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知心理学对阅读的启示及优化方案

认知心理学对阅读的启示及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休息所倡导的是对阅读进行分时段学习,而这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信息的编码和提取。关注流利度和熟悉度、认真做笔记等策略均可能导致认知上的学习错觉。信息的精细化、生成情景和检测情景、组织阅读信息等都在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对此,完形心理学家将改变问题表征的加工称为“重构”。此外,完形心理学家还认为重构与顿悟是联系在一起的,并强调顿悟的重要性。

认知心理学对阅读的启示及优化方案

(一)精细化阅读信息

所谓“精细化”,是把读者正在阅读的材料转移到长时记忆的一步,把阅读材料与读者已知的其他事物联系起来,由此将意义赋予阅读信息。例如,创造出将两种事物联系起来的形象。可以说,精细化过程是将阅读信息储存于长时记忆的前提,是新旧知识整合和未来信息提取的必要途径。

(二)生成与检测情景

学习一段材料时,主动创设情景或者说生成情景,是必要的。这不仅是建立有效编码的途径,也是使信息提取长期有效的途径。而事实上,检测是生成的一种形式,因为它同样需要读者积极投入所读材料。研究表明,与重新阅读材料相比,检测这种方式更能有效促进信息的编码与提取。检测包括两个方面:阅读中获取的信息、增强信息记忆后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而无论是生成还是检测,都表明阅读应与具体情景相结合,同时需要经常对阅读内容进行检测,以确保阅读的有效性。

(三)组织阅读信息

为了更好地进行信息的编码,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建立一个能够将不同信息联系起来的框架,使材料更具意义。

(四)利用休息的间隔效应

认知心理学范畴里的“休息”,是指分几段时间进行学习,而不是尝试一次学习所有事物,或是进行没有思考空间的学习。研究表明,相比集中到一个时间学习,把学习分成几个阶段并在各阶段间隙进行休整思考,效果会更好,即便两者总的学习时间一样,这就是“间隔效应”。休息所倡导的是对阅读进行分时段学习,而这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信息的编码和提取。

根据编码特异性原则,当阅读学习(信息编码)和阅读检测(信息提取)的情景匹配时,记忆效果会更好。研究表明,相比花费同样时间在同一地点学习,在不同地点的学习可以防止读者将学习内容仅与一个地点相联系,而通过多个地点的情景匹配,无疑可以增强对材料信息的记忆。

(五)避免认知上的学习错觉

无论是基础性的记忆研究还是针对某一学习技巧的研究,都得出了一个结论:受学生青睐的一些学习技巧被高估了。关注流利度和熟悉度、认真做笔记等策略均可能导致认知上的学习错觉。事实上,信息的编码更能有效促进阅读学习。信息的精细化、生成情景和检测情景、组织阅读信息等都在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

(六)巩固记忆信息

赫本(Herb)提出,学习和记忆之所以能够在大脑中表征,是通过发生在突触上的生理变化来实现的。突触变化的结果之一就是产生一种“长时程增强”的现象,即在重复刺激之后,神经元放电增强。“长时程增强”这个概念很重要,它能表明重复刺激不仅能够导致突触的结构变化,还会增强反应。

每一段新的经历都会为形成一段新的记忆带来可能,但是新的记忆是脆弱的,很容易被破坏掉,所以需要巩固。通过巩固,将新生成的记忆从一种可能被破坏的脆弱状态转换成一种可以阻止记忆被破坏的更持久状态。整个过程涉及神经系统重组,并且发生在两个水平上:

其一,突触巩固:突触巩固产生于突触水平且发展迅速,只需几分钟;

其二,系统巩固:系统巩固涉及脑区中回路的逐级重组,发生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会持续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

巩固可以使新记忆稳定,而根据标准巩固模型,一开始输入信息的激活,使海马体整合不同皮层区域的活动(此时皮层之间没有联系),而后重新激活,使海马体与皮层的网络产生神经活动(此时形成皮层区域之间的联结)。最后,当皮层之间联结变得足够强大时,皮层的不同区域便可直接关联,不再依赖海马体,此后对长时记忆的提取只需皮层活动即可。可见,重新激活是巩固的主要机制。

问题是,记忆即使被巩固了,也有可能被修改或消除。因此,记忆在最初巩固后可以发生再巩固的过程,再巩固提供了加强或更新记忆的机会。重新激活和再巩固使记忆成为一个动态过程,可以说,我们的记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发展中”的。

