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亲子共读的优化策略

家庭亲子共读的优化策略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长为幼儿讲读是图画书基本且常态的阅读方式。家长讲读介入后,幼儿的阅读过程会变得更加顺畅,讲读将图画书的“图文”故事转化成了“视听”故事。下面重点介绍亲子共读过程中的讲读策略。(二)故事形态、结构、品质不同的图画书应该有不同的讲读方式没有核心情节的图画书也可以有生发出故事情景的讲述。◆讲读建议这本图画书不仅情节有趣,画面也非常精彩,适合亲子共读。

家庭亲子共读的优化策略

家长为幼儿讲读是图画书基本且常态的阅读方式。在和幼儿一起读图画书的过程中,受幼儿的专注力、认知能力、识字水平所限,成人往往不是直接念出书上的文字,而是融入个性化的讲解。如果幼儿年龄较小,没有耐心听完大段的文字,家长需要对文字进行缩减;当幼儿对书中没有深入展开的某一点感兴趣时,家长需要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讲解;当幼儿对故事内容产生疑义时,家长需要帮忙加以分析。家长讲读介入后,幼儿的阅读过程会变得更加顺畅,讲读将图画书的“图文”故事转化成了“视听”故事。

此外,家长必须意识到,应根据图画书的特殊艺术形式和特点讲读图画书,讲什么和怎么讲都要随着图画书的品质和特点,幼儿年龄、阅读活动性质、场所的不同灵活变换。图画书的“讲读”,实际上包含讲述、朗读、讨论等多种元素和阅读形式。下面重点介绍亲子共读过程中的讲读策略。

(一)讲读故事不只是讲读文字的故事

即使在文字叙述故事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图画书故事的大部分内容,包括情节、场景、人物的行动和情感、时间的发展,还是由图画在叙述、描写和表达,讲读故事要将图画书的“图说”的那部分纳入,转化为语言,并与文字表达部分的故事进行连缀整合,一体讲述。当然所有的过程应该以幼儿的自主阅读为前提,讲读者更多只需要进行图文结构方面的充分准备与把握,适时对图画表达内容做恰当必要的补充。

(二)故事形态、结构、品质不同的图画书应该有不同的讲读方式

没有核心情节的图画书也可以有生发出故事情景的讲述。实验表明,图画书讲读的效果与作品故事性强弱并没有完全对等的关系,故事性弱的作品有时有更突出而明显的阅读反应。而讲读者要引导幼儿接受和欣赏不同故事类型与风格的图画书,不应仅以故事性强弱取舍选择作品,在阅读时也不应把注意力单纯放在故事情节的关注上。

(三)图画书故事的讲读是创造性很强的个性化活动

关于图画书故事的讲读没有固定的格式或范例进行规定和指引,带有很强的自主性。讲读者可以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即兴地自由地进行故事描述和讲解。同一讲读者讲读同一作品,哪怕听众是同一个,只要发生于不同的场合,就或多或少会有所不同;如果听众不同,同样的作品,讲读者会根据听众的理解力和阅读状态做出不同的处理和调整;不同的讲读者对同一作品的讲读则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异;重复讲读同一作品,随着对此书阅读次数的增加,无论是听还是讲,进一步的发现和新的理解都还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表现。

(四)图画书讲读是互动的、开放的

面对儿童的图画书故事讲读,儿童往往是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受众。虽然有更多的直观图画具象,但儿童阅读图画书与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样,都会启动联想和想象,在内心进行故事情景的再现与营造,并从中体验故事阅读的愉悦与快感。幼儿会主动地参与到讲读过程中,以各种方式理解和建构故事。

(五)讲读前应做充分的先期准备

给幼儿讲读前,讲读者最好提前熟悉故事的脉络,把握故事的基本格调与情绪氛围。例如民间故事风格作品的讲读可以更为生动、活泼、口语化;诗性或散文化的图画书,讲读语言也要尽可能优美、清新,富有情感和诗意;寓意深刻富有哲理,且文辞雅致的图画书最好以同样风格的语言进行讲读,不适合采用方言俚语或进行过于夸张的角色扮演。另外,如能了解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的一些相关知识,并巧妙融入讲读过程中,则可提升讲读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讲读的意义和目的,成人的理解和幼儿的愿望并不一致,有时候过度的讲读和引导会让幼儿失去阅读的兴趣和选择的自由,因此,无论何时,都要把尊重幼儿放在第一位,让共读过程轻松、快乐,成为享受。下面以《我爱波波熊》和《活了100万次的猫》两本经典图画书为例感受如何讲读图画书。

案例分享一:其实我很温柔——《我爱波波熊》

◆图说故事

这一天,咕咕嗒老师宣布,班上要来一个新同学了。大家都开心极了。

可是,当波波熊走进教室时,所有人都吓得尖叫起来!这是一只沉甸甸、毛乎乎、丑兮兮的大野熊!

没有人和波波熊玩,也没有人和他说话,波波熊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这时,野老鼠强盗出现了,事情发生了转机……

◆艺术点评

这是一本温馨可爱的图画书,讲述了一个关于接受的故事,十分贴近儿童的生活。波波熊因为自己的外表受到大家的排斥,一次意外后,大家发现了他看似可怕的外表下那颗美好的心,最终接纳了他。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波波熊都没有改变,他仍然是他自己——一只可爱的大熊。

无论是一脸无辜的波波熊,还是机灵的小耗子兄弟、漂亮的妮妮,人物造型都圆滚可爱,表情栩栩如生。轻盈的水彩、明亮的色泽、温暖的氛围,让整体画面活泼轻快,温润饱满。背景丰富,物品多而不杂,场景设置与细节刻画非常细腻。

独特的文字排列方式,加粗、加大的字体,图形化的排列,增添了阅读的乐趣,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讲读建议

(1)这本图画书不仅情节有趣,画面也非常精彩,适合亲子共读。同时,图画中的一些内容可以对孩子起到认知的作用,比如第1页1~9的数字以及颜色的识别等等。

(2)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接受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不能单从外表判断一个人,重要的是了解他,敞开心胸接受他。针对这一点,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引导与探讨:

大家一开始为什么不喜欢波波熊?觉得他是怎样的?

