布桶裙,贵者锦绣,白行缠,跣足……其在禄丰、罗次、元谋者,男戴黑布帽,窄袖白衫,白布扁帽桶裙……在越州卫者,号白脚僰夷,男妇俱短衣长裳,茜齿纹身,戴笠跣足……临安者,男青白帨缠头,着革履,衣有襞积。妇人白帨束发,缠叠如仰螺……在顺宁者,冠玄而锐其顶,珥环踏屦,好衣素……在镇南者,男子短衣,妇桶裙,跣足。”

从这些记载看,到明代时,傣族的衣服已多样化,各地不尽相同。妇女穿筒裙已出现。男子戴帽,有穿裙和不穿裙两种。妇女上身穿白色窄袖衫,头包白布,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白泰。现今德宏傣族已基本无此装束,但西双版纳、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的白泰人还保留着。仲家(今布依族)也有穿筒裙的,清代雍正年间修的《师宗州志》卷下载:“仲家……妇人长桶裙。”壮族男子也有穿裙的,明代景泰年间修的《云南图经志书》卷3说,广南府“其地多侬人……男子束发于顶,多服青衣,下裙曳地……妇人散绾丝髻,跣足,裙带垂后”。这里所说的裙,即筒裙。现今我国西双版纳、德宏以及泰国、老挝、缅甸男子还有穿筒裙的。如今元江、孟定傣族妇女不穿筒裙,穿短衫长裤,式样基本上与壮族、布依族、侗族相似。当今这些民族不论在何国度,在民间,男子的服装是相同的,上装为无领长袖,对襟,下边左右各一个口袋,也有左胸有一个口袋的,下装裤腿肥大,束裤腰,不用裤带。如今在泰国还规定,凡男性国家公务员,每周有一天必须穿此民族服装。一般用蓝靛染色,也有不用蓝靛染色的。

从现在的妇女服装来看,可以分两大块:第一块是穿筒裙和裙,包括中国西双版纳、德宏以及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的傣、佬龙、泰、掸人地区。大体与受巴利文影响的范围相一致。第二块是上穿短衫,下穿较宽大的裤,包括中国操壮侗语族的8个民族和越南的岱族、侬族、布依族地区。略有不同的是,岱族妇女穿长衫,类似长的旗袍,内穿长裤。20世纪70年代末,笔者在中越边境防城县板八公社偏人地区见到最后一位老年妇女保留着的一条蓝靛染的宽裙。现在偏人妇女已全穿裤。此块与使用汉文或受汉文影响的地区相一致。

这个族群在食的方面,也有若干相同或相近之处。

上述受巴利文影响以及穿筒裙和裙的民族和地区,主食糯米,由于糯稻产量低,糯米不够吃,就以玉米、种植的或野生的薯类补充。近几十年来,他们种植产量高的大米,吃大米的分量逐年增加。受汉文化影响,穿裤的民族和地区,主食大米,喜吃糯米,而在干旱区和山区以玉米为主食。过去,他们的高栏住宅附近没有菜园,只在干栏房的晒台上用凿空的木头填些泥土或用盆装上泥土种一些辣椒、葱、姜和其他调味料,或在高栏住宅附近有一小块种调味料的地。他们吃的是野菜。没有厕所,不蓄人粪,自然也不用人粪施肥。设厕所、施人粪是晚近的事了。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学不招生,我们全体教师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住在广西平果县练沙大队距离县城5公里、在公路旁的达禄村,劳动了近一年。这里全是壮族,村民不种或很少种菜,吃的是田里或山林里的野菜,或以干炒的玉米粒为菜,偶尔到圩市上买点瓜来当菜。至今有些壮族地区仍然如此,但多数地方已会种菜,习惯种菜了。(www.xing528.com)