而在整个记忆巩固的过程中,表象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表象提高记忆:

1.将所想象的图像置于不同位置(www.xing528.com)

表象之所以能够提高记忆,与表象自身的特性是分不开的:表象可以依据具体记忆项目的特点将这些项目组织起来,即置于不同位置,由此帮助之后的记忆提取。

2.将图像与文字联系起来

这里要说的是“字钩法”,即将所想象的项目与具体词汇联系起来。如名词词表的顺序直接确定某一需要记忆的项目。此外,韵律也往往提供了有助于记忆名词的提取线索。

综上所述,大脑中记忆的形成告诉我们巩固的重要,若要使阅读更有效,就需重新激活和再巩固记忆信息,使记忆成为一个适应性的动态过程,随着新的学习经历和变化的情景而被建构和改造,为此需要利用表象,提高阅读记忆效率

(七)思维:问题解决、推理决策

完形心理学家(亦称格式塔心理学家)从如何感知客体出发,提出了多种知觉组织法则来说明环境中的基本元素如何组织或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较大客体,提出了连续率、简洁率、相似率、熟悉率等法则。而启发式是一种经验法则,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推测方法,通常与问题解决、推理和决策联系在一起。

在完形心理学家看来,如何解决一个问题涉及对问题表征的重组和重构。那么,问题在我们的头脑中是如何表征的呢?首先要知道问题本身是如何呈现的。以围棋为例,有人喜欢以“向小目布局”,有人喜欢“背小目布局”,更多的人喜欢“错小目布局”或“黑5先行挂角,然后7位回拆”。这些解决布局问题的方法其实都是头脑中特殊的表征方式。而现代的走法多是黑5先行挂角,然后7位回拆,形成新型布局“迷你中国流”。白8防黑在左边成势,进行分投。黑便可通过对白8一子施加压力,最大限度地在下边一带围空。完形心理学的中心思想就是,头脑中表征问题的方式会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

对此,完形心理学家将改变问题表征的加工称为“重构”。举例来说,辐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就符合完形的重新表征和重构思想。问题的初始表征是,单条射线在消灭肿瘤的同时损伤了健康组织,重构方案是将一条射线分为很多条小射线,于是出现了伽马手术。此外,完形心理学家还认为重构与顿悟是联系在一起的,并强调顿悟的重要性。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大多都包含顿悟的过程,即突然之间发现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

需要注意的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有一个主要障碍——固着。只关注问题特定方面的倾向性会阻碍我们找到解决方案。将一个客体的使用方法限定在熟悉的用途上称为“功能固着”。此外,固着还表现在心理定式,即一种受过去经历或经验影响,关于如何着手处理问题的先行观念。

问题的解决过程,其实也就是信息的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就曾以计算机来类比学生的内部心理过程:计算机接受符号输入,进行编码,加以决策并将之存储,提供符号输出;学生接收信息,编码和记忆信息,加以决策,变换内部认知状态,并将这种状态编译成行为输出。计算机与认知过程的这种类比体现了计算机和学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相似性。对此,可以通过分析问题的空间结构、改变问题的陈述方式、应用类比等方式改进信息的加工。

1.分析问题的空间结构

搜索问题空间对于问题解决来说是必需的,而指导搜索的一种方法就是采用“手段—目的”的分析策略。“手段—目的”分析的首要目标是减少初始状态的距离,通过设立多个子目标(即中间状态)逐渐接近最终目标。

2.改变问题的陈述方式

问题的解决,需要的不仅是问题空间结构的分析,还需要意识到问题陈述方式的重要性,因为陈述方式会影响问题的难度。

3.应用类比解决问题

在解决一个问题时,不妨考虑一下此前解决的问题中是否有和新问题相似的地方,并问自己“能否把同样的方法应用到眼前这个问题”。

此外,我们提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尽管很难去定义“创造性”,但想必大多数人会同意“创造性”体现于创新思维、新想法的诞生或是建立已有观念和新事物之间新的联系。而这样的创造性思维自然与另一种思维方式相关联——发散思维,即包含大量潜在“解决方案”而没有“正确答案”的开放思维。

除了解决问题,思维还应用于推理和决策,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而我们的阅读教学主要是为了问题的解决,不同的问题表征会带来不同的阅读效果。因此,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重新表征和重构,在解决问题前,先尝试去理解问题,积累信息组织的方法,通过建立多个子目标的问题空间、改变问题陈述方式、应用类比等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