波波熊向大家表示友好时,大家的反应是什么?

当大家了解波波熊后,觉得他是一只什么样的熊?

(3)画面中有些地方暗示了波波熊的处境,并前后形成了对比,你发现了吗?

星期二,黑板上天气是多云,就像是波波熊悲伤的心情;星期三,黑板上天气是个大晴天,这时,大家都喜欢上了波波熊。

一开始,所有人都穿着衣服,连野老鼠强盗都用布条蒙眼睛,只有波波熊是光着身子的;而当他被朋友们接受了以后,便穿上了一件蓝色的短上衣。

(4)图画书不仅要阅读文字,更要欣赏画面,好玩的图画书里总会藏着许多有趣的小细节:

扉页上,波波熊已经登场了,他正在走去新学校的路上。

当波波熊要走进教室时,墙上那幅画中小鸡瞪大眼睛向右看。

波波熊在他的新本子上画了三只小耗子,下面写着“我的新伙伴”。

绿垫子上放着一本书,封面上是一只和波波熊很像的大熊。(www.xing528.com)

◆理解与发现

(1)咕咕嗒老师班上谁的个头最大,谁最小?

(2)玩捉迷藏时,麦壳藏在哪儿?

(3)波波熊手里拿着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4)发生了什么事让大家喜欢上了波波熊?

(5)从画面里你能看出来,第二天,波波熊帮大家做了哪些事吗?

(摘自陈晖《梦幻的国度——儿童图画书讲读指导》)

案例分享二:爱的传奇——《活了100万次的猫》

◆图说故事

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其实猫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它曾经是国王的猫,水手的猫,马戏团魔术师的猫,小偷的猫,老太太的猫,小姑娘的猫……有100万人宠爱过这只猫,在它死的时候哭过,可猫一次也没哭过。终于有一回,猫变成了一只野猫,不管是哪一只母猫,都想成为他的新娘。猫选择静静地待在白猫的身边。很久很久以后,当白猫躺在猫的怀里一动不动了,猫头一次哭了,从晚上哭到早上,从早上哭到晚上,直到猫也一动不动地躺在了白猫的身边。猫再也没有起死回生。

◆艺术点评

这是一本具有思想和情感震撼力的图画书。在各具特征与象征意义的故事铺陈与叠加中,猫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直到它遇见白猫。读者一直被故事中的隐喻强烈地召唤和牵引着:为什么猫讨厌所有人?为什么猫变成野猫后特别喜欢自己?为什么和白猫在一起后猫不再起死回生?一个接一个的疑问让成人也让孩子在阅读中不自觉地追问、思索和感动。

猫独特而张扬的性格在图画书的人物造型中有鲜明的显现,与平时我们看到的那些可爱的猫咪相比,这只直直站立在封面上的猫从一开始就给我们留下高傲、孤独的印象。作者的画风前后还有特意的改变,配合故事的内容和主题表达,前半部分浓墨重彩的笔触逐渐变得明丽而柔美。

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意蕴和丰富的层次,提供给不同年龄的读者以不同的感受和体会,深邃的主题、饱满的故事,让作品成为0~99岁读者共有的图画书经典。

◆讲读建议

(1)这是一本内容丰富、主题深厚的图画书。不仅孩子喜欢读,很多大人看完都非常感动。亲子共读时,作品的前半部分,应该充分调动孩子进入故事情境,进行故事细节的填充和想象,把握其中隐含的意义。对作品的后半部分需要人生阅历支持的阅读理解,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讨论,也可以留待孩子成长后自己感悟。

(2)本书的内容和主题是孩子也是大人阅读和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可以试着从猫的前后变化入手,一步一步进行深入探讨:

猫曾经是谁的猫?他们为什么喜欢猫?

猫和曾经的主人在一起是什么样子?

为什么成了野猫以后,猫特别喜欢自己?

和白猫在一起以后,猫变成了什么样?

白猫静静躺下的时候,是什么让猫哭了100万次?

猫为什么没有再起死回生?

(3)图画书中的图画不仅承担着讲故事的功能,而且它也要表现出人物的个性,还经常具有隐含的象征意义。仔细阅读本书,观察比较猫前后不同的神情及变化,理解作家利用画面完成的不同的人物的塑形,以及画面细节传递的故事信息。

(4)这本图画书的文字量偏大,重复的文字表达既营造了故事的节奏,也不断深化着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力量,配合翻页和儿童读者看图,讲读者最好以合适的语速语调同步读出全部的文字。

◆理解与发现

(1)猫一共活了多少次?

(2)小偷为什么只偷养狗的人家?

(3)为了成为猫的新娘,母猫们都做了什么?

(4)猫和白猫生了几只小猫?

(5)书中有几处地方作者画错了,你发现了吗?

◆理解空间

(1)在这个世界上有“活了100万次的猫”,也有100万个关于猫的故事。想想看,你都读过哪些以猫为主角的故事?

(2)模仿《活了100万次的猫》,采用重复的手法,你也来编一个你喜欢的动物的故事吧。

(摘自陈晖《梦幻的国度——儿童图画书讲读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