中国西双版纳傣族,1952年以前一些地方仍是不种菜或少种菜,吃的是野菜、野果。越南泰族几十年前也是不种菜,吃野菜。老挝万象至今蔬菜供应仍很紧张。一位老挝友人对笔者讲,希望中国菜农到老挝帮助他们解决吃菜难的问题。现代泰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不存在这个问题。顺便在此说说,在平果县壮族农村劳动时,与笔者朝夕相处的教授泰国泰语的教师(泰国华侨)说,这里的壮族农村景象、氛围、吆喝牛的声音,极像泰国农村,仿佛置身于泰国农村中,尤其是龙州县的壮族农村。后来笔者访问泰国农村时,也深有相同的感受。泰国农村的高栏房、田园景色与壮族农村极相似,十分亲切,仿佛不是在异国他乡。

这个族群喜吃独有风格的糯稻制成的扁米,前面已详谈过,在此不赘述。

他们共同的口味是喜吃生酸辣。生的食品有某些蔬菜和香料、肉类和鱼类、猪血、鸭血,肉类除全生吃外,还有炒或煮后半生半熟的,以略带红血丝为最佳。食品都配有一些作料或香料。生食不腻,有助消化。酸的食品,把蔬菜、瓜、肉置于坛、缸内长期腌制而成,这是储藏食物的好方法。腌制的酸食可以生食。腌制食物产生的酸汁,也可以当醋使用。由于很多地方盛产柠檬,往往以柠檬代醋。很多菜有酸味。有腌制的酸菜、酸笋煮成的酸汤,具有独特的风味。

在中国傣族、越南泰族、老挝、泰国东北部地区的树上巢居一种形体较大的黄蚂蚁,产卵时节,人们取蚁卵出来,如黄豆粒般大,透明,洗干净,晾干后,凉拌吃,或压出卵汁,掺一点水,当醋用。也可以与鸡蛋调在一起,用油煎炒来吃。还可以制成蚁卵酱。他们称这种蚂蚁为“莫孙”(mot sum),意为酸蚂蚁。吃蚁卵,早在唐代已有,唐代刘恂撰《岭表录异》卷下载有:“蚁卵酱,交广溪洞间,酋长多收蚁卵,淘泽令净,卤以为酱。或云,其味酷似肉酱。非官客新友,不可得也。”交广即交州、广州,包括今我国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溪洞即山林地方。《大南实录》下编列传初集卷33载:“南掌国……土产黄金、赤铜……紫蚁、黄蜡。”因生态的变化、历史的演变,现在壮族也有吃黑蚂蚁的,有的当药吃,但不普遍。

酸食可去暑,助消化。辣的食品,除吃整个辣椒外,也掺入蘸汁中,或掺入菜肴中。辣味可刺激食欲。

他们还喜欢吃一种叫“南别”(nam pia)的食物,做法是取水牛犊、黄牛犊、羊、小麋鹿小肠,用线扎住两头的开口处,放入锅内煮熟,倒出小肠内的汁,然后与剁碎的辣椒、大蒜、姜、葱、芫荽、薄荷和盐拌和而成。他们认为,牛羊鹿吃的是草,在小肠内的液汁是干净的。猪小肠不能做“南别”,认为猪肠脏,不能吃。这种“南别”就是史书上记载的“不乃羹”,唐代已有记录,刘恂《岭表录异》卷上:“交趾之人,重不乃羹。羹以羊鹿鸡猪肉和骨,同一釜煮之,令极肥浓。漉去肉,进葱姜,调以五味,贮以盆器,置之盘中。”宋代朱辅撰《溪蛮丛笑》载:“不乃羹,牛羊肠脏,略摆洗,羹以饷客,臭不可近。食之,既则大喜。”至今,在这族群中还有吃的。

主要的食具是碗和筷子,壮语龙州话叫碗为thui,筷子为thu;越南岱、侬、泰语,老挝语的碗叫thuai,筷子叫maːi thuː;泰国泰语的碗叫thuai,筷子现代叫da kiap,古泰语叫maːi thuː。泰国泰族原来是用碗和用手抓饭吃的,到拉玛五世时,他推行用西方的刀叉、匙和盘碟食具,至今二者兼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