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优化对策

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优化对策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是幼儿正式的交通安全教育的主要引路人,园内尤其要加强和丰富教师的相关认识。对幼儿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课程,在课程形式上应多安排活动性课程,少讲解性课程。在政府简政放权的背景下,教育领域“管办评”也拓宽了评价的主体,笔者认为,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评价可以有以下三种方式。尽量实现多元主体评价,共同负责改善交通安全教育课程设计。

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优化对策

(一)营造园区交通安全文化,增强交通安全认知

文化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城市是文明的聚集地,城市生活离不开有交通安全文化的生活方式,让园区交通安全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渗透在教师和幼儿的一言一行之中,才能实现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真正目的。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营造幼儿交通安全教育文化外部环境

从较大的范围上来说,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营造幼儿交通安全教育文化外部环境主要是指通过校园物质文化影响教师和幼儿精神文化这一方面的内容。首先,如果园内资金充足,优先在园内建设交通公园、配备交通棋、安放其他各种交通标识模式等,让教师和幼儿沉浸在有交通安全的园区环境之中。其次,通过标语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意义,通过横幅、教材、标语、各种活动等为教师和幼儿塑造软性的环境。

2.增强教师和家长有关交通安全文化的认识

认识是一切行动的起始,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对幼儿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和家长是普遍认同的,但对于如何开展,他们仍然有很多困惑。教师是幼儿正式的交通安全教育的主要引路人,园内尤其要加强和丰富教师的相关认识。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培训,统一以讲座的形式,了解幼儿的特点和具体课程的相关内容;可以激发教师自身对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认识兴趣,主动了解此项活动的开展。

(二)开发交通安全教育课程,促进幼儿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在微观的幼儿园和各类学校中主要通过课程和教学来实现。大课程小教学观认为,课程包括教学,课程的实施就是教学。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笔者认为幼儿交通安全教育最重要的是依托课程。只有开发出适合本园幼儿不同阶段的课程,才能真正促进本园幼儿增加交通安全知识、发展交通安全能力、形成道德认知并最终形成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的行为习惯。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制订幼儿交通安全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国家要求制定的适合本园的课程总体纲要。对幼儿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课程,在课程形式上应多安排活动性课程,少讲解性课程。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经提出,对低年级幼儿的教学,宜用“做中学”的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到相关知识,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迁移到校园外复杂的交通环境中。在课程内容上应在保证基本交通标识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尽力为幼儿创造学习环境、提供学习所需的各种资源,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学习。

2.组织幼儿交通安全教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也就是除了教师和幼儿之外的各种教育手段、教育影响的总称。在当前三级课程的背景下,教师总是抱怨课程安排得过满,因而整合课程成为现如今的趋势。传统的教材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而网络背景下各种丰富的网络资源也需要开发。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整合课程,将多种教育目标渗透到一节课中,这对教师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另外,交警和家长的教育资源也需要教师主动开发。教师要利用好这些资源,将他们组织整合在一起,不断完善课程建设。(www.xing528.com)

(三)多元主体参与,发掘幼儿交通安全教育资源

幼儿交通安全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园内园长和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还需要综合各主体的力量关注幼儿的健康与成长。周亚明认为,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必须形成以学园为主、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教育格局,才能把幼儿交通安全落到实处。一方面通过各种宣传,在社会上达成共识,让整个社会形成认识到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邀请交警和家长走进园区,与幼儿共同活动,参与到幼儿的交通安全教育中来。

发掘幼儿交通安全教育资源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开发网络资源。教育资源不仅仅存在于传统的教材、教具中,还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在国外,这些资源由出版社整理,以资源包的形式呈现给教师,教师可以从中选择、组织材料。在我国,交通安全教育缺乏充分的开发,没有既定的其他课程资源,园区园长和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将各种资源整合到课程中来,才能设计出适合本园、本班的交通安全教育课程。

(四)多主体评价课程,改进幼儿交通安全教育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完善的重要途径,理想的评价是一种民主的评价,尽量囊括多元主体对课程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在政府简政放权的背景下,教育领域“管办评”也拓宽了评价的主体,笔者认为,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评价可以有以下三种方式。

1.教师自我反思

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同样,对教师来说,没有经过反思的教学活动就不是真正的教学。教师既是幼儿交通安全教育课程设计的主体,也是自我评价的主体,教师自我反思是最常见也是最易行的评价方式,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

2.园内管理人员、交警和家长评价

多元主体评价是为了减少单个主体评价的主观性和偏颇性,尽量通过制度的完善减少个人的影响。幼儿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不仅可以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进行改善,还可以通过园区内的管理人员、交警和家长进行,这些主体是可以开发出来的能够实施评价的主体。尽量实现多元主体评价,共同负责改善交通安全教育课程设计。

3.通过购买服务,由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评价

专业化是现代社会近两百年来发展的基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做一件事情,实现专业化,各主体相互配合才形成了人类社会的高效率。第三方机构评价是在政府实施“管办评分离”改革背景下出现的。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交通安全教育课程进行评价是专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现的,是理想的评价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