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数学成绩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策略

提升数学成绩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策略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在影响数学学习的家庭环境因素中,主要是家长自身的言行和文化教育素养,对子女教育的方法和方式等,而不是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二)社会环境因素对策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环境,有些不是人力所为。因此,转化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是一件艰巨漫长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成效的。

提升数学成绩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策略

环境青少年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身心健康。为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

(一)家庭因素对策

家庭教育应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改变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教育方法,对他们要耐心、细致,要唤起他们的思维觉醒。要帮助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家长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方式要正确,要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调查表明,学习成绩不理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努力不够以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指导孩子学习方面,家庭教育不要重复学校教育,而要针对孩子的特点,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耐心有效地指导孩子自学,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家长要适时适度地提醒孩子认真学习和按时学习的态度,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孩子多想、多听、多做,引导孩子正确阅读课外数学读物和参考辅导书,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地学习,在需要时加以辅导。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或打骂孩子,要耐心地、积极地、冷静地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补缺、补漏,尽快解决问题,并帮助孩子制订可行的学习目标。家长应教给孩子一定的克服困难的方法,激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树立学习信心;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予适量、适当的表扬,表扬时要精用、巧用,不要滥用或不用;孩子有点滴进步,应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发现孩子学习不好,应给予帮助、指导和鼓励,而不是责备、嘲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要相信他一定可以取得进步,增添孩子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家长可多给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家长合理的期望能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源泉,激发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家长要在全面了解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的前提下,依据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期望,不能过低或过高。

2.营造民主、和谐、上进的家庭氛围

一定时期内,家庭成员之间以及与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交往风格、处世态度就构成了家庭氛围。一个和谐、民主、轻松的家庭氛围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的形成非常有利,并促进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家长之间应互相尊重,家长与孩子之间更要平等、民主。平时家长要多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尊重孩子,多听听孩子的意见,但不要溺爱孩子,更不要替孩子包办所有。孩子在统一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学习,情绪稳定,就会感到愉快,学习注意力提高,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影响数学学习的家庭环境因素中,主要是家长自身的言行和文化教育素养,对子女教育的方法和方式等,而不是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父母不爱学习,孩子就会认为学习是乏味、艰苦的差事,就不会刻苦学习。家长要不断提高家庭的文化品质,营造一个家长与孩子共同求实求知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成员事业上不断开拓、不断进取,交流对学习的认识。作为家长,要自觉地学习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这样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教育水平,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不断进取的学习榜样,为孩子树立个人理想和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打下基础。(www.xing528.com)

3.讲究教育策略,掌握教育重点

家长应经常与教师、学校保持联系,抽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情况、学习表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以及学习困难的原因,以便很好地配合学校和数学教师有重点、有针对地进行教育。孩子在高中阶段处于第二断乳期,情感、认识、意志上虽然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他们情绪还不够稳定,经常有冲动性,而且逆反心理较强,意志脆弱。家长应主动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熟悉孩子的心理,理解他们的心理,尊重他们的人格,恰当适时地进行正确的教育指导。在教育中,要注意教育策略、教育方法,根据孩子的心理智力等发展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通过正面和反面的例子,表扬和批评等方式进行说理教育,教育时不可强迫威吓、独断等。

(二)社会环境因素对策

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环境,有些不是人力所为。例如,网络、书报、社会舆论、媒体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正面教育;限制学生进入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数学成绩不理想;对淫秽、暴力网站的严厉打击,对学生健康发展身心非常重要。

对数学成绩不理想的转化对策研究中,以往有许多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得寸进尺效应”“成功教育”“罗森塔尔效应”(即皮格马利翁效应)、“差异教学”等。但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受以往不良学习习惯及较差的数学基础的影响,激发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以帮助他们克服数学学习困难是十分艰苦的过程,需要付出巨大努力,而且在转化过程中,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遇到困难时容易出现反复。因此,转化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是一件艰巨漫长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成效的。只有家长和教师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理解、尊重、信任和帮助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生才能够克服数学学习困难而不断上进,实